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江西九江“智慧警务”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8-09-24 18:08:56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以民意为导向,强力推进“数据强警”“智慧公安”建设,着力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符合领先发展的“智慧警务”,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数据成中枢,为警务工作配备最强引擎

524日,九江市公安局“视频与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成立,推进视频监控与智慧警务相关领域的技术与实战应用,标志着九江公安“数据强警”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九江市公安局坚持以“全采集、大数据、大整合、智能化、高共享、重运用”为指引,积极推动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公安信息化发展,以大数据+“精准指挥、精准管防、精准导侦、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水域管理、精准交通”为重点,全面提升公安核心战斗力。

近年来,九江市公安局出台了《九江市公安局“数据强警”战略应用工作指导意见》,长远规划了大数据、视频云、警务云、警务APP的发展,细化了八大创新应用工程建设内容,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开展智慧新警务建设提供了指引。其下辖的共青城市公安局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研发的“警民一体物联网信息采集及智能分析运用系统”被公安部评为科技创新项目,“物联网综合信息采集平台”“互联网+eID政务服务”获评公安部“最佳公共服务解决方案”“最佳公安业务创新方案”,三项创新成果在首届中国警务信息化建设成果展上展出。

数据当“向导”,五大平台合力让打击更精准

2月的一个深夜,九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小周收到一条推送信息,信息显示有攀爬入室盗窃人员进入九江活动。小周和同事们当即在“封城”系统中跟踪研判这伙可疑人员的活动轨迹,确定了他们的落脚点,并一举将正准备出门作案的3名嫌疑人抓获,现场缴获大量作案工具。

九江市公安机关打破部门壁垒、数据壁垒,高度整合了天网监控、出入城人像比对、现场勘查、接处警信息、自动信息采集系统五大平台数据,以庞大数据云为依托构建了智能化的刑事打击智能中枢——“封城”系统。民警将各类犯罪规律编辑成数据模块输入“封城”系统,系统可自动发现可疑人员并报警。

九江市公安局先后完成了对本地社会资源和公安信息资源13亿余条数据的高度整合,实现了全市海量数据共享,形成了庞大的侦查数据云,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全警情录入+刑事犯罪研判分析”工作模式,不仅扼住了高发案件、区域流窜案件、系列团伙案件的咽喉,让刑侦工作进入了“综合研判、精确预警、准确打击”的新时代,也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今年上半年,九江市刑事案件、侵财类案件发案数同比大幅下降。

数据来“站岗”,构建360度无死角立体防控

530日,盗窃嫌疑人刘某流窜到九江市彭泽县一小区伺机作案,转悠没多久,就被两名巡逻民警带走。这不是巧合,而是得益于一直在为小区“站岗”的数据。

近年来,彭泽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县城人口激增,现有警力和传统防控措施已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尤其是对人、财、物集中的居民小区,安防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彭泽县公安局试点先行,立足居民住宅小区这一最基础的社会细胞,率先建成全市首家“智能安防小区”。

车辆通道、人员通道、单元楼通道均分类安装车牌识别、人脸门禁、人脸抓拍等智能设备,小区视频监控覆盖率100%无死角,实现社会治安动态实时、24小时全时段掌控,发现可疑人员系统自动报警。目前九江市已有4个县区试点“智能安防小区”建设,试点小区均实现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零发案。

同时,这些实时的动态采集和轨迹信息将人、房、物、地、事、组织等关键要素智能关联,自动向公安平台推送相关信息,打造以治安要素信息“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为目标的社区治理新模式。5月,九江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九江市“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实施意见》,九江市政府将“智能安防小区”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工程,让“大数据”变为无穷警力,让“黑科技”当好城市守夜人。

今年,九江市公安局牵头建设九江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共享平台,九江也被纳入全国“雪亮工程”重点支持城市。全市15000个探头从高空俯视形成“天网”,15000个“警眼”嵌入大街小巷组成“地网”,5000余个社会探头接入公安视频应用平台,在长江重点部位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建立水域地理信息电子地图,让九江成为长江最美、最安全的岸线。

江西九江 智慧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