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拟建357个警务区 承担10项职责
备受关注的全市警务改革开始进入方案讨论阶段。
昨日,东莞市委政法委召开市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以下简称“警务改革”)工作座谈会,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干部群众受邀参加会议,对改革总体方案发表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参与座谈。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袁宝成表示,此项改革的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在全市推进前要注意集思广益、周全考虑。
虎门警务区数量最多
座谈会上,东莞市公安局副局长卢玮琪详细介绍了市公安局起草的《推进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总体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
推行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最大限度释放警力充实基层实战部门,最大限度强化社区警务工作,是我市警务改革的核心内容。其中,警务区设置的基本模式为,将现有每个派出所辖区划分为1个中心警务区和若干个警务区,同时综合考虑现有警力分配、地理位置、人口结构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
按照“地域相近、治安相似、资源相通”的原则,全市下一步拟设置警务区357个,其中中心警务区120个,一般警务区237个。
按照该《方案》,莞城、南城、厚街、长安、黄江、塘厦、樟木头、凤岗等8个公安分局将在每个村(社区)设置一个警务区。其余分局则将地域相近的若干个村(社区)合并归1个警务区管理。按此《方案》,虎门公安分局将在辖区内设置28个警务区,数量最多。
各公安分局分四批推进改革
《方案》首次明确定位了警务区的职能。按照《方案》,警务区将承担10项主要职责,包括收集情报信息、管理人口、开展安全防范、调解治安纠纷等。
《方案》还明确提出了精简市公安局机关警力、整合公安分局内设机构等“做精机关”、“做强基层”、“做专警种”的具体措施。
按照《方案》,全市警务改革将于明年正式推开。考虑到各镇街治安复杂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全市各公安分局原则上分四批推进改革。
受邀参加座谈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区干部群众纷纷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人员还详细讨论了警务改革涉及到的编制、财力等具体问题。
代表声音
南城试点后
治安明显好转
今年6月,南城公安分局作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警务改革。
市政协委员、广济集团董事总经理黄柱谋评价说,南城警务改革试点启动以来,社区治安明显好转、警民联系更加方便,企业经营更有信心。
市人大代表、南城水濂社区党总支书记宋伟标说,水濂山设置警务区后,盘活了社区治安联防队伍,极大增强了社区治安防控力度。
市长发话
警务改革要集思广益
“这项改革的方向正确、目标明确。”在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袁宝成指出,在改革正式推进之前,要集思广益、考虑周全,充分听取各镇街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开展此项改革的目的是改善执法效果和治安管理成效,最终成效如何,则是由广大人民群众说了算。”袁宝成强调,警务改革方案最终确定后,要坚决推进,“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