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治安管理>详细内容

治安管理

三论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来源:公安部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6-10-14 08:35:26 浏览次数: 【字体:

 

    社会治安历来是公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各国警方普遍面临并正在努力探索解决的一道难题。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以及专群结合工作方针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从国内外警务工作的实践看,注重吸收、利用社会力量参与维护社会治安,正在成为新的潮流和趋势。在社区警务思想提出之前,西方国家曾过分强调警察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装备现代化,忽视警民关系和对犯罪的防范控制工作,结果是警务工作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社会治安陷入犯罪问题越打越多的怪圈。从国内情况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社会治安问题不断增多的压力,中央适时部署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在一段时间内遏制了严重刑事犯罪多发、高发的势头。但是,一些地方缺乏对社会治安问题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过分依赖“严打”方式解决治安问题,忽视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从而造成了对治安问题“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在认真总结教训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我国不少地方公安机关开展了社区警务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社会治安问题是各种社会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必须查根究源,对症下药,综合施治。应该看到,近年来公安机关的装备、经费、警力等保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仍然不好,刑事案件持续高发,不少重大案件迟迟难以破获,许多逃犯难以缉捕归案。究其根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地方的民警沉不下去,与群众接触少了,警民关系疏远了,群防群治基础不如以往牢固了,以致群众不愿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不少应当破、容易破的案件破不了,就藏在本地的逃犯也抓不住,人民群众对治安状况还不满意。

    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依靠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始终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督促民警深入社区、村庄,广泛接触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治安动态,排查不安定因素,防止各类治安问题发生;搜集信息、寻找线索,掌握重点人员,为查办案件提供依据;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群防群治工作,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共同维护辖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可以通过一个个社区、村庄治安秩序的稳定,带动和促进城市、农村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提高对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迅速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努力实现社会治安的良性循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社区 农村警务战略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