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深化社区警务 “十项联动”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夯实公安基层基础,推动社区警务工作提档升级,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戚墅堰公安分局结合实际,推出了深化社区警务“十项联动”工作机制。
机制一:阵地联建。依据《常州市社区(农村)警务室建设规范》,结合各派出所实际,开展社区警务室达标创建活动。2014年各派出所以建设示范警务室为目标,争取年内标准警务室建设完成率达到100%。
机制二:品牌联创。10月底前,各派出所建成1个防范宣传中心。配置必备的液晶视频播放器、宣传品展架、技防产品展示柜和门前防范宣传栏等设施。各中心每旬组织社区群众、企业职工、学生等各类群体开展体验活动不少于1次,每月参与人数不低于200人。
机制三:警民联勤。各社区按照不低于实有人口3%。的标准,广泛吸纳社区治安积极分子、低保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充实“红袖标”社区义务巡逻队伍,采取实地巡查、邻里守望、流动广播等形式开展社区巡防工作。每周工作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建立义务巡逻时间每周报备制度,由巡特警大队结合日常巡防工作进行检查。
机制四:案件联办。社区民警必须参与本辖区案件现场勘查、视频采集、走访调查等工作,工作情况录入“民生案件打防平台”。落实案件侦办反馈制度,按照一份案件侦查进展情况、一件安防产品、一份宣传资料“三个一”上门赠送“温情提示包”。
机制五:警媒联宣。各社区新增电子显示屏1块;整合利用社会面银行、医院、超市、广场等户外电子屏,滚动播放防范宣传知识。拓展原有宣传阵地,每月更新张贴宣传海报不少于2次。加强媒体宣传,树立良好警务形象。
机制六:网络联推。9月份开通“平安戚区”微信平台,每周发布信息不少于5条。制作使用微信二维码图标,9月底起通过服务窗口、服务大厅、平安戚区报、网站微博、警民联系卡等载体和开展警民恳谈、小手拉大手等活动进行推广,提升知名度。拓展“警讯通”短信互动平台覆盖面,每月群发提示短信不少于2次,力争实现辖区家庭全覆盖。
机制七:公园联展。规划建设花溪安全防范主题公园。10月中旬前在丁塘河湿地公园、圩墩公园、毓秀园增设安全防范宣传栏10块,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录制防范宣传语音提示,每天在公园人员高峰期滚动播放每小时不少于1次。定期开展防范主题宣传活动。
机制八:安防联商。9月份出台《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八项措施》。推广潞城“祖明有约”安防联合会模式,实行所队领导包片联系、社区民警具体负责的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建立健全"1+n"多级安防协作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治安情况通报会,着力构建有序管理与行业自治“双轨并行”的安防格局。
机制九:科技联防。结合辖区治安形势,加快推进252个高清视频点位的提升改造。积极推广家庭、店铺技防报警和电动车防盗系统,年内完成技防入户2000户。
机制十:奖惩联促。推动专职巡防和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正规化建设,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协管员与社区民警捆绑考核。规范社区民警入户调查工作内容,制作《入户调查登记表》,明确信息采集、安防体检、防范宣传等规定动作,分局每月统一对台账记载情况进行核查,奖优罚劣。各单位结合智能指挥系统对警力在岗在位、工作质态情况加强检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