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山东新泰市公安局“三基”工作追寻警务机制的最佳性价比

来源:www.cpd.com.cn 作者:王若冰 发布时间:2007-01-13 08:28:50 浏览次数: 【字体:

与社区群众心连心。

统一规范的社区警务室。

  2005年12月21日,记者曾对山东省新泰市公安局“三基”工作的情况进行实地采访;2006年12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同一个话题,同一个地点,却有不同的感受。这支队伍一年来前进的步伐之快和取得的成效之大,实在令人刮目相看。自2006年1月1日至12月12日,全市仅发七起命案并全部告破,在66个行业参评的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中获得总分第一。低成本、高效能的警务机制等新模式,都是新泰公安在“三基”建设中实施的重要举措。

 编者按

  2005年末,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启动前夕,本报派出八路记者分赴基层采访,并于2006年年初推出了“走进基层看基础”系列报道。

  2006年末,本报记者再次回访这些基层单位。通过记者实地采访,真实客观地反映基层公安机关在队伍管理、业务工作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从今日起,“特别报道”栏目陆续刊登本报记者回访采写的报道:“走进基层看变化”。

  2006年的一篇报道引发了新泰市全体民警的一场讨论

  2006年2月17日,《务实之中求创新———“走进基层看基础”系列报道之山东新泰篇》在本报刊发,时任新泰市公安局局长的魏兆德读后,立即做出批示:“将这篇报道给每名民警下发一份,全局民警就此报道进行讨论,各部门总结经验,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并且就如何加强‘三基’工程建设写成书面材料。”这是记者2006年12月12日到达新泰市公安局才了解到的情况,的确让记者有些意外。

  那么时隔一年,新泰市是否真的将长处继续发扬光大、将存在的问题彻底整改了呢?记者依然带着一双苛刻的眼睛,依然带着推动公安队伍积极向上发展的热忱,对2005年采访过的地方进行回访。

  记者2005年采访过的民警只有一位再次接受采访

  在新泰市公安局会议室,记者见到的多数是生面孔。2005年,接受记者采访的是青云派出所所长,2006年是教导员刘本良;2005年在交警大队记者采访的是大队长,2006年是教导员周光宇准备接受记者的采访……在众多的新面孔中,只有防暴大队大队长辛东明是老朋友。2005年他带领的没有执法权的由社会力量组成的防暴巡逻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采访伊始,记者发现有的接受采访的基层单位的领导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向记者介绍他们一年来“三基”工作情况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其中就有青云派出所教导员刘本良。在2006年的报道中,记者特别指出了青云派出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当记者提出要到派出所采访的动议时,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在他的眼睛里,记者看到四个字———胸有成竹。

  青云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室由2005年的六个增至去年的16个

  新泰市公安局本着向一线倾斜的原则,精简局机关,把新警全部分配到一线岗位上,目前,警力从2005年的545名增至670名,一线警力占总警力的91%%,其中派出所民警共有245人,占总警力的40%%。在派出所建设上,新泰市公安局更是改革思路,一切以实际需要出发,加强前沿阵地———社区(驻村)警务室的建设。

  2005年12月21日,记者也是首先来到青云派出所采访。这个派出所当时给记者的印象是办公环境相当整洁,民警的工作热情也很高,而且在户籍办证大厅里还有便民卡片、热水和药箱等便民设施。像2005年一样,记者还是首先到青云派出所进行采访。

  而今的青云派出所较2005年在很多方面有了可喜的变化,警力和装备都有所加强。2005年,青云派出所有民警27名,2006年增至31名;2005年设警务室6个,2006年已经增至16个,并按照一区一警的原则进行配备;电脑由原来的九台增至25台,16个警务室的电脑正在安装调试之中……青云派出所警力增加,硬件设备得到补充和更新,这些无疑使派出所的实力有所加强。与其相对应的是,为群众又带来了哪些实效呢?

  2005年记者采访过的青云派出所银河社区被撤并了

  在2005年对青云派出所银河社区警务室进行采访时,记者发现当时的警务室职能还很不明确,不利于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甚至连就近为群众办证和登记的功能都不具备。那时候,警务室只是一间房两个人,台子搭起来了,可是却没有戏来唱。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青云派出所社区民警采取“一访、二巡、三查、四集中、五落实”的勤务模式,在工作中突出警务室的信息收集、巡逻防控和掌控阵地的职能作用,坚决杜绝临时抽调社区民警执行勤务任务。

  经了解,原来的银河社区警务室已被撤并,记者随意采访了行车路过的明珠社区警务室,当时已是傍晚6时半。警务室的标识明显,民警葛胜勇还没有下班回家,听群众说,他每天都要在社区里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他或是到居民户走访,或是在小区里检查保安巡逻情况,及时处置治安隐患。

  社区民警每月可得到150元的话费补助,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深义

  据葛胜勇说,他到明珠社区工作已经半年了,对居民的熟悉率达到95%%以上。起初,葛胜勇尽管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但很少有群众给他打电话;可是现在,群众无论大事小情都愿意跟他聊聊。记者询问他每个月的手机话费能花多少钱,他说“二百多块钱吧”。记者之后了解到,每个月派出所给每名社区民警报销150元的手机话费,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这150元利用好,那么产生的效益恐怕无法用金钱衡量。

  在明珠派出所,记者见到了摆放整齐的档案柜,这里存放着社区流动人口登记表、出租房屋登记表、餐饮旅馆行业登记表等资料,表格填写整齐,相关联系人及电话和所处位置全部标注明确。葛胜勇说:“现在群众办理证件等完全可以在警务室登记,民警登记后输入电脑并实现共享,便于民警查询。”

  新泰市公安局局长杨昭晖告诉记者,2006年新泰市公安局大力推进警务室工作建设,制定了社区民警三年不换岗原则,推行社区民警优先评奖及适当提高福利待遇等奖励制度,极大调动了民警扎根社区、在社区大干一场的积极性。

  目前,青云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取得了很大成绩,在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日接警量平均下降六至七起,2006年1月1日至12月12日,未发生一起命案,没有发生过一起持械斗殴案件,得到了百姓的称赞。

  据说2006年的报道一刊出,女卫生间门上的锁就被摘掉了

  2005年采访时,记者发现青云派出所女卫生间的门上挂着一把锁,据说每名女民警手里都有一把钥匙。这把锁究竟是为了挡住哪些人呢?不言而喻。

  新泰市公安局政委王伟说:“2006年的报道一出,青云派出所就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被取消了当年评优评先的资格,相关的责任人也受到了处分。”

  一把锁,锁住了警民真情,疏远了警民关系。对于这种现象,青云派出所立即进行了整改,重新修订了卫生间的清洁整理制度。这次采访中,记者还专门走到女卫生间,卫生间内十分清洁,门上已经看不见那把没有用对地方的锁。

  刑警大队技术室被公安部评为“一级示范技术室”

  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局里还拨出专项经费,为刑警大队先后购进多波段光源、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测谎仪等先进的技术装备20余套;投资40万元,在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建成山东省一流的尸检中心;配备了全程摄像系统,刑警大队技术室被公安部评为“一级示范技术室”。在这些高科技装备的武装下,刑警大队如虎添翼,共破获刑事案件969起(含积案),其中2006年发生的七起命案已全部侦破,还带破2005年的一起命案积案。

  新泰市公安局正在加速推进网上办公。今年共为基层所队增配电脑100余台、数码相机12部、指纹活体采集仪8台,提高了基层所队办公自动化水平。目前,新泰市公安局公安专网联通率达100%%,民警拥有联网电脑比率达62%%。

  社区民警主推阵地战,防暴队员主抓运动战,刑警主攻侦查破案,各警种各司其职,协同作战,辅以高科技监控和侦破手段,新泰市不仅构建了一张全时空立体防控网,还打造了一只精确度很高、速度很快、力度很大的打击重拳。2006年1月至11月,新泰市刑事发案与上一年同比下降4.98%%,可防性案件下降18.9%%,治安案件下降27.6%%,命案破获率100%%。

  实行动态巡逻,充分发挥防暴队运动战的潜能

  2005年在采访新泰市公安局时,防暴大队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支队伍是一支没有执法权的队伍,因为绝大多数队员都是社会保安力量。但这支队伍训练有素,作战能力强,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上级公安机关的认可,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认可。因此2006年这支队伍更加壮大,由原来的306人增加至360人,其中有150人由地方财政发放工资和福利。

  2005年有12个乡镇成立了防暴分队,2006年已经扩增到16个乡镇。在装备方面,这支队伍也有所充实,摩托车由13辆增至16辆,面包车由三辆增至四辆,还配置了两台电脑,用于与新泰市公安局联网,实现警情网上通报,网上指挥,减少了中间上传下达环节,加快了出警速度,有利于打击现行犯罪。

  2005年,防暴队一直实行早8点到晚24点分班巡逻的模式;2006年4月,新泰市公安局对防暴队提出新的要求:警力跟着警情走,构建全时空立体防控网,阵地战交给社区民警,运动战依靠防暴队员。因此,在不减少街面见警率的情况下,防暴队调整了固有的勤务模式,设置机动巡逻时间段和路段,每天通过早晨的信息研判安排机动队的巡逻时间和巡逻地段,对犯罪分子露头就打,让预谋犯罪者没有可乘之机。

  勤务模式改革至今,新泰市两抢案件大幅度下降,由以前的每天平均20起降为现在的发案率极低。出其不意的运动战拓展了巡逻的空间,压缩了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打乱了犯罪分子的计划,提高了防暴队员打击的准确度,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的良好态势。

  14个平安协会成为护家巡逻的重要力量

  地处矿区的汶南镇派出所位于三县交界处,流动人口多,辖区人口多,面积大,以前派出所仅有十名民警,2006年初又增加了五名新警。但是如此复杂的治安管理区域仅靠15名民警是不够的,于是民警借鉴外地同行的做法,积极推进本区域平安协会的建立。

  2006年2月22日,汶南镇平安协会宣告成立。该协会系民间社团组织,目前为止共有55个单位法人和个人会员自愿参加。他们组织和发动群众成为有偿治安巡逻员,力图与公安民警形成群防群治的合力。经过近一年的实践,这个协会在配合民警巡逻、发现和及时排除隐患等方面发挥了实效,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平稳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目前,新泰市20个乡镇中共有14个乡镇成立了平安协会。

  自主开发《行政案件在逃人员数据库》《摩托车农用车被盗抢车数据库》

  2006年以来,泰安市公安局面对当前公安工作形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项目的研发工作,以降低成本、务实求高效为原则,进行硬件和软件投资,努力拓宽小城市科技警务之路。

  2006年10月,新泰市公安局民警自主开发的《摩托车农用车被盗抢车数据库》以《公安部被盗抢机动车数据库》为蓝本,结合民警工作实践研发而成。这一数据库也实现了民警的区域化联网,利于快速查询比对。这一软件开发成功后,新泰市公安局民警又以《刑事案件在逃人员数据库》为蓝本,自主研发了《行政案件在逃人员数据库》,目前这一软件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这两个软件完全由新泰市公安局技术民警结合办案民警的实际操作需求研发而成,因此民警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这两套软件的研发应用,是新泰市公安局为构建数字化警务信息平台迈出的重要一步。

  加强技防工程建设近3000家单位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

  根据辖区特点,2006年10月,新泰市公安局构建科技创安工程,遵循各警种的大融合作战趋势,实施119、110、120三台合一,统一调度,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顺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新泰市公安局决定安装综合监控系统。为了将成本降到最低、效能达到最大,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新泰市公安局决定分步骤、按发展需要分三期安装综合监控系统,这一套系统可以同时满足交通监控和治安监控以及应急指挥的需要。

  在公安机关内部吹热科技风的同时,新泰市公安局还在单位和居民小区推行技防工程。起初,群众对技防不太理解,民警就集中给大家讲解技防工程的好处,并用周边城市的经验作案例,很快取得了群众的支持。现在,新泰市城区的“技防一条街”已家喻户晓,“技防社区”、“技防单位”、“技防户”比比皆是,有力地推动了新泰市技防工程的建设。在农村,结合农村实际,驻村民警动员群众安装简单、经济的有线或无线防盗报警装置。2006年1月以来,全市139家企事业单位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有2833家单位(个体户)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

  技防工程好比是民警的第三只眼,好比是给民警迅速出警、迅速破案增添了左膀右臂。到2006年底,新泰市两抢一盗的案件大幅度下降,群众得以安居乐业。

  匿名有奖举报系统是新泰警方取得信息的新尝试

  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维护治安的积极性,使群众自愿成为公安机关的顺风耳、千里眼,自2006年11月22日起,新泰市推出另一项群众参与举措———开通有奖举报系统。这一系统目前采取电话方式,接电话方看不到举报方的电话号码,举报方可随机获得一个自动信息编号,无须留下任何身份资料。他提供完举报信息后,可随时通过专用电话输入自己的信息编号进行查询,如举报属实,可获得一个密码,持此密码就可到新泰市任一农村信用社网点取出举报奖金。

  截至12月12日,匿名有奖举报系统共接到举报电话53个,有价值的线索20条,其中治安案件线索9条、刑事案件线索11条。新泰市公安局已查实案件5起,已有两名举报人领到了奖金。

  这种市场化的举报模式公开后,群众触动很大,认为这是公安机关完全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的一项举措,这种方法既能有效地保护举报人,又能有效地发挥和鼓励知情群众成为公安民警破案的好帮手、发现并消灭犯罪苗头的好助手,还可以让群众提高警惕性,勇于并乐于了解身边人、身边事,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警务机制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