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侦查”格局护航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为此,赣州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构建“大侦查”格局,护航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1月22日至24日,“设区市公安局长系列访谈报道”新法制报采访组赶赴赣州,专访了赣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胡满松。胡满松畅谈了他到赣州任职后构建“大侦查、大情报、大指挥、大保障”等一系列警务机制的创新变革和生动实践,为打造平安赣州和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保驾护航。

胡满松接受新法制报采访组专访
侦查模式创新变革提升打击犯罪威力
“110吗?这里有人被杀死了。”2012年4月17日凌晨,全南县公安局接到该县某制衣公司报案,该公司员工钟某骑摩托车未登记进入公司大门,与保安蔡某发生口角,钟某用水果刀将蔡某捅死后潜逃。接到报警后,该局立即启动“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一条条指令通过指挥中心下达到刑侦、治安等部门。很快,办案民警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钟某藏匿在南迳镇罗田村九牛岭村一出租房内。
当日凌晨2时40分许,全南警方在该出租房内将准备潜逃的钟某抓获归案,该案的迅速侦破充分显示了“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的强大威力。“如果没有这个机制,不能直接调动警力,而是经过一层一层审批程序,抓获犯罪嫌疑人恐怕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办案民警深有感触地说。
为彻底改变过去陈旧的侦查模式,提升打击犯罪的威力,提高破案效能,推动现有警务模式从被动、孤立、各自为战向主动、合成、整体联动转变。2011年9月,履新不久、刑侦专家出身的赣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胡满松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赣州治安形势和区位特点,在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当前形势变化和全市公安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形成了“大侦查”警务格局。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赣州市公安机关各警种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整体联动,快速上案,捆绑作战,分工负责,合成攻坚,实现了警务机制由粗放单一型向精细集约型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案件侦破的工作效能。
多警种合成作战破案数达总数60%
赣州市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调研员周学云接受新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说:“确定‘大侦查’格局理念,实质就是合成侦查、合成打击,有效地打破了警种壁垒、部门单兵作战的不良格局,形成了各警种、各部门整体联动、快速上案、捆绑作战、分工负责、合成攻坚的良好局面。”
2012年1月5日7时许,兴国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某宾馆房间内有2人被害。办案民警调查发现,在案发前4天,被害人刘某的儿子刘某萍神秘失踪。
赣州市、兴国县两级公安机关立即启动“赣州市公安机关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网安、治安等部门在刑侦部门的主导下,同步上案,各就各位,多警种民警迅速形成整体作战之势,调查取证,梳理线索,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接到报案后,警方仅用4小时就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并在一处偏僻草丛中找到了刘某萍的尸体。
赣州公安史上一场规模空前的侦查资源整合、整体联动的“大侦查”格局,随之带来的是“大情报、大指挥、大保障”等一系列警务机制的创新变革。
2012年2月22日,定南县发生一起特大盗窃稀土矿产品案,涉案价值约50万元。案发后,赣州公安立即启动“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刑侦、治安等部门密切配合,成功破案,充分显示了“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的强大威力。
目前,“大侦查”理念深入警心、成效初显,赣州市公安机关通过合成作战,破获案件数量已达到全部破案总数的60%以上。
全力促进打击犯罪效能最大化
2012年4月,南康市发生了一起案件,赣州市公安局需邀请相关部门对标语所用油漆比对品牌及批次。送刑科所后,由于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赣州市公安局刑科所理化室与江西理工大学联系并对其进行检测,比对结果与南康市市场上所销售的某品牌油漆同一成分,为警方破获此案指明了方向。
赣州市公安机关通过警务机制的转型升级,各相关警种部门以细化责任、硬化措施、优化机制为纽带,积极开展侦查警务对接融合,形成了常态互动的工作局面,侦查技术、科技手段、信息资源等侦查要素配置优化,技术优势合成发力,发现、侦控犯罪嫌疑人的效率明显提升。
“大侦查”警务机制运行以来,仅网安等部门就协助侦查刑事案件625起,协助破案387起,协助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80名。同时,该局不断寻求破解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全力促进打击犯罪效能最大化、打防管控职能一体化,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使赣州公安建设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赣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伟雄告诉记者:“‘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适应赣州市情,符合现代警务理念,搅动了包括综合部门在内的各部门各警种民警的思维,拓展了工作面,提升了总体效能,取得了明显效果。”
在2011年全省刑侦绩效考核中,赣州市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网上追逃、“破案会战”等专项行动战果均名列全省前茅。
【人物对话】
“单一”变“精细”警务效能大提升
新法制报:赣州地处赣粤闽湘四省交界处,占江西人口的1/5,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赣州,在快速打击犯罪中,赣州市公安机关提出了“大侦查”警务格局,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胡满松: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大幅上升,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的和谐,单一警种作战越来越难以应付日益复杂的治安形势,迫切需要发挥相关警种部门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抓住战机,合力攻坚,实现警务机制由粗放单一型向集约精细型转变,提高案件侦破工作效能。
2011年9月,我们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大侦查、大情报、大指挥、大保障”的“大侦查”的理念。在新警务理念和《赣州市公安机关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的引领促动下,赣州市公安机关打击犯罪主业意识明显增强,内部协作运转顺畅,手段资源集成运用,重大疑难案件的侦破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了专业力量主侦、情报信息导侦、科技手段辅侦、全警联动合侦的大侦查格局,“合成作战”已经成为侦查破案的主要作战方式,推动了刑侦工作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一把手”现场指挥破案周期大幅缩短
新法制报:赣州公安实行“大侦查”格局后,公安工作带来怎样的变化?
胡满松:“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该局命案攻坚能力和综合打击效能的提升,更新了理念,夯实了基础,促进了侦查理念、侦查体制、侦查机制和侦查模式的有效转变,还有力推动了警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公安工作的科学发展。
为适应“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建设的任务需要,相关警种部门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挖潜力、激活力、扩张力、形合力,强化科技建设,细化警务流程,主动适应“大侦查”警务的任务需要。同时,赣州市公安机关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应急处置指挥、以主责侦查部门为核心的综合侦查指挥两套警务指挥模式初步形式,反应灵敏、专业对口、责权明确、运转高效、指挥有力的大指挥作战体系成型。
发生重大案件后,“一把手”和主责局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案发现场开展指挥调度工作,以确保工作指令传达畅通、侦查活动调动有序、处置工作迅速果断。通过强化“一把手”现场指挥决策措施,侦查力量、侦查资源调度有序,合成攻坚运转顺畅,重大恶性案件的破案周期大幅度缩短。
如今,一个事件发生后,赣州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门和相关的民警都会思考,是否用得着我?大家都树立起“我一定要上、我能够上”的理念。
连续22个月命案全破彰显赣州公安战斗力
新法制报:赣州公安实行“大侦查”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满松:“大侦查、大情报、大指挥、大保障”四大格局的构建,使打击犯罪变得更主动、更从容,赣州市开发区“2011·9·5”特大杀人案、南康“2011·11·17”抢劫案、信丰“2012·2·26”抢劫案等一批重大疑难案命案成功侦破,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现在,破案已经不再是刑侦一家的工作,而是关系全局的一个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资源共享,打信息战、合成战、科技战,有力增强了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整体效能。
“大侦查”警务工作机制运行以来,赣州市现发命案在3天内破获的占破案数的86.3%,环比提高了16.9个百分点,抓住了侦查破案的最佳黄金期。该市2012年现发命案69起,均全部告破;2011年全年赣州市现发命案79起也全部告破,连续22个月实现命案全破,有效降低了侦查破案的成本,彰显了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快速告慰了被害者和安抚了被害者家属,有力提升了公众安全感。
◎文/林绍荣 熊晖 记者杨海涛 图/记者韩长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