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智能警务”助力大型活动安保
2月22日是元宵佳节,虽然天气阴冷,但当晚的秦淮灯会仍然迎来了35万游人。未雨绸缪,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为此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包括成立灯会安保工作指挥部,制定周密的安保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部署85个单兵小组分片巡逻、定点值守……同时,人群热力图检测分析、“人员防走失”系统等“智能警务”投入实战,有效地保障了游人的安全。
客流预警研判系统——
对3个地铁站进出口客流进行监测
今年是第30年的秦淮灯会,展区再扩大,安保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对此,南京警方高度重视。市公安局相关领导多次前往夫子庙等灯会展区,实地检查、部署元宵节灯会安保工作。
观灯高峰期交通管制区域扩大,延伸至应天大街、雨花路、江宁路。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3号线夫子庙站和武定门站则采取跳站运营。地铁分局还启用了全新的客流预警研判系统,这一系统利用地铁车站现有探头,实时对3个车站所有进出口客流进行监测和预警,便于警方根据客流变化情况实施不同层级的客流疏导措施。
据了解,今年灯会期间,南京警方共有19个警种、31个部门参加现场安保工作。考虑到元宵节前两天正值周末,南京警方2月20日、21日、22日连续3天均启动一级加强勤务模式,按照四色预警机制分级处置。同时,85个由消防、武警、特警等警种组成的单兵小组布建在景区重点部位,可第一时间就近、就地化解险情。在主要道路,警方还设置了人流阻断警力,一旦遇有突发事件,警方将迅速阻断后续人流前行,争得处置空间。
人群热力图检测分析——
实时监测重点部位人群密度
启用人群热力图检测分析,是今年秦淮灯会安保的一大特色。据介绍,这是南京警方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最新技术,首次对秦淮灯会核心景区、老门东地区、白鹭洲公园、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重点部位人群密度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设定的临界值和数据模型,不同密度匹配不同颜色,形成人群聚集热力图,颜色越深代表人员越集中、颜色越浅代表人员越稀疏。”南京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人群热力图检测分析技术配合此前投入使用的人流量计数系统,能够使灯会安保指挥部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治安动态,实现对重点地区防拥挤、踩踏及区域人员流入流出等情况的综合研判,帮助警方科学制定安保预案和警力部署。
人员防走失系统——
五位一体防止儿童走失游客走散
针对灯会中儿童走失、游客走散较多的情况,南京警方建立具有开放式景区特色的人员防走失系统。这一系统主要由寻人微信群、寻人点、单兵组、寻人广播、智慧夫子庙大屏5大元素构成。
元宵节当天下午,位于夫子庙广场附近的单兵小组发现1名七八岁的走失女孩。按照预案,特警将小孩带往位于大成殿门口的“防走失”寻人点。寻人点的民警通过寻人微信群,将走失小孩信息、照片发布在民警的手机上,指挥部同时通过寻人广播、智慧夫子庙大屏播放,将信息快速传播出去。没几分钟,小孩的家人就在寻人点与小孩相聚。
据介绍,如果成年人走散了,其家人还可用手机进行微信报警,不仅能省去到派出所的时间,而且还可将走散人员的照片发给警方,民警可以最快掌握走散人员的体貌特征方便寻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