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警方侦巡结合 主动警务抓现行
南京秦淮区,中外有名的旅游胜地,这个地区治安的好坏关系着南京的“脸面”。
刚刚过去的元宵节灯会上,52万中外游客夜游秦淮,武装巡逻的秦淮特巡警们无疑给游客增添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而在平时,每平方公里一辆巡逻车的密度,也让百姓倍感呵护。
“特巡警是全区巡逻主力军,负责主次干道24小时巡防,支街背巷有派出所专职巡逻队,居民小区有社区义务巡逻队。”大队长李华峰向记者讲解了他们的“三级巡防”网络构架。“守住夜间,守住平安”,每晚8点至12点,大队值班领导在路面巡逻指挥,参与重大复杂警情的现场处理,对警情研判的案件高发区进行针对性巡逻,力求抓现行。
2012年3月8日晚,“帮荣号”巡逻车在三山街地铁站附近接到报警:有人钱包被偷,小偷往状元里方向逃逸。民警王乐宇、宗旭鹏迅速赶至状元里小区。路面指挥车赶往现场的同时调集另外一辆巡逻车赶赴现场,短短4分钟之内3辆巡逻车对嫌疑人藏身处形成合围之势。随后,现场民警按照街面指挥长的安排,对小区居民楼逐栋逐层搜查,最终抓获嫌疑人,当场搜出被偷钱包。如此迅速地追逃退赃,嫌疑人没想到,当事人更没想到!
平均年龄32岁的秦淮特巡警们不但个个生龙活虎,而且能思善辩。从2012年1月起开讲的“巡防大讲堂”,不但成为民警们交流实战经验的平台,更成为开拓创新思路的高地。
本着“巡逻为立队之本,打处为强队之路”的发展理念,秦淮特巡警大队于去年初创新推出了“侦巡结合”机制。“社会面巡防分为"打"和"防"两个方面,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侦巡结合就是将巡防与打处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巡逻工作是要本着打击处理为目的巡逻,而打击处理是要带着巡防特色的打处,这就要求巡防民警见疑必查、查疑必细!”李华峰告诉记者。事实证明,“侦巡结合”兼顾两项主业,打破了原先“群众报案我接案”的被动模式,逐步转为“案件来源我发现”的主动出击,实现了警务效能的最大化。
去年8月的一天,“帮荣号”巡逻至夫子庙平江府路附近时,发现路边一辆安徽牌照轿车牌照崭新、车身陈旧,反差极大。一名花衬衫男子叼着香烟下车后,左右张望一番,闪进了路边一家宾馆。当班民警立刻将车辆信息输入警务平台比对,却发现信息不符。一定有情况!当班领导接到汇报后,立即根据街面实时调度,巡逻车辆全部到位。所有参战人员兵分两路,一组依法检查嫌疑车辆,当场查获警用电击电筒、辣椒水和收缩警棍等违禁品;另一组在宾馆内抓获正在吸食冰毒的两男一女,缴获冰毒若干包。根据连夜突审,3名涉毒人员交代了位于下关盐仓桥的涉毒涉娼窝点,民警乘胜追击,于第二天凌晨将其他涉案人员一网打尽,附近小区居民闻听此事,无不拍手称快!
此案从发现疑点到抓获全部嫌疑人,前后仅6小时,侦巡结合、快速出击避免了原先案件交接可能造成的战机延误,切实提高了巡逻质效。由于人赃俱获、证据充足,数十名涉案嫌疑人后全部被依法处理。
在“侦巡结合”机制的引领下,特巡警大队从“被动警务”转向“主动警务”,由“街面尖刀”变成“查处尖刀”,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对街面警情的实时掌控,也从更大力度上维护了治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街面平安,舍我其谁”,放在秦淮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会议桌上的这块铭牌,既昭示了特巡警一班人的决心,又是这个团队光荣业绩的明证。一个细节显示,为了“无间断”地护民平安,特巡警大队将交接班也全部放在街面上完成,组与组之间形成无缝对接。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以来,大队巡防民警就通过街面巡防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数百人,打击街面现行犯罪近百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