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专家高锋,离劫犯最近的警察
人质劫持事件频发的背后
高锋是中国第一个构建“反劫制暴战术谈判”理论体系的人,也是首席危机谈判专家。
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中国内地的劫持案件频发,并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高锋将此类劫持者称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变异者,其中社会的贫富差距、不公正等都是产生这种变异的根源”。在这类劫持事件中,有人只是为了300元钱就铤而走险。高锋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和人之间差异性的增大,这种事件确实不可能完全避免。
比如今年的4月21日,广州一名男子为了给母亲筹集药费,当街用刀挟持一个女人质,勒索钱财。谈判专家筹集2万元与歹徒交换人质没成功,双方僵持2个多小时后,特警和便衣趁歹徒不备将其制服,成功解救人质。
此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出发点不是为了谋财害命,而是因为母亲的医药费无法筹集,才出此下策。
在2008年2月22日晚8时许,武汉一家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出现惊险一幕:一患者家属因医患纠纷,趁护士站只有一名护士之机,拿水果刀将该护士劫持,并用刀卡住护士颈部,嚷着要院长与科室主任前来谈判。
接警后,武汉硚口公安分局防暴队员赶来,一位领导找来一件白大褂将自己装扮成院长,并利用谈判技巧逐步靠近对方,与对方商讨各种条件,以放松对方警惕。在对方疏忽的一瞬间,他猛然扑了上去,从劫持者手里夺下刀具,被劫的护士安全解救。防暴队员和民警迅速围了上来,将劫持者制服。
据了解,劫持者王某,今年48岁,父亲几天前在该院因脑梗塞病故,因不满院方的处理贸然作出此举动,属于“医患冲突”。
高锋特别强调说,这种劫持和恐怖劫持有“本质的不同”,恐怖劫持就是进行报复、制造恐怖事件,进而达到政治的目的,因此手段和方式极为暴烈,全球几乎没有一例解救成功的,“这是全世界各国警方的软肋”。
“中国内地劫持事件的特征是:劫持者几乎都是进城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不高,城市生活受挫,使用凶器多为刀或匕首,部分人携带炸药包,目的多是劫财劫物,以‘低层次的劫持事件’为主。”因此在这样的人质劫持事件中,更需要和平的解决,更需要专业“谈判专家”的出现。
选人的四大指标
高锋先后培养过5批共133人的谈判专家,学员都是全国各地公安系统选调过来的精英,可进入高峰的培训班却并不容易。拿第一期来说,学员只招17个,而报名者却有1700人之多。
高锋选拔学生有四项基本标准:35岁—46岁之间,智商在120以上,布鲁卡区(语言中枢)发达,社会民俗经验丰富、知识面广泛。
之所以限定年龄范围,是因为“太年轻了没有阅历,年纪太大了体能又跟不上”。另外,仅仅脑子反应灵敏还不够,嘴皮子还得够厉害,谈判是“要让他的嘴能成为武器,深深感染、打动甚至改变劫持者”。
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核,有时高锋会让考生讲一个到目前为止最能使他心动的事,时间在两分钟到三分钟。“能不能把事说清楚,有没有基本的逻辑,能不能在说清楚的基础上感染我,不仅让我听懂了,还得把我感动了。”光这一项就刷下了不少人。
谈判拼的不仅是体能、脑力、口才,还需要很深的阅历,而“对中国社会民俗的熟悉”在高锋看来是作为谈判专家最起码的素质,也是最后谈判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就是要知道穷苦人是怎么受苦的,没有钱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要知道一个人从民间社会走出来是多么艰难。”
高锋自己就是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人。他6岁丧父,随后母亲得了精神病,13岁他就开始当家。他知道在中国,劫持者跟被劫持者一般都素不相识,劫持者从来不是为劫持而劫持,都是有目的而来的。
根据高锋的经验,劫持者大都对社会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和悲愤情结,在这种情况下,用说教绝对解决不了问题,你必须把你说话的温暖、理解深深地插到他的心坎儿,像兄弟一样对话。
高锋说,他一直向那些学员灌输“反对以暴制暴、生命至上”的理念。“劫持者也好,人质也好,两个都毫发无损,才是谈判最大的胜利。”
走出观念的误区
可在最初,“生命至上”的理念很难得到认可。
“中国警方传统的理念是以暴制暴,把人分成人和人渣两类,豺狼来了有猎枪,朋友来了有美酒,杀一儆百,对劫持者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警察到谈判现场去,凡是带着仇恨与急躁心态去的没有不失败的,上去凡是带着击毙对方的没有不失败。”
针对这种误区,高锋提出了“生命至上主义”。“不到迫不得已不打死劫持者,不到迫不得已不开枪对准劫持者。劫持者的生命也是生命,在没有经过法律程序宣判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去先期执行一个人的死刑。”
其次,他教育学员:周围现场秩序不能乱,老百姓不能围观,必须有专业的谈判专家,不是谁的职务大,谁的年龄大,谁的经验多谁就去谈,而是谁专业谁去谈。
实际上,许多地方在处理此类事件时都是领导出面,由公安局长去谈。
高锋说:“领导去谈,劫持者的价码会直接飙升。2003年7月7日,长春鸡西劫持者陈浩然,一般的警察跟他谈判,他说要钱1万。刑警队长去谈要3万,处一级的支队长去谈要5万,分管行政的副局长去谈要7万,后来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去谈要10万。你是一个当家的人我就对你开天码价。第二,领导既不合适讨价还价,同时他也不会讨价还价。第三,领导最后答应的条件如果没有实现,很可能在社会上媒体上造成负面效应,形成政府的欺骗行为。在现场,只能是谁最专业谁去谈。”
高锋的培训理念新奇有效,受到了各个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的欢迎,当时有人开玩笑说,他是中国警察界里“最抢手的人”。
用谈判化解暴力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也正是看中了他扎实的研究功底和突击审讯经验才把他调来,同时也把一项重要的课题交给了他:中国反劫制暴谈判理论。虽然比国外晚了30年,但这在中国依然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
因为没有经验借鉴,高锋完全按照自己设置的方式讲解。授课时,他经常是讲几句就演练一下,一会儿扮演谈判专家,一会儿又扮演劫持者。但对于台下的学生来说,听他上课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每次为期4周的培训,至少有6次实战模拟演练课,每个人都要经历好几次高锋这个“劫持者”的刁难,很多学员头一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的。
高锋经常告诫学生的一句话是:要做到“脸上没有蔑视,口中没有否定,动作没有威慑”。
“谈判专家每一步都必须温暖他(劫持者)的心,感染他的情绪,让他感觉你跟他是坐在同一张凳子上。眼神、语调的升降起伏、遣词造句都要大众化,不能奢华,不能调侃,要完全趴在地上跟他说话,不能站起来跟他说,更不能跳起来说。”
在高锋的设计中,有这样几句常用的开场白。“哎,兄弟,你口渴吗?”“哎,我说话你听见吗?”“哎,我是正在帮助你的警察,我们可以聊聊吗?”
然后,双手高高举起,在原地360度旋转,衣服自然解开,拍拍上下摆明什么都没有。说话在前,走路在后,说话快,而走路相对慢,一直到对方叫你站住。告诉他:“我没什么恶意,这样是为了让你听得清楚一点。然后站这儿,问他听得清楚吗?他一说清楚,马上开始。”
高锋认为,一个谈判高手应该揣摩对方的心理。他本人就很喜欢看电视里两个女人骂架,“这是思维状态最集中、竞技状态最好的时候,不是学她粗俗的话,而是学语言的精练和思路。《篱笆女人和狗》里的那个女人笑着骂人,她思维怎么来的,怎么个俏皮法,《大宅门》里那个香秀和陈宝国的妻子在一块,怎么被骂也不生气,最后还反唇相讥。”
截止到目前,高锋培养的弟子成绩斐然:东北四平公安局的杜连伟,这位41岁的女警察已经先后拯救了16条生命,谈判中一次失手都没有,堪称“中国女警救人第一人”;海淀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现案队队长顿松涛,在一起9岁男孩被绑架案件中,选择了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小孩父亲,教他如何运用语言与嫌疑人周旋,最后成功解救了人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