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芹:走上大学讲坛的法医
她,从小立志行医,却从未想到而立之年以后会踏上法医之路;
她,一个柔弱女子,却经历无数血腥现场;
她,不惧艰难,勤于钻研,屡获科研大奖;
她,从一个纺纱女工,到一名普通法医,如今成为大学讲坛上一名教授,数十年耕耘,写就人生传奇,也让她成为近30年来共和国公安事业的见证者。
人物档案
张惠芹,女,54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68年参加医务工作,1984年开始从事法医,1990年起先后担任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政委、副支队长职务,1997年晋升为主任法医师技术职务。由于公安教育工作的需要,2000年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医专业教授,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院校法医学教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法医学教育研究会理事。
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十大公安科技英才”和“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被评为“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北京市产学研工作先进个人”。
主持和参与完成11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三等奖1次;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厅局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次。科研成果中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4项达国际领先水平。其中4项成果被公安部列为全国推广项目。
多年来,参与勘查指挥、检验鉴定、复核会诊尸体、活体等各类案件4600多起,检验各类物证检材2万余份,无一差错,为许多大要案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第一次出现场
她感觉自己就像雪一样的茫然,像雪一样的纷乱且无绪,她甚至对自己的身份有那么一刻的迷失:我,真的是一名法医了?
1984年,已经33岁的张惠芹第一次出现场。
第一次出现场是一个大雪天。她跟在老科长的身后,等着出现场的警车。雪落在她的头上脸上,她一点都没觉得冷和凉。
雪覆盖了所有的道路,但,她一回头,就看见了自己的1968。那一年,她从一个纺纱女工,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过去的人喜欢说组织安排,现在的人更爱说是命运使然。命运,在每一人生的路上都早已作好各种各样的安排,她喜欢命运这个词,她喜欢从医。她们家,她的四舅是搞中医的,四舅对每一个找他就医的病人都很好,四舅死时,整整一条街道全是花圈,有的家里是祖孙三代一起来为四舅送葬。她的爸爸鼓励她从医。在她单纯的思想里,从医,可以为别人多做好事。
从1968年到1984年,人生的16个春秋之中,命运之神还赐予了她一个爱人,一个像天使般可爱的小女儿,一个幸福的家……她感谢命运之神的这一场又一场赐予。
现在,她转身,出现场的警车已经来了。是的,她现在是一名女法医了,她将从此开始她的女法医生涯,她还将再次感谢命运之神这又一次的全新赐予……
可是,坐在出现场的那辆警车里,她的心嘭嘭跳,手脚一直微微地抖。并非是因为寒冷,也非是害怕,小的时候看扒坟都不知害怕,当医生这多年见过许多人的离世也未曾害怕过,她确知自己是内心太紧张了。
现场在高青县的一户农家里,案情也并不复杂。婆媳两人不和,分家时婆婆什么都没给儿媳妇,日常生活里,婆媳之间均在心里蓄积了对彼此的仇恨。媳妇向婆婆讨要点油,婆婆不给还骂她,那媳妇顺手抄起顶门棍,一棍就把老太太砸死了。
老太太的尸体就横陈在院落里,不远处,还有一个3岁大小的孩子。生者和死者,在她的眼界里一片凄惶……那个躺在冰冷里的小脚老太太,让她想起了另一个院落里的另一个亲人,爱人的奶奶。
爱人4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是奶奶一手把爱人带大。
奶奶患白内障,有太阳的时候就能看见,没太阳时眼前就是花花的。张惠芹回爱人老家去看她,她高兴地说,我不死就是想看孙媳妇。一进门先上炕,老奶奶摸摸她的手指头又摸摸她的脚,像个老顽童一样逗她说,你的脚丑,应该这么小!她比划三寸金莲那么大小,把张惠芹逗乐了。她说奶奶你是老封建!她起身就给老奶奶梳头发,她们一见面彼此就那么亲,像前世里就见过。
老奶奶亲她但不忘考验她。她闭着眼说,我要吃面汤。张惠芹开始和面擀面,做完了,老奶奶下来摸面盆,她不解地问奶奶摸啥?只听老奶奶说,你差不离,你大嫂子回来给我擀面汤,我用手一摸糊在盆上的面搓下来还能再擀一碗!
面做完了,老奶奶又考验她说,我想吃蒸馒头!
当张惠芹开始拨拉火时,她说,嗯,中了。她靠闻味。从弥散在屋子中的蒸汽里,她闻着馒头的香了。
张惠芹笑着说,奶奶,你是不是怕你的小孙子娶了我受累啊?老太太就咯咯笑。
走时,老奶奶哭得惨生生,她说,你们不能走,走了你们再也见不着我了,我快要死了!
她将老人搂在怀里说,你不能那么说,我以后年年回来看你,你要年年都等着我啊!
半年之后,公公写信来说老奶奶去世了,你们在外头忙工作,怕你们分心,就没让你们回来。她是喜丧,不许哭……
爱人从小生长的村庄是莱阳市大夼乡郭格庄,村庄美丽,一条大河从村旁流过,水清见底,老石头房子的后面种着年代不一的新老柿子树,老奶奶曾指给她看,哪一棵树是她种的……
老奶奶不在了,柿子树依然年年结果。仿佛逝去的人对永恒世界的一种依恋和瞩望。那是一种美好。
她真不愿从那样的美好里抽离出来,面见她不愿面见的现实里的这一幕悲惨。
她叹人生幻灭不定,人世无常。可是,有缘成为亲人的人,如果彼此都能珍惜亲人的缘分,面前的这个院落该是另外的一幅景象……
第一次独立下结论
领取教训比记住成功更有价值,学习失败所要教导的东西于立志献身法医事业的她带有某种救赎性,那就是,适时将因被蒙蔽而看不到的洞见引进对内在和外在生命的审视和省察中……
仍是冬月里,张惠芹他们接到报案说,油田的保卫人员执勤时打死了一个人。现场在沾化。沾化这一带是一个油区,农民靠山吃山,靠油吃油。常有农民偷油田物资,盗割油田管线。
这是一个令张蕙芹感觉有些意外的现场。
死者穿着一件黄色的军大衣,里面还穿着厚厚的毛衣毛裤。解剖时,有许多解释不了的东西。张惠芹发现死者的肋骨全部断了,而外表一点损伤都没有。报案人是死者的连襟,他们一块开着车到油田来偷管线被保卫人员发现。报案人称,是保卫人员把他的连襟连踢带踹活活给打死的。
冬天,保卫人员都穿着公家发的大头皮鞋,一起出现场的新老同事,都倾向于死者是被踢踹后伤害致死的。
那个年代实行收审制度,两个保卫人员先被收审了。张惠芹并不否认踢踹是可能导致伤害致死结果的发生,可是,什么样的踢踹才能造成死者肋骨的齐整断裂呢?又为什么死者的表皮没有青紫淤痕点呢?
她问两个被收审的保卫人员,在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保卫人员说我们真的没打他,我们发现他们偷管线就追,追到了冰上,那个人就跪下来,跪在冰面上说,你们救救我吧,救救我吧!我们眼看着他喘不上气来了,就赶紧把他送医院……
死者平白无故为什么要求保卫人员救救他呢?她要求带着她再去看现场。现场有一个大沟,沟旁是大坡,从远处的公路上看冰面是白色的,冰面就像是一条路,死者的连襟驾车把沟里的冰面错看成是一条路了,所以他们就往沟里跑,车子冲上坡地冲到沟边车身一下子就斜了,死者在副驾驶的位置,当他跳下车时,车并没有停下,而是疾速地向前翻滑,他自己滚身钻进了车体下边,车上载着他们偷来的重重的一车管子,死者就被疾速下滑的车轮均力且齐整地从身体上轧过去……
这是张惠芹力排众议正确独立自信地做出的第一次法医结论。
而在时间的流程中,此案件与彼案情从来就没有重复、简单、相似之处,世界的每时每刻都是复杂多变的。于张惠芹来说,领取教训比记住成功更有价值,学习失败所要教导的东西于立志献身法医事业的她带有某种救赎性,那就是,适时将因被蒙蔽而看不到的洞见引进对内在和外在生命的审视和省察中……
无论时间过去了多久,闭上眼她就看见那口井。井边的茅草泛着枯黄也泛着衰败。衣服东一件西一件挂在草棵上,衣服的近旁一辆旧重的自行车歪斜在地上。农闲打兔子的人走到这儿,看着散落在井周边的衣服,出于好奇,往井里探头一看,就看见了死死抓着井壁上的砖块的那个男人。
她跟着老科长出现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这一次,老科长看完现场,神气怪怪地跟她说,小张,来,你解剖。老科长是老公安,经验阅历丰富,好像没有什么能困住他,遇多难多蹊跷的案子,他总有办法破解。她在心下总是庆幸自己一当法医就遇到这么好的师傅。
解剖完,师傅又问她,小张啊,你说说看。
她看看师傅,又看看那具尸体,再看看井周边上的那些衣服和斜歪在地上的自行车,按常规经验跟师傅说,从解剖上看,死者胸大肌上方好多地方出血,我觉得是不是交通事故?因为大面积出血符合一个东西平着轧过去造成的,而且死者的胃里有大量的酒和许多食物,是不是在酒后,死者东倒西歪地骑自行车不慎被一辆汽车轧伤,那肇事司机一看救不活了,就把这个人和他的自行车一起拉到这儿,把人扔井里了,扔之前把死者的衣服脱掉放在井周边上,造成一个自杀现场的假象……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死者是怎么到井里去的?死者在离井口两米深的地方,即使是不慎落入井里,那怎么解释他的衣服却在两米开外的井外边呢?
师傅说,小张啊,经验主义不行啊,经验主义会害死人的。我过去也遇到过这样的案子,也犯过你这样的错误,这个人是酒后不慎跌进井中溺水而死。尸体的姿势说明在水里挣扎过,胸大肌出血在挣扎中也能形成。就像快冻死的人在死前出现热以及火烤幻觉时,不停地脱衣服,人在溺水时也会出现幻觉,幻觉时,会有一种超然的力量存在,别说两米,就是三米四米把衣服扔上来的我也见过……
后来了解到的,正如老科长所说的。死者的朋友证实他们一起喝了很多酒,分手时死者口说没事没事,歪扭着骑车硬往家走,因酒喝多了,他自己不辨家在哪里,迷迷糊糊就到了麦田里,又不慎跌到那口被杂草埋藏着的井里……
失败必有其意义。许多年以后,当命运这只造化之手,再赐她以幸运,让她有幸成为公安大学讲堂上的一名教授时,她讲得最多的就是这个案例。
5年,第一次坚守之长
5年了,这特征早已深印在她的脑海里,它们和照片上的印痕完全吻合。她不动声色地让牙医重新取了王光中的牙模,又亲自取了王光中的血样,她看见王光中手上全是汗,浑身抖个不停。
1988年春。高青县。
早晨起来,农人张老汉第一件事就是去刚刚死去的女儿的坟上看一看。女儿小时候他给女儿订了个娃娃亲,谁知大了以后女儿爱上的是另外一个人。他硬逼着女儿跟娃娃亲成婚。于是就上演了中国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次的悲剧———女儿以死抗争,服毒自尽。
看见女儿的尸首,张老汉肠子都悔青了。他给女儿买了生前喜欢的皮鞋、呢子大衣,里外全换上新衣,算是厚葬了女儿。
这一日,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女儿的坟前,突然发现坟上有新土。除了他们老两口,他们家也再无什么亲人,谁会给女儿的坟上再培新土呢?张老汉紧接着的想法就是盗墓。盗贼一定知道了他给女儿下葬时的穿戴,那些穿戴对城市人不算什么,农村人靠地吃饭,哪儿有钱买好看的鞋和衣服?鞋和衣服没了倒不当紧,他不知坟里的女儿被怎样了,于是就把坟扒开来想察看个究竟,这一打开,他看见不但女儿在,还多了一个女子,跟女儿面对面地躺在坟里!
一棺双尸,不但在当地的百姓中传为奇闻,也令出现场的张惠芹跟她的战友们震惊不已,犯罪分子藏尸匿迹的手法真是越来越奇特狡诈了。
经辨认,死者是一个收废品的17岁女孩姚双,早前家人报过失踪。
此时,正是农人浇麦子的季节,庄稼人起的早。排查时,有两口子说天刚刚放亮时,曾见过一个人提着铁锨和一个麻袋从这儿走过。那男子30岁左右的样子,衣着不是很邋遢。虽说不认识,但好像是这一带附近村子里的人。
张惠芹和她的战友们就在各个村庄开始排查,重点排查村子里的光棍汉、离异或是独居的。当排查到一个叫石进喜的离异的独居者家中时,在石进喜院子里一个像是白菜窖的地方发现了女人的陈旧内裤。在石家继续搜查时,在院子的另一处地窖里又发现了一具白骨化尸体……
而石进喜对尸骨的来源拒不交代,死者身份难以认定。
一年前的1987年,公安部举办了一期法医人类学班,张惠芹第一次接触和学习到法医人类学,这个案子正好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用上。她根据法医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跟战友们一起奋战两天时间,处理了全部骨骼,将各部分进行了仔细的测量、计算,获取了准确的数据,对死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做了准确判断:这是一具女性尸骨,身高1.62米,年龄32岁左右,且有过分娩史,牙齿有前突的特征,而且也是被掐死的,这就为进一步侦查提供了可靠依据,从而扩大了战果,又破获了一起两年前收棉女陈某失踪被杀的案件。
石进喜在铁证面前不得不交代了自己先后强奸杀死陈某和姚双的罪行。
1991年,山东阳信。时已深秋,正是收棉花的季节。
小梅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女孩子,每天放了学以后,就帮着父母摘棉花。田地与村子尚有一段距离,小梅常常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干到很晚。那一天,父母干了一整天活计,都有些乏累,就跟小梅说,咱今天早回吧。小梅说,我再多干一会儿,你们先回家做饭吧。田地里就留下小梅一个人。
家中的大人也没多想什么就回去了,农户人家本来吃饭就晚,饭口的时候已过了,小梅还没回来。小梅父母有点坐不住了,就去地里找女儿。
寂静中,只有风吹着棉枝发出悚然的声响,自家的地里有棉花柴倒地,又找了一会儿,看见摘棉花的包袱散在地里,却没有小梅的影子,孩子不见了!小梅的母亲就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她们回村,就发动庄户里的人家一起找,仍没有找见。
第二天早晨,在另一个庄户人家的棉花地里发现了小梅的尸体。现场倒伏着一大片棉柴,小梅的裤子被褪到脚跟儿处,上身的衣服被脱到胸前,14岁的花季少女,最可人疼的年纪,可是,现场太惨了,女孩儿的脖子、前额、脸上、胸前被牙齿咬得烂叽叽的,小梅的母亲当场就傻了!疯了!
张惠芹身在这样的现场,眼看着那个14岁花季少女被摧残遭蹂躏成那样的惨状,心都碎了。这个小女孩跟她的女儿差不多大,也跟女儿一样漂亮可爱,她懂得并且了解那个母亲生命里这一场无法承受的痛失。可是,她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劝慰和开导她一下。作为法医,她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为这母女两代人讨还血债。
尸体检验,女孩的处女膜有新鲜的损伤,是被强奸后又被掐死的。但犯罪嫌疑人没有射精,只有少量的前列腺液和极微量的精斑。做血型是可以做,但太少了,现在人们会说去做DNA不就行了吗?可是在当时,我们国家刚从国外引进DNA技术,我们掌握的技术还不能在认定和打击犯罪上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尽管如此,她还是把现场提取的仅有的那一点点物证和检材妥善保存到冰箱里。与此同时,她认为孩子身上留下的咬痕,不仅仅反映了犯罪嫌疑人的凶残,也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罪证。所以她让刑事照相的技术员把牙印拍下来,要拍彩色的,而且要拍原物大排照。
通过对牙齿特征的分析,张惠芹刻画和描摹了这样的犯罪嫌疑人。她说,以往的强奸案里也有咬人留下牙印的,但没有这个人咬得这么凶。应该是一个青壮年,而且这个人是心理变态,他强奸但不射精,他把咬人和虐待当作性快乐……
刑警们循着这样的分析开始着手调查。发现了一个有价值的线索。邻村的人说,他们村有一个媳妇离婚了,为什么离的婚呢,就是她的丈夫老咬她。赶到这媳妇的娘家询问,娘家妈说,好几年了,一到过年过节女儿在娘家住着就不愿意回婆家,娘问为什么,问多了,女儿说我跟你说了你别告诉我爸,你女婿他老咬我!女儿把衣服撩开,满身都是吓人怪道的牙印……
咬人的男人叫王光中。
当张惠芹和刑警们查找王光中时,王光中不见了!
而犯罪嫌疑人牙印的照片在她的手里一直攥着,这一攥,足足攥了5年。5年里,每到年节刑警队都派人守候在王光中家的周围。1996年春节,王光中的母亲突然也不见了。春暖花开时,他母亲回来了,刑警队派人了解她干吗去了,她说到亲戚家去了,按她说的到那亲戚家一查,亲戚说没来呀!经过工作,老太太告诉张惠芹她去看他儿子了,她儿子在黑龙江的住处她也一并告诉了。
战友们把王光中从东北押回到滨州,王光中一直和刑警们对抗着什么都不肯交代。张惠芹拿着她保存了5年的牙印照片不动声色地铺排在桌子上,王光中看见照片先是一愣,张惠芹没有给王光中回神的时间,大声冲他喊道:张开你的嘴!王光中只张开一点点,张惠芹说,张大你的嘴!
她看到,两颗门牙与左右两颗尖齿之间分别有个很有特征的缝隙;四颗下切齿排列得异常整齐,但与左右两个邻近的牙齿也有两个很有特征的空隙。5年了,这特征早已深印在她的脑海里,它们和照片上的印痕完全吻合。她不动声色地让牙医重新取了王光中的牙模,又亲自取了王光中的血样,她看见王光中手上全是汗,浑身抖个不停。
在王光中彻底交代了他的罪行后,为慎重起见,张惠芹将牙模和照片以及提取的微量精斑一一送到了公安部,请专家进行鉴定和痕迹比对。专家的结论是:死者额部和胸部的牙咬痕系王光中牙齿所留。1997年,王光中被押赴刑场执行了枪决。
张惠芹在心里跟那个被害的小姑娘说,阿姨替你雪耻,为你报仇了!
在实践中不断进取
这个案子让张惠芹心有不甘,同时也激发了她将动物血和人血分离的科研试验热情。
张惠芹最不愿回想的,就是躺在豆叶垛里的那个可怜的老太太。
老太太住在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宅子里,儿子儿媳妇不孝,想起来就给老太太送点吃的来,想不起,就多日不照面。
突然有一天,老太太不见了。
一个月以后,一个村人在自家的豆叶垛里发现了老太太。
老太太是被赤身祼躺摆放在豆叶垛里的,一块土坯摆放在下体的阴部。老太太的面部几乎已经白骨化了,上半身腐烂得严重,下半身好像经过特殊方法保存了,显得比较干。
张惠芹觉得老太太的尸体现象存有很多的疑问。一具尸体,要是一直放在豆叶垛里,她的上体和下体腐烂程度应该是一致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尸体被特别对待和保存过。老太太被多次奸尸,老太太的尸体在被搬移到豆叶垛里之前还在某一处存放过。为什么把大土坯放在阴部?肯定是准备不断来奸尸。老太太的脖子上有锐器伤,窒息死。一只耳朵没了。
经过排查,嫌疑锁定在一个50岁左右的男人身上,犯罪嫌疑人是杀猪宰羊的,过去曾调戏过妇女,据村人反映,该犯罪嫌疑人对动物有过性行为……属于极度的心理变态。
经审讯,该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在那座老宅子外面观察过很久,发现里面住着的是一个无人过问的老人,他潜进老人家中把老人强奸掐死后,扛回自己家中,放在自己家的炕上,尸体逐渐腐败,他就用被子裹住老太太的上身,后来,尸体高度腐败,没办法在家里保存,遂把老太太的尸体移到豆叶垛里,那只没了的耳朵,是他用刀割掉的……
而在对刀子进行法医物证检验时,出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刀子上的血型跟老太太的血型不完全符合,也就是说刀子上除了有老太太的血以外还有动物的血。
此后,张惠芹在办案实践中,又碰到过动物血和人血无法分离的情况,最终在定案上因为没有科学的定案依据而令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
这个案子让张惠芹心有不甘,同时也激发了她将动物血和人血分离的科研试验热情。
由于动物血有与人相似的血型物质,故难以得出准确的人血结果,而不利于揭露和证实犯罪。针对这一难题,张惠芹查阅了大量技术资料,设计和制定了研究方案,和战友们一道于1989年开始了攻关。通过长时间的大量实验,研究成功了用“加热法”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排除动物血干扰,准确鉴定人的血型。
她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和同事奋斗两年,又设计了《排除陈旧、腐败混合血斑及腐败人血斑中类人物质干扰检验的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这两项成果经专家鉴定,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都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推广应用后,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自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十大公安科技英才”和“二级英模”称号以来,张惠芹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更加刻苦地钻研业务,不停地攀登新的技术高峰。1995年至1998年,她又带领同事进行了“用单克隆抗体检验体液斑和毛发ABO血型的研究”。
从用单抗解决混合血斑到腐败、陈旧、微量血斑检验的难题,一直到解决陈旧、腐败体液斑和毛发的检验,一步一个脚印,她终于成功了,十几年的血汗没有白流。
站上大学讲坛
但有一点她确知并能把握,那就是,她将加倍地用心和努力,把她在基屋当法医的3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财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然后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后生和学子们。
2000年秋天,这是一个普通的秋天,但对张惠芹来说,又不普通。因为她做梦都没有想到,她会从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由一名普普通通的法医成为这所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未来优秀警官和刑事科技人才的神圣讲坛上的大学教授。看着那一张张青春朝气的脸,她忽然发现她已经不再青春了。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这是过去年代电影里的一句革命者的台词,如今它就应验在她的身上:当她拥有了“全国十大公安科技英才”和“二级英模”称号等许许多多的成就奖励和成果时,她才发现她疏忽和缺失了很多东西,比如她的女儿吧,她对女儿的许多记忆一直停留在女儿小时候的许多的有趣里,可是,好像就在一个转身里,女儿就大了,女儿就坐在公安大学的教室里,成为一名未来的预备警官。女儿的血液里流淌着她的血液,她们一脉相承,但,她却并不知道,她这个妈妈在女儿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
但有一点她确知并能把握,那就是,她将加倍地用心和努力,把她在基层当法医的3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财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然后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后生和学子们。
2008年秋天,恰逢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她的法医生涯也是30年。她知道并懂得她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成功,都不属于她个人,她感谢命运,让她生逢其时,赶上了一个好的年代。
在这个2008年的秋天,中国人实现了百年奥运的梦想。身在这个秋天里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沉浸在梦想照进现实的幸福喜悦和快乐中。张惠芹喜欢看奥运健儿们冲刺的过程和夺金的瞬间,但她更喜欢奥运健儿们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坚持。
坚持,是多么平凡朴素的两个字。坚持是一种不懈的行走和生长,它自然得就像树木和青草从春天步进秋天,坚持是一种耐心耐力和永不放弃,人生是一个未知的旅程,我们不必确知我们的终点在哪儿,我们只需迈好我们脚下的每一步,我们的理想和信念,其实就像并排站在一起的这两个字———坚持。
坚持是人生的一种美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