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警界专家>详细内容

警界专家

DNA专家刘克健与尸布“对话”揭凶手

来源:半岛晨报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9-04-02 15:54:09 浏览次数: 【字体:

检测室里的刘克健一丝不苟。摄影记者孙振芳

  在布满鲜血的凶杀现场,有一群人会在满地搜寻某个特殊的血滴。当这滴血被取回放入仪器时,它将会告诉所有人一个真相。今天我们介绍这群人中的一位佼佼者:刘克健,一个在DNA世界中,寻找真相的人。

  个人档案

  姓名:刘克健

  性别:男

  警种:刑事技术警

  从警时间:12年

  单位:刑侦支队技术处

  绝活:DNA疑难技术检验

  昔日 外企员工立志当警察

  1997年8月,大连市刑侦支队技术处来了一位帅气的新同事,他就是刘克健,1965年出生,读书时的专业是生物工程技术。警察招考之前,他正任职于某日资企业,待遇相当优厚。刘克健说,当年之所以要当警察有两个原因。第一,能当警察是他儿时的一个梦想。“另外,我想把学的东西用到点子上。”

  刘克健现在是大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室主任,主任法医师。当年,他进入警队时,这个部门才刚刚组建。“当时DNA检测应用于破案在全国范围还都是新兴事物。”但随着几个疑难案例的破解,让DNA技术在警队内家喻户晓。

  如今 当年帅哥双鬓生白发

  多年来,刘克健主持完成DNA室的全面工作,共检验鉴定刑事案件1500余起,其中重大疑难案件520余起,出具的1100余份无差错鉴定书均被法庭作为审判依据采用。

  刘克健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两次,集体三等功一次。2002年在大连发生的“5·7”空难事故中,他率领DNA室的全体技术人员圆满完成了遇难者尸体生物检材提取及遇难者身源鉴定的全部工作,荣获“‘5·7’空难救援及善后工作有功人员荣誉证书。”

  当年进入刑侦支队的刘克健是公认的帅哥,如今他已双鬓泛白。“每当我临场破案时,我总觉得自己肩上的使命太重了,将罪犯绳之以法,还百姓一个公道,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记者王琳

  迎战1  奸幼恶魔 

  1998年,在大连市发生了一起系列奸淫幼女案。犯罪嫌疑人通过哄骗等手段,将放学的小学生骗到无人的地方实施奸淫,一时间让很多家长人心惶惶。当时警方锁定了一名重大嫌疑人。但该嫌疑人一口咬定只对一名小学生进行了猥亵,而且是强奸未遂。而由于受害人年纪都非常小,所说的话并不能成为证据。

  案件陷入困境时,警方想到了DNA室。刘克健等人通过从受害人身上提取的精斑进行DNA检测,并和这名嫌疑人的DNA信息对比,正好符合。在强有力的证据下,该嫌疑人不得不低头承认自己正是这起系列案的元凶。

  迎战2  碎尸元凶  

  在刑事犯罪案件中,碎尸案是影响最为恶劣的一种,这类案件在DNA技术应用之前往往是公安部门最头疼的,但对刘克健和他的团队来说却很轻松。

  2004年,大连市发生一起恶性碎尸案,一名年轻女子被残忍地杀害在一个废弃的自行车车库内。当时,尸体被切割成块,且严重腐败,刘克健对样本进行检测后,没有发现除被害人以外的他人信息。“就当检测也陷入困境时,我们转移了注意力。”刘克健在包裹尸块头颅和躯干的布(床单)上发现了一个精子细胞。随后,经过DNA信息和失踪人员信息的比较确定了死者身份,又通过对与死者有关系的男性进行鉴定后,终于将嫌疑人绳之以法。

  迎战3  金店劫匪 

  刘克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狡猾了。“但再狡猾的罪犯也会在现场留下证据!”让刘克健颇为得意的还有一件发生在庄河的金店抢劫案。

  “当时,两个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庄河市内一家金店,随后,一位放羊的人在山坡上发现了两个头盔。”据目击者称,劫匪当时正是戴着这种头盔。随后,刘克健等对头盔上的残留物进行了检测,当刘克健将头盔戴到头上时,他想到了头盔罩住口部的地方,经过长时间和罪犯呼出的气体接触或者嘴唇接触会留下一些信息。经过仔细的检测,果然发现了嫌疑人的DNA信息。

DNA专家 刘克健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