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物>警界专家>详细内容

警界专家

痕迹鉴定侦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起高考试卷被盗案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刘慎良 庞海英 发布时间:2005-03-25 12:10:34 浏览次数: 【字体:

 

   曾参与侦破鹿宪洲抢劫银行案  白宝山持枪杀人系列案的刑侦专家王满仓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从现在起,北京市公安局将陆续向社会推出7位刑侦专家,这些最具科技含量的警察,已成为首都警方的金字招牌。昨天上午,在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本报记者采访了痕迹专家王 满仓。他曾参与侦破鹿宪洲抢劫银行案、白宝山持枪杀人抢劫系列案等大要案,被公安部聘为特邀刑侦专家后,参与了侦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起高考试卷被盗案等案件。

  侦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起高考试卷被盗案

  2003年,他通过指纹检验认定了犯罪嫌疑人杨某,为侦破新中国成立以来首起高考试卷被盗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年6月,四川省南部县发生震惊全国的高考试卷被盗案,作为公安部刑侦专家,他迅速赶往案发地点。失窃地点发生在教育局保密室,一层是个车库,二层窗口设有报警器,保卫人员在门口值班。经过对现场的复查,王满仓在窗口处提取了作案者的现场痕迹,最后确定嫌疑人为杨某。由于破案迅速,高考试题没有泄露,保证了当年高考顺利进行。

  他从事刑事技术31年,参与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勘验2500余起,受理检验鉴定痕迹物证5000余案,8万余件,从未出现过差错。1996年,那是他“个人历史上压力最大的一年”,他和战友们遇到了极其狡猾和危险的罪犯:鹿宪洲和白宝山。起初发生了鹿宪洲系列抢劫运钞车案件,在案件侦破中,他分析了3起时间间隔长、作案地点分散的案件,描述出了案犯的作案过程,为“以车找人”的决策提供了信息。后来发生了白宝山持枪杀人抢劫系列案件,他对数起案件综合分析,并组织了一支技术力量强的小组对该系列案件遗留的足迹和弹壳认真研究,准确刻画了犯罪嫌疑人的特征,破案后证实他的分析十分准确。

  泥土、树根和潮虫全都是线索

  1987年,石景山区发生一起碎尸案,在八宝山和小瓦窑,分别发现了受害人的四肢躯干和头颅。这是一起无名尸体案,现场线索极为有限,仅有尸包里的泥土、树根和一只活的潮虫。抛尸地点临近丰台、海淀、石景山和门头沟4个区,如何划定侦查范围,进一步明确侦查方向呢。

  他和办案同志走访了植物学、动物学和土壤学方面的专家,得出明确的结论:潮虫昼伏夜出,能进入尸包,表示罪犯半夜包裹尸体;潮虫喜欢潮湿和有人居住的地方,出没地点应当在平房,罪犯将人埋了又取出来分尸,有可能住在独门独院;因为树根的特征,判断该院落生长着加拿大杨树。通过检测数百份土样里的微量元素,他们确定尸块里的土样,集中在石景山的某机械厂和鲁谷村一带。

  上述判断科学合理,从而迅速锁定了侦查范围,描绘出了嫌疑人的作案地点,警方迅速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而且从埋尸地点起获了锯条,其所骑的自行车尚有血迹。

  专家访谈

  别伸手 伸手必被抓

  当记者问道:“有没有可能在犯罪现场不留下痕迹?”王满仓告诉记者,根本不可能,他引用了民间的一句俗语,“别伸手,伸手必被捉”。他认为,在作案现场,嫌疑人有可能从别处带来某种物体,也可能从现场带走其他物体,这其中包括微量元素等等。作案者的个人特征一是遗留在物品痕迹中,二是遗留在目击者的记忆中,而这些印象痕迹可以转变为图像。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他牵头组成的刑事技术处系列案件串并组,成功串并了几百起系列案件,其中包括马红艳尾随女学生入室抢劫系列案。在该起案件中,他创下了提取痕迹物证之最,通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居然从60多起串并案中,提取了嫌疑人10个指头的指纹。在该起案件中,他和战友们通过对马红艳大量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大胆预测嫌疑人很可能在作过案的地区继续作案,结果警方依靠这种惊人的推断将马红艳抓获。

  王满仓在刑事技术中的指纹检验、足迹检验、枪弹、工痕等领域都具有权威性,许多有争议、疑难的案件都要经过他亲自检验、复核。他还以确凿的证据,使法院在犯罪嫌疑人零口供的情况下认定了犯罪事实,并将其绳之于法。

  他在刑事技术中指纹检验、足迹检验、枪弹等领域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泥土、树根、一条活的潮虫也可以成为他确定案犯的铁证,参与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勘验2500余起,受理检验鉴定痕迹物证5000余案80000余件,从未发生过差错。

      新闻敛接:“神探”王满仓亮相 一条潮虫引破碎尸大案

  昨天上午,在重大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起着关键性辅助作用的“幕后英雄”——“神探”

王满仓首次公开亮相。从本月起,北京市公安局将陆续推出7位京城刑侦战线上的“福尔摩斯”。

王满仓在讲述破案细节

  工作性质

  提取痕迹物证 再现犯罪现场

  痕迹鉴定一方面是通过发现、记录、提取、识别现场痕迹物证,来判断案犯的个人特征,另一种是通过将目击者听见的、看见的、闻到的印象痕迹转化成人们看得见的图像。

  王满仓回忆说,一次到外地协助当地警方破案,现场只留下一个流线形模糊的痕迹,王满仓通过反复地识别、鉴定,最终认定那是案犯在运动中留下的指纹,为破案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我们提取、识别现场痕迹物证,主要研究的是它们基理和变化的特点,研究的是它的本质。所以可以判断出指纹是静态过程中留下的还是动态过程中留下的,通过指纹判断出作案者之间是否是亲属关系,根据手指周边的纹理画出完整的指纹图像。这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甚至要通过反复的实验,比如我们在提取墙头的作案痕迹时,也要不断地做‘翻墙头’实验,用专业术语叫再现现场。”

  “现在,现场勘验及痕迹领域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你别出手,出手肯定被抓。”王满仓自信地说,只要是作案现场,肯定会留下案犯的痕迹,因为案犯会不可避免地将外面的东西带入,将作案现场的东西带走,这种东西哪怕是袜子上的一根丝、头上脱落的一根头发等。

  王满仓告诉记者,80年代初到现场勘察时,明明看到痕迹就是取不下来。现在北京首家研制的静电仪,可以提取某些特质地面的印迹。而王满仓在一次看牙的过程中,从牙模的材质上获取灵感,潜心研究出“利用粉状藻酸盐印模材复制尸体指纹”的科研成果,攻克了无法在干瘪和经水泡后皱缩的尸体上提取到指纹的难题。

  经典案例 一条潮虫引破碎尸案

  1987年,石景山区发生一起碎尸案。现场没有任何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痕迹,王满仓在尸包里提取到泥土、树根和一条活的潮虫。正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使案件很快告破。王满仓介绍说,当时尸体的手脚都出现“手套”和“脚套”(脱皮现象),一般只有溺死才会出现这种现象,而且判断出死者死后曾被埋在比较潮湿的地方。

  王满仓通过对土样的检测,发现这种土的酸碱度和微量元素与石景山鲁谷地区的土样基本一致。而鉴定树根发现这是加拿大的杨树根,而且是两年的萌生枝(因根部有人碰过,在树旁又长一株小树的树根)。王通过拜访动物所,了解到潮虫昼伏夜出觅食的习性,判定尸体被埋应是凌晨时分,根据潮虫生存的环境,判断死者被分尸应是在人居住区。这些信息综合表明,犯罪分子应在石景山鲁谷地区的平房或独院里居住,院内肯定有加拿大白杨,而且位置比较潮湿。

  侦查员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排查时,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而案犯家周边的特点跟王满仓分析的丝毫不差。

  ■神探档案

  年近60岁的王满仓从事刑事技术工作31年,是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指纹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2003年和2004年先后被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聘为刑侦专家。2005年又被公安部聘为光盘鉴定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他牵头组成的刑事技术处系列案件串并组成功串并了几百串系列案件其中包括许广才强奸杀人系列案、曹延齐盗窃深宅大院系列案、马宏岩尾随女学生入室抢劫系列案特别是2004年付贺功北新幼儿园杀人抢劫案的告破充分体现了“刑事科学技术是第一破案力”。 (信报)

痕迹鉴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