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公安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民意引领
——问题数据机制下的警务新象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张志明
5月26日,潍坊市公安局峡山分局太保庄派出所巡逻队队员赵鹏正在其管辖的区域巡逻。据他介绍,根据今年以来辖区侵财性案件多发的警情数据情况,潍坊市公安局峡山分局启动了“棋盘布警,网格巡防”工作机制,加强治安防控,全面推广“群防群治”,先后组建巡逻队150余支,安装监控探头2800余个。
不仅仅是在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目前,潍坊市公安系统针对队伍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网上网下、内部外部所有监督渠道,将群众投诉举报、民生警务平台、市长热线、警务回访等26个渠道发现的问题全部整合到一起,统称为问题数据,通过深度研究问题数据,分析队伍、研判执法,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倒逼刚性问责,不尽职就是失职、不负责就要担责。
“我们提出完善数字主导警务机制,除了要认真研究警情数据,明晰高发犯罪类型、高危犯罪地区和高发犯罪时段,找准防范和打击犯罪的‘短板’,还要深度研究问题数据,而且要带着问题研究、带着责任研究,及时发现队伍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潍坊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潍坊市公安局通过群众投诉举报、民生警务平台、市长热线、警务回访等26个渠道,随时把一段时期以来潍坊市公安系统队伍和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意见掌握起来,全部原汁原味地纳入问题台账。今年1至4月份,通过26个渠道发现并纳入台账的问题4557个。
与此同时,潍坊市公安局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最大限度扩大监督主体,实行内部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一方面把当事群众作为监督的第一力量,做到为谁服务、由谁监督,把工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同时利用视频督察、网上督察、现场督察等多种手段,对各执法办案单位、窗口服务单位的执法、管理和服务活动全程实时动态监督,将监督的过程作为发现问题的过程。
“由市局督察支队牵头,对各类问题数据随发现、随督办,每月全部点对点、面对面地反馈到各县市区局、各警种单位,由各责任单位对号入座,具体到人,对症下药,对多发高发问题从根源上整治,对涉及制度机制的,及时完善调整。”潍坊市公安局督察支队长王刚说,去年以来,先后针对出警慢、伤害案件办理等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修订完善制度21项。
记者了解到,针对执法类问题,潍坊市公安局由法制部门每月分析研判,对县市区局和警种单位分两条线利用短信平台等形式开展针对性培训。“我们利用市局短信平台,将各县市区局和各警种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发给分管局长和法制大队长,实时做好研判分析和法制培训。”王刚说。
潍城公安分局局长王若水告诉记者,他们根据问题数据研判,发送了经济领域风险预警短信12000余条,办理了数起非法集资类案件;破获陈某等人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案,破获徐某等人医疗垃圾污染环境案,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25人,涉案价值3000余万元。
“正是着眼于‘执法办案’问题数据,我们把分析整改问责相结合,持续提升战斗堡垒效能。今年1至4月份,我局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1.4%,刑事处理人数同比上升6.3%,行政处罚人数同比上升40.2%。”王若水说,4月份该局收集问题数据149条,问题属实69条,部分属实2条,不属实78条,查实率为48%,对23名民警进行了批评教育。
此外,潍坊市公安局还对到公安机关报案、办案或者办事的群众,全面落实三级回访机制,一级回访是短信全面访,二级回访是当事民警重点访,三级回访是督察抽查访,及时发现整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今年1至4月份,回访群众163.7万人次,群众初访不满意事项7.1万条,但通过二级、三级回访,满意率达到了97.03%。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