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做好旅游季节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已逐渐被人们用作旅游休闲或走亲访友的首选季节,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的日趋好转,广大人民群众相继对旅游的资金投入呈现出日益升温的良好局面,给旅游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压力,如何有效缓解压力,实现合理分流,做到让老百姓走得放心,回得开心,并能收到如期、如愿、舒心、平安的出行效果。我认为除组织领导保障有力外,还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周密布置,对交通工具和驾驶员队伍进行全面彻底的检验整顿,建立严格的旅游市场双准入制度。根据国家公安部和省公安厅“五整顿、三加强”的有关规定,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及驾驶员进行严格的检验考核,对已查出问题的机动车应勒令限期整改。如病、黑、问题车则一律清退出黄金周旅游交通市场,同期对驾驶员进行严格的考核测评,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的普及,做一次适时对口的教育培训工作,不能如期达标者则要坚决清退出旅游交通市场。一方面完善人车的双测双考制度,另一方面采取单测单考不达标者则人车双退的办法,以确保黄金周客运市场安全畅通。从源头上堵截安全事故隐患。
其次,要保证决策到位,针对有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或恶性案件有充分的处置预案和应急措施;要保证警令畅通,在应对复杂场面和危机事件时,充分体现有令即行,令行禁止的过硬作风。
另外,要总结掌握一些周期性、敏感性问题,要事先明确预测客流高峰的流量,流向状况,祥细了解旅游聚集地泊车条件,抵达各景点行车道路的基本状况,以及外地来车情况,还有前往异地旅游的过境车流量及游客数量,根据预测和分析到的情况策划调整警力合理布署方案,变被动操作为主动出击,对旅游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战略性布署。
二是调整队伍整体临战状态,从思想上形成高度统一。借鉴春运管理工作经验,把旅游旺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当作“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和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来对待,合理调整警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战前练兵活动,实行检测考核和车管工作人员效绩挂钩制度,推行旅游路段安全责任承包考评办法,并建立完善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谁管制,谁负责,出现问题谁承担的责任追究制度,并签署以目标管理为核心内容的责任书,把具体任务和具体责任逐一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和每一个路段巡查民警的身上,确保两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为人民群众出行,旅游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三是强化警务管理,建立可靠、快速、相互链接的后勤警务保障体系。及时整合警力,在财力、物力、信息集散、机动条件的准备上留出充足余量,以随时应对和弥补由于警力不足和预测错位造成的管理空档。一旦需要则可及时调整,掌握攻则进,退则守的战略主动权。同时能及时快捷的处理交通事故和偶发事件,如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还可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以确保伤者和财产的损失减到最底点,保证道路不中断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畅通。
四是加大严肃农用机动车监管力度,杜绝农用车非法载客、无牌、无证上路营运现象。加强路面监控与交通疏导,在主干线和通往各景点的县乡公路上实行全线、全天候监督控制,采取错时、错班不间断巡查方式,达到路在监控不放松。同时与县乡两级政府和景点管理单位取得沟通,争取对方参于道路交通管理的主动性,发动群众形成政府抓、交警管、群众帮的良好管控局面。
五是作好旅游期间出行安全的群众性宣传工作,清除防碍车辆通行的贸易摊点及其“三乱”现象。及时协调公路管护部门修漏补遗,制作线路导向标识,并向过往司机发放道路交通及有关路况的安全警示卡,确保线路畅通,另外组织强有力的路上巡查队伍和干道路站监控队伍,严防车匪路霸及社会丑恶势力乘机作娼。
六是积极与社会监督部门取得联系,邀请人大、政协及新闻舆论部门参与安全及执法环境的营造评估工作,借助社会力量,形成巨大冲力,为旅游交通安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甘肃省山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