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中外警务直通车迅速抓获外逃疑犯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殿学 发布时间:2013-03-25 11:26:16 浏览次数: 【字体:

 

  糯康等人被成功抓获,并经过审判执行死刑,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的警务合作关系发挥了巨大作用。南都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公安部与189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警务合作关系,与44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设立了65条24小时畅通的联络热线,向23个国家的24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38名警务联络官。

  湄公河案驻泰警务联络官最先发现疑点

  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因为在国内很难逃脱,为了躲避打击,一些嫌疑人逃到国外。

  根据中国法律,对逃到国外的犯罪嫌疑人,通常的做法是由当地司法机关层报至省级司法机关,然后再报到司法部,司法部再通过外交部,将证据清单一揽子开到需要配合的某国外事部门,该国外事部门再层层将要求下发到他们的具体司法机关。这个程序走完后,再倒着走一遍,将相关证据返回中国具体执法的司法机关。

  这一程序不但涉及部门过多,而且用时一般较长。也正是这样繁琐的程序,使得中国嫌犯将国外作为一个避风港。

  而警务合作,则是两国警方直接联手,直接沟通,在信息的处理和行动的速度上,都会大大减少时间,从而增加效率。

  以湄公河案为例,事发后,泰国有媒体称是查获了中国人贩毒。很快,中国驻泰国警务联络官仵建民就发现一个疑点,在泰国查缉毒品人赃俱获的话,拿到的奖金是只查获毒品的两倍,泰国军人怎么会杀死“毒贩”,少拿一半奖金。仵建民直接向公安部报告了这一疑点,并到现场调查,判断可能是中国船只遭劫,还有军人参与作案。

  驻缅甸的警务联络官吴汝震得知糯康集团在大其力散布岛一带活动时,立即与缅方交涉,敦促对方进行清剿。

  “警务合作机制大幅提升了我们国际执法合作的效率,将来我们将进行更多的双边和多边警务合作。糯康案的办理,说明警务合作机制是积极有效的,这个机制为整个案件的办理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相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说。

  公安部五年缉捕赖昌星等外逃疑犯1148人

  公安部一直高度重视国际执法合作。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和现任公安部部长郭声琨都多次强调要大力推进国际执法合作,严厉打击跨国犯罪,切实保护我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公安部与18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警务合作关系,与44个国家的内政警察部门设立了65条24小时畅通的联络热线,向23个国家的24个驻外使领馆派驻了38名警务联络官。

  2008年以来,公安部通过引渡、简易程序遣返、劝返回国等形式,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回国各类逃犯1148人,涉及贪污腐败、走私犯罪、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以及杀人、绑架、爆炸、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多个领域。

  其中,在缉捕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方面,2008年以来,公安机关先后从加拿大、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俄罗斯、新加坡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5 4 0名。继2004年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案主犯余振东被美国联邦执法机关遣返回中国后,在加拿大有关执法部门的积极协作和密切配合下,同案犯邓心志和崔自力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被加拿大执法部门遣返回中国,开创了中加执法合作遣返逃犯的先河。

  2010年5月,潜逃境外两年且流窜藏匿于多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经济犯罪嫌疑人龚印文、范洁聪被缉捕回国。2011年2月,潜逃加拿大12年之久的合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曾汉林被遣返回国;7月,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被遣返回国。2012年7月,潜逃泰国、涉嫌职务侵占3000万元人民币的重大经济犯罪逃犯张树新、周红艳被成功缉捕回国,并追回价值1120万泰铢的赃款及赃物;同月,潜逃东南亚、涉嫌集资诈骗4.7亿元的犯罪嫌疑人周思扬被缉捕回国。2011年12月和2012年8月,逃往加拿大近8年的重大经济犯罪逃犯李东哲、高山在法律威慑和政策感召下先后投案自首。

  2008年以来,公安部高度重视海外安全利益保护工作,充分利用驻外使领馆、警务联络官、维和警察、海外民间资源等,与有关国家执法部门密切合作。特别是2011年以来,公安部先后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外开展打击侵害华侨华人犯罪专项行动,公安部赴安哥拉工作组在安警方的协助配合下,一举摧毁在安侵害中国人的绑架、抢劫、敲诈勒索、拐卖等犯罪团伙12个,破获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48起,抓获在安中国籍犯罪嫌疑人37名,解救被拐骗中国籍被害人14名。

  今年2月27日上午,阿根廷,公安部赴阿工作组在中国驻阿使馆举行退赃仪式,向数十名受侵害的华人发还被犯罪团伙敲诈的1000多万元人民币。这是中国公安机关首次在海外举行退赃仪式。同时,公安部宣布在阿根廷常驻两名警务联络官,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广大侨民的求助和举报。

  警务联络官职能转换:由约谈转为直接行动

  警务联络官制度是中外警务合作的重要制度,也正是中国在泰国缅甸等国家有警务联络官,为侦破糯康案提供了便利。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加入国际刑警组织是1984年,但那时候案件合作很少,主要是进行友好往来,展示中国的形象。1998年,公安部向我驻美国使馆派出了第一位驻外警务联络官(时称缉毒联络官)。2000年后,公安部开始大规模外派警务联络官。

警务联络官需要熟悉所在国的司法制度。驻韩国使馆的警务联络官王大鹏曾表示,韩国的执法部门被分成警察厅、海警厅、出入境管理局等多个部门,互不隶属。他逐一拜会后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警务联络官还要与所在国司法人员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2011年底,一名中国商人在泰国遭绑架,被索要157万美元,中国驻泰警务联络官仵建民当时正在国内出差,他给泰国负责此案的部门负责人发了一个短信。两个小时后,泰方控制了6名嫌犯,后来将嫌犯全部移交中方处理。

  警务联络官的职能也在转变,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徐乃刚介绍,最开始警务联络官的工作以“约谈”为主,现在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行动,向实战化方向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外工作、生活、留学的公民越来越多。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警方将不断加大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海外华侨华人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中外 警务 外逃疑犯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