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分局智慧警务工作又上新台阶 “云公安”建设工作正在逐步推广、运行
在今年浙江全省公安厅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推进“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又再次被提出,让全省公安队伍主动将公安工作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
嘉兴市南湖区公安分局顺应当下公安工作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梳理各项公安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将公安工作从最初的“被动警务”转向“主动警务”,“考核警务”转向“民生警务”,“汗水警务”转向“智慧警务”,“单一警务”转向“合成警务”,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智能专业化水平,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智慧警务”助力基层公安
拿起手机就能完成各种业务办理,对着机器“刷脸”就能顺利入住酒店,在电动车内部安装无线射频加装一把“电子锁”……南湖公安从2016年初,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的基层公安工作改革,也在无形中将以往的“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
“目前,想要给电动车安装防盗标签的市民朋友们又有了新的选择……” 南湖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军介绍。李军口中的电动车防盗标签的全称,其实是物联网防盗智能管控平台,依托于互联网,将大小不足5公分见方的防盗标签植入电动车内,使每一辆单独的电动车融入管控平台的大网络中,一改以往车丢人找的被动格局,转变为车丢机找,精准定位的主动作战方式。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便民举措,南湖分局在原有的下辖11个派出所点位的基础上,在解放派出所、东栅派出所以及凤桥派出所新开三个安装办理点位。据了解,南湖分局在2月21日开始全面推广安装电动车防盗标签以来,已经完成了对辖区范围内1359辆电动车的安装工作,随着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随之带来的效益也在逐渐显现。安装防盗标签后,电动车一旦被盗,受害人在报警后,警方就能通过防盗标签所发射出的射频对电动车进行精准定位,大大提高电动车被盗案的破案率,为市民挽回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提高警方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便民又惠警。
为了进一步推广这一便民举措,南湖分局在原有的下辖11个派出所点位的基础上,在解放派出所、东栅派出所以及凤桥派出所新开三个安装办理点位。据了解,南湖分局在2月21日开始全面推广安装电动车防盗标签以来,已经完成了对辖区范围内1359辆电动车的安装工作,随着推广工作的进一步推进,随之带来的效益也在逐渐显现。安装防盗标签后,电动车一旦被盗,受害人在报警后,警方就能通过防盗标签所发射出的射频对电动车进行精准定位,大大提高电动车被盗案的破案率,为市民挽回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提高警方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了便民又惠警。
以往社区民警、辅警上门走访,只能靠脚走出来,白天听声,晚上看灯,再不行看看水表转不转。去年10月初,南湖分局将社区警务推入“掌上时代”,创新打造集“微服务、微互动、微课堂、微会议、微管理、微监控、微联防、微义警”为一体的“智慧e警务”平台。在这一APP上包涵了10多个功能板块:警情通报、自助登记、涉外事务、办事指南、南湖义警、一键找警、随手拍、微课堂、微会议……以往的社区警务工作基本都可以通过APP实现。随着“智慧e警务”的推广应用,警力从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警务工作中解放出来,让社区民警在用脚底板开展走访了解社情民意的传统方式上,增添了新的智慧助力,同时群众居民也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将相关业务妥善办理完成。
今年初,南湖分局在中港警务室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南湖辖区的各个派出所全面推广“智慧e警务”。今年2月份,南湖分局南湖派出所万洲警务室在原有“智慧e警务”的模式上,增添了人脸识别系统,这一“智慧管家”推出后,受到了物业公司和居民的欢迎。原来,万洲警务室辖区的富安臻园有一幢单身公寓,有一半左右的房子出租,平时人员流动较多,治安较为复杂。“人脸识别系统”的“入住”,做到了将酒店式管理模式引入公寓管理内,以人像识别和刷卡相结合对其进行管控。租客只有人脸和门卡相符才能进入,与此同时,也督促了房东履行出租责任,承租人通过APP上报承租信息,一方面减少了民警重复上门,另一方面更是让群众少跑了路。
同时,在针对辖区群租房屋(单身公寓)集约化管理方面,南湖分局也将在大桥镇顾家花园、天通工业园区企业内试点推出群租房管理系统。
“大数据”助推“云公安”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公安机关如何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发挥指挥权威的“大脑”作用?南湖分局从建立“大数据”交换平台着手,全方位处理海量信息,服务指挥决策、支撑实战应用。
去年初,南湖分局开始将“传统+科技”工作模式带入公安工作中,将智能化、数字化手段运用到社区警务上。如何让全局上下指挥调度更精准,去年年中,在皇都花苑试点建立全市首个“智慧云小区”,车牌识别、智能门禁人脸识别、视频全覆盖、(电瓶车)物联网技术管理,实现了该区域安防全面升级。同时,南湖分局又在全区各出城卡点、火车站、企事业单位中安装“人像应用系统”,通过该系统可自动比对出入城车辆信息、进出人员信息等,一旦发现异常,110指挥平台便会第一时间接到报警信息。
今年3月3日,徐某出现在嘉兴火车站时,南湖分局110指挥平台接到了该系统的报警,经核查,南湖警方发现徐某是一名“老赖”人员,最终在南湖区某小区内将其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像这样通过系统比对成功抓获的在逃人员已有不少,据统计,今年初以来南湖分局在“大数据”支撑下,通过智能预警系统结合即时的研判,共抓获各类逃犯23个,法院协控对象15个,违法犯罪嫌疑人3个。
除此,又在去年8月底南湖分局将“人脸识别系统”、 “校园出入口智能化改建项目(校园访客机)”在全区343家旅馆、270家通宵浴室和113所学校中实现“智能安防”全覆盖。去年9月8日,嘉兴市区某中学保卫人员在通过访客机接待一位访客人员林某时发现该人员有异常,第一时间告知南湖警方,南湖警方仅通过短短几分钟就核查出林某正是温州警方正在找寻的一个逃犯,南湖警方立即将其抓获并移交给温州警方。
据了解,今年南湖分局融合各项数据,将以上各平台中的数据梳理入库,建立 “大数据”交换平台,“大数据梳理运用,让我们警力合成追逃运用更加完善,让我们民警真正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犯罪嫌疑人员无路可逃。”南湖区公安分局警令处教导员章勤超感慨着。
今年初,南湖分局在中港警务室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南湖辖区的各个派出所全面推广“智慧e警务”。今年2月份,南湖分局南湖派出所万洲警务室在原有“智慧e警务”的模式上,增添了人脸识别系统,这一“智慧管家”推出后,受到了物业公司和居民的欢迎。原来,万洲警务室辖区的富安臻园有一幢单身公寓,有一半左右的房子出租,平时人员流动较多,治安较为复杂。“人脸识别系统”的“入住”,做到了将酒店式管理模式引入公寓管理内,以人像识别和刷卡相结合对其进行管控。租客只有人脸和门卡相符才能进入,与此同时,也督促了房东履行出租责任,承租人通过APP上报承租信息,一方面减少了民警重复上门,另一方面更是让群众少跑了路。
同时,在针对辖区群租房屋(单身公寓)集约化管理方面,南湖分局也将在大桥镇顾家花园、天通工业园区企业内试点推出群租房管理系统。
“大数据”助推“云公安”建设
大数据时代下,公安机关如何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发挥指挥权威的“大脑”作用?南湖分局从建立“大数据”交换平台着手,全方位处理海量信息,服务指挥决策、支撑实战应用。
去年初,南湖分局开始将“传统+科技”工作模式带入公安工作中,将智能化、数字化手段运用到社区警务上。如何让全局上下指挥调度更精准,去年年中,在皇都花苑试点建立全市首个“智慧云小区”,车牌识别、智能门禁人脸识别、视频全覆盖、(电瓶车)物联网技术管理,实现了该区域安防全面升级。同时,南湖分局又在全区各出城卡点、火车站、企事业单位中安装“人像应用系统”,通过该系统可自动比对出入城车辆信息、进出人员信息等,一旦发现异常,110指挥平台便会第一时间接到报警信息。
今年3月3日,徐某出现在嘉兴火车站时,南湖分局110指挥平台接到了该系统的报警,经核查,南湖警方发现徐某是一名“老赖”人员,最终在南湖区某小区内将其抓获,并依法刑事拘留。像这样通过系统比对成功抓获的在逃人员已有不少,据统计,今年初以来南湖分局在“大数据”支撑下,通过智能预警系统结合即时的研判,共抓获各类逃犯23个,法院协控对象15个,违法犯罪嫌疑人3个。
除此,又在去年8月底南湖分局将“人脸识别系统”、 “校园出入口智能化改建项目(校园访客机)”在全区343家旅馆、270家通宵浴室和113所学校中实现“智能安防”全覆盖。去年9月8日,嘉兴市区某中学保卫人员在通过访客机接待一位访客人员林某时发现该人员有异常,第一时间告知南湖警方,南湖警方仅通过短短几分钟就核查出林某正是温州警方正在找寻的一个逃犯,南湖警方立即将其抓获并移交给温州警方。
据了解,今年南湖分局融合各项数据,将以上各平台中的数据梳理入库,建立 “大数据”交换平台,“大数据梳理运用,让我们警力合成追逃运用更加完善,让我们民警真正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让犯罪嫌疑人员无路可逃。”南湖区公安分局警令处教导员章勤超感慨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