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虎丘公安分局立足实际夯实警务基础筑平安基石
法制网江苏频道讯 2013年以来,苏州市公安局虎丘分局立足辖区实际,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以信息化为引领,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更好地提升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能力水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该局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围绕警务现代化,因地制宜的开展公安工作,为提升打处绩效提供保障。
织密天罗地网,快速高效打击现行犯罪
虎丘分局大力推进公安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把警力更多地推向街头路面、社区村巷、厂企单位。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全区现有983个监控点位运用平台的整合优化,提高区域内监控的连续作战、跟踪能力,有效遏制案件发生。2013年,全区抓获现行作案人员109名,监控抓获38人。
10月24日,高新区某超市附近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巡逻民警听到受害女子的求救,立即闻声而动。在勤务指挥室的统一指挥调度下,虎丘警方即刻启动快速合围预案。周边巡逻车辆及徒步警力立即向事发地点靠拢并形成包围圈,5分钟后,成功将被围困的抢劫嫌疑人抓获。
虎丘警方每月不定期组织快速合围实战演练。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实时根据盗窃、两抢案件的发案特点,开展动态化路面布警,建立起多警种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了路面巡防力量的整体联动和协同作战能力。采取不同警力、不同巡逻方式相配合,全天候开展网上巡逻与路面巡逻警力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向重点部位和重要时段。
顺畅地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现行抓获能力。10月14日晚,浒墅关新区发生一起抢夺手提包的警情,接到指令后,派出所立即调取案发地周边监控,结合空中巡逻的即时信息,快速锁定了两名嫌疑人的位置。同时调集路面巡逻警力,对嫌疑人进行布控合围,自接报案件10分钟内,成功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多侦联动一体化运作,强力提升办案效能
2013年3月下旬,高新区通安镇某小区内发生系列抢劫、抢夺案件。案发后,虎丘分局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通过自行开发建设的情报流转平台,实现案件(警情)线索在基层派出所与侦查部门之间的有效流转。经刑侦定性、视频定轨、技侦定位、网侦定人等多侦联动举措,于4月1日一举破获此案。
依托情报流转平台和合成侦查应用平台两级平台建设,实现多侦联动,更加顺畅地开展案件串并、研判、查证、抓捕等工作,为打击破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3年以来,通过平台线索流转、情报深度研判破获入室盗窃、盗窃车内财物、两抢案件6串32起。
面对当前盗窃、诈骗等关乎民生侵财性违法犯罪的多发势头,分局加大分析研判力度,强化多警种的专业支撑力度,提升合成作战效能。进一步健全和提升照片、指纹、DNA等基础信息的采集数量和质量,为打击破案提供基础支撑。
强化基础工作,提高科技破案能力
“精准的破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扎实的基础工作,而社区民警是做好公安基础工作的中坚力量。社区民警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社区情况,他们把基础信息采集到位就是对专项行动、对打防管控工作的最大贡献。”苏州市公安局局长张跃进在接受人民公安报的记者采访时已充分说明了这点。
日常工作中,虎丘分局高度重视人口管理和源头信息采集,把加强社区警务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龙头工程,为破案打处提供保障。2013年8月3日,分局接报一起杀死一男一女并沉尸河中的命案。案发后,虎丘分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走访排查、道路视频监控和专业技术等工作,先后对中心现场周边的重点区域、企业、网吧进行调查访问,共走访案发地周边1000余家住户近2万人、120余家企业、50余家网吧、100余个旅馆,核查重点人员700余人。
后根据浙江嘉兴警方反馈的信息,依托业务信息平台和前期大量的基础信息采集数据,通过进一步追查,发现暂住于马涧四区的安徽临泉籍男子赵某(男,28岁)和河南泉城籍男子马某(男,20岁)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对二人实施抓捕,成功破获了这起命案,得到省厅、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该局社区民警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源头信息采集工作,有效服务了现实斗争。刑事破案率同比增长1.4%,八类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7.7%。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