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和谐辽宁建设 人居定位图激活朝阳社区警务
这是一幅千篇一律的图,线条横平竖直,看起来僵硬简约,无一丝新意;但这又是一幅千变万化的图,繁复而清楚,有着丰富的内容。
这里所说的“图”,就是朝阳市公安局北塔分局社区警务大队民警所绘制的“人居定位图”,这里的民警“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据记者了解,时下,朝阳市公安部门正在全面普及这张图,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公安民警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也是震慑犯罪分子的一个法宝。
一条新思路
朝阳市区“三级变两级”(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变为市局、分局“两级”)警务改革完成后,基层警力严重不足的“倒金字塔”型的警力布局被扭转过来,大批警力下沉到基层,沿袭50多年的公安派出所被撤消,传统的“一乡一所”、“一街一所”管理模式被彻底打破。
面对新的管理体制、新的警务方式、新的职责任务,怎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成效,这对于朝阳市公安机关来讲,既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北塔分局辖区属朝阳老城区,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人口大规模迁出迁入,进一步增大了社区警务工作的难度。针对这种实际情况,他们既没有等待观望、畏首畏尾,也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对辖区自然情况和社会治安状况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上台阶”的总体工作思路。同时落实“一区两警”,对社区警力进行科学配置,实现了工作方式由“运动战”到“阵地战”的转变,并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治安防控、信息收集等责任全部下放给社区民警。这里需要指出的最大亮点就是从绘制辖区人居定位图入手,组织社区民警开展大走访,从而引导民警迅速进入角色,融入社区群众之中,扎根在自己的“责任田”里。
连接千万户
社区民警进入到寻常百姓中间,对老百姓是最大的宽慰,安全感大增。“警察就在身边”,这是朝阳市城区居民的共同感受。
记者了解到,其实绘制“人居定位图”,是一项艰苦浩繁的工程,需要对辖区常住人口、暂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口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
为保证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一段时间里,社区民警每天穿梭于居民小区、楼群之间,边入户走访、调查登记,边进行资料整理、分类标注。经过3个多月的奔波,各社区民警就绘制出了以居民楼或村民组为单位,包括户主姓名、家庭成员、联系方式、居住位置、门牌号,有无违法犯罪嫌疑,是否“法轮功”习练者等内容的“人居定位图”,不论是常住人口,还是暂住人口,全部跃然纸上,一目了然。
为确保人居定位图常用常新,人动图变,民警们采取对常住人口每季度复查一次,对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每月核查一次的方式,不断对图进行校正和补充,使图上的人口信息准确率始终保持在100%。
激活“一盘棋”
虽然社区警务工作内容宽泛,任务繁杂,但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个“人”字,而人居定位图恰恰体现了这一特点。民警们兴奋地说:一图在手,全局在胸。
人居定位图为熟悉人口、掌握人口、管理人口提供了极大方便。由于人居定位图锁定的人口既有常住人口,也有暂住人口,只要是在本辖区居住的人全都跃然纸上,这样就弥补了单靠户口进行人口管理造成的问题和漏洞,尤其是定位图对各类人员,特别是两劳释解人员、“法轮功”习练者等重点人员分别做了标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人口管理的针对性,有利于落实监控帮教措施。
记者注意到,朝阳市的社区民警没有把调查对象仅局限于人口上面,而是拓展到了包括企事业单位、服务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出租房屋、商业网点等方方面面,凡是应纳入治安管理范畴的,一律纳入视线,逐项登记在册、建立档案。
为达到实用、规范的目的,北塔分局民警在摸清底数、查明情况的基础上,由各社区按照分局规定的样式、格式、内容和标准,统一建立了治安管理18种簿册。对辖区的企事业单位、特种行业、娱乐服务场所、商业网点逐家落实了安全防范措施,近千户出租房屋逐户签订了治安管理责任状;各类重点人员全部建立了专门档案,落实了帮教监控措施。由于工作落实、管理到位,市区警务改革一年多来,辖区没有发生任何治安灾害事故,没有发生重点人员漏管失控问题。
今年2月初,内蒙古通辽市公安局4名同志到朝阳抓捕朝阳籍网上逃犯王某,请求北塔分局配合,但只知王某住五一街一带。五一社区民警通过人居定位图,迅速锁定了王某的具体居住地点,并配合通辽的同志及时将王某抓获。初步统计,去年以来,社区民警共利用人居定位图摸排案件线索50余条,协助各地刑侦部门破案10余起,抓获逃犯3人。
不久前,葫芦岛市计生部门工作人员来朝阳查找一躲在亲属家的计划外怀孕妇女,由于只知孕妇亲属姓名,不知居住何处,遂向北塔分局社区警务大队寻求帮助,社区警务大队迅速组织民警使用人居定位图进行核对,仅用十几分钟,就找到了这名孕妇。
据统计,一年多来,北塔分局社区民警在工作中利用人居定位图为街道、社区和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100余次,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