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祥民教授荣获第十二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
编者按: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了第十二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遴选结果,经过个人申报、学校推荐、网上公示和专家组遴选等程序,中国刑警学院陈祥民教授及其它高校共50名教师荣获第十二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奖。
他用流韵年华赋写多彩人生
——记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经济犯罪侦查系陈祥民教授
在共和国公安教育百花坛中悄然闪烁着这样一颗明星:他把看似不可能成为本科专业的“经济犯罪侦查”增添到了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上,并带领经侦专业一班人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这个全新专业发展建设成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示范性专业”和“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他曾两度被学院聘为首席教授,是“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委省政府中青年咨询专家”、“公安部经侦局专家和特约研究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省级专业带头人”,荣获“辽宁省教学名师奖”、“辽宁省优秀教师称号”,是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获得者,享受“公安部津贴”——他就是用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亮剑精神诠释了精彩学术人生的陈祥民教授。
他是一位年轻的“老”教授
陈祥民同志是1989年研究生毕业获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后,分配到中国刑警学院任教的。1999年,他晋升为教授,那年他35岁。说他“老”,不只是因为他任教授时间早,更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突出的标志性特征:头发早早退去了45%左右,彰显聪慧的秃额看上去就像个“老头儿”。熟悉他的人都深知,他是用退却的头发换取了丰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和林林总总的获奖证书。说他“老”,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的资历很老:早在1997年他就出任过公安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评委,此后又先后6次出任公安部高评委、3次出任辽宁省教师系列高评委、1次出任公安部公派出国人员评审委员会评委,还曾应邀出任广东警官学院学士学位授权的评审专家、公安部或司法科研项目结题评审专家、十余部专著或教材的主审等。
他用开拓进取、奋进不止的干劲谱写了经侦教育的绚丽篇章
由于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上早已设有“侦查学”专业,要把“经济犯罪侦查”增设到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上可谓难乎其难,甚至一度被认为绝对不可能。然而,在学院党委和院领导的支持下,陈祥民同志居然组织论证、申报成功了。学院获批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开设经侦专业后,他进一步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从宏观策划到微观操作,他都身先士卒,带领经侦系教师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不仅使一个全新的教学部门迅速发展壮大,较好地完成了研究生、本科生、二学位生、成教学员等各个层次的经侦专业教学任务,培养(训)了10000余名专业人才;而且,还带领经侦系教师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办案成果,抢占了全国经侦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学术制高点。不仅如此,为尽快实现经侦专业“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快经侦专业教学信息化进程,他经学院申报争取到国家财政专项资助经费200多万元,并组织经侦系教师与北大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经侦仿真训练系统软件”和“经侦案例库应用软件”,搭建“经侦自主学习平台”,建设起“经侦实训中心暨经侦专修教室”,把学院的经侦专业教学推向一个新台阶。
他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履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陈祥民教授常说:“当老师是个良心事业。”无论事务性工作多忙,也不论家里有多大困难,即便是妻子在国外深造、儿子从幼儿园到上高中都是他自己带,他从未敷衍过教书育人工作。相反,他总是加班加点,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创造性地备课、上课。2001年12月23日,陈祥民教授早晨为老父亲送葬,晚上就噙着泪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赶赴郑州参加公安部的高级职称评审会,可谓泪水和伤悲悄悄咽到肚里,汗水和智慧无私奉献给了事业。多年来,他不仅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注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且非常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学导式教学方法等把传授经侦专业知识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展示经侦业务的专业性与政策性,将德育寓于教学工作中;他“严”字当头,批改学生论文、作业常常精准到一个词、一个标点符号。每当学生遇到厌学、茫然、就业困惑时,他都能够牺牲休息时间与学生深谈,解析困境并探寻出路,帮助他们走出误区。例如:曾经有一个男同学在一学期内所学课程均不及格,因此得上了“惧考症”——只要一考试,大脑很快就成一片空白,同时,也得上了“自闭症”——感到同学们都瞧不起他,他宁愿自己在院内茫然转圈,也不愿意与任何同学交流。陈祥民教授听说后,主动找来这个学生,经过反复地开导、引导和鼓励,成功地帮助这个学生恢复了自信,使其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而且还在班级内外交了很多朋友,成功地走上了某市经侦支队的工作岗位。
他用勤奋和心智攻坚克难,斩获了骄人的业绩,打造了学术影响
陈祥民教授有句口头禅:“勤能补拙、严出精品。”从教27年来,他就是以超常的勤奋和特别严谨的治学态度打拼过来的,因而在教学、科研、办案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表现:他先后承担了1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发表论文逾百篇,出版著作10余部;由他负责的《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课,被评为“公安部精品课”;由他主编的教材《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培训教材”、“辽宁省精品教材”;他长年运用其专业特长为全国各地经侦实战部门解决了大量疑难、复杂问题,参与办案达500余件,为实战部门破解难题无数。此外,他还曾荣获“辽宁省法学杰出研究成果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辽宁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公安部“金盾文化工程·金盾图书奖”、“公安部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公安部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公安部优秀教材三等奖”等等。
人们不禁要问:陈祥民教授何以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如此辉煌的业绩?那是因为他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献身公安教育事业、服务公安实战的牺牲精神。从教27年来,他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办案”三结合,随时把握公安实战的现实需求,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用充满心血和汗水的年华赋写了绚丽多彩的人生。
“举目已觉千山绿,宜乘东风马蹄疾”。如今,陈祥民常用这句古语激励自己。他深知,告慰过去的最好方式就是继续发奋前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