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市公安机关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成效初显
一、狠抓三个到位,加强情报信息工作领导。按照落实责任,序时推进,不断提高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情报信息工作的领导,着力提高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水平。
一是狠抓思想认识到位。年初,该局党委在深入学习全国、全省“二十公”会议精神,研究全年工作时,面对当前治安形势的复杂多变性,完善情报信息主导决策、指导防控、引领实战的工作机制,切实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做到打有目标、防有决策、控有把握。市委、市政府对公安机关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平安靖江”建设一个新的品牌来培育。为了进一步统一广大民警的思想,他们先后三次召开科所队长会议、全体民警大会,对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各单位、各部门根据部署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广泛开展讨论,有力地提高了广大民警对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认识,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重视情报信息,个个参与情报信息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是整体规划到位。确定了市公安机关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总体规划为“着力解决四大瓶颈,规范四大流程,落实四大保障”。解决“四大瓶颈”即:1、解决民警信息意识薄弱,对信息警务重视不够的问题,把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当成硬任务来抓;2、解决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确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重点在基础工作的信息化,是全体民警的责任,决不只是买几台电脑,配备几名研判员就能完成的;3、解决科技支撑不到位的问题,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建立综合研判平台,实现各类业务数据共享;4、解决现行警务方式制约的问题,按照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要求,改革勤务制度,形成一体化、扁平化作战。四大流程即:抓好信息源建设、情报信息数据化加工、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和情报信息转化应用。四大保障即:经费保障、技术保障、勤务保障和考核保障。
三是机构人员到位。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警种、各部门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技术攻关组,从社会招聘专业人员加强软件开发。4月份,成立了隶属于指挥中心的情报信息中心,从刑侦、治安、国保、交巡警、办公室等部门抽调7名民警,配备10台电脑,专门从事情报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工作;刑侦、治安、国保等主要部门,依托各单位综合科,成立了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室,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派出所、交巡警中队等一线实战单位,均落实专人,负责情报信息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目前,该局专门从事情报信息工作的民警达到了51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情报信息民警队伍,有力地提高了情报信息工作水平。
二、突出四个环节,规范情报信息工作流程。围绕情报信息“来源广泛,传输及时,研判准确,应用高效”的要求,不断规范情报信息工作流程。
一是切实加强了情报信息源头建设。结合“四项攻坚”,他们从七个方面加强情报信息源头建设:1、加强特情队伍建设,努力获取深层次情报信息,提高了情报信息的质量;2、加强治安信息员队伍建设,物建各类治安信息员5563名,着力构建覆盖广、触角深、反应快的情报信息网络;3、强化阵地控制信息采集,加强旅馆业治安信息系统、网吧上网人员、典当、拍卖、寄卖行业交易信息网上实时录入和传输;4、加强涉案人头和涉案物品的数据采集,完善了失窃机动车辆、失窃物品数据库;5、加强重点人口、外来人口、刑嫌对象等高危人群信息采集,建立高危人群数据库,新登录暂住人口7000余名,列管工作对象1000余;6、狠抓了违法犯罪人员“三留一建”工作,新增录入违法犯罪人员指纹、照片1200余名;7、加强了社会面治安监控网络建设,将全市查报站、治安卡口、重要目标22路图像监控信息传输到指挥中心,在水警大队、城南派出所试点建设区域性治安监控网络,在辖区重点目标、公共复杂场所推广安装图像监控系统,并与派出所联网,扩大动态情报信息来源。今年以来,通过覆盖社会面的图像监控系统,先后破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5起,破获跨省流窜盗窃汽车系列案件20余起。
二是切实加强情报信息数字化加工。坚持把情报信息数字化加工作为一项硬任务,按警种将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警种民警在情报信息数字化加工中的责任。在时间要求上,规定旅馆业治安信息、网吧上网人员信息必须实时录入,实时传输;各类治安信息、人口管理信息、刑事案件信息、被审查人员信息、案件布控人员信息、布控物品信息等,由民警每天录入,及时更新,及时维护;二手机市场、典当拍卖行业交易信息等,每周录入一次,丰富网络信息资源。结合档案信息化建设,抽调10名在校学生,将2002年以来,4000多名违法犯罪人员资料全部录入电脑,以便网上查询和比对,为实施网上分析研判夯实了基础。
三是切实加强情报信息研判工作。坚持经常性研判与针对性研判相结合,实战研判与预警研判相结合,专门机构研判与一线实战单位研判相结合,着力构建多层级、多形式的情报信息研判机制。情报信息中心下设刑事研判、治安研判、国保研判三个组,刑事研判组24小开展研判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公安业务数据资源,每日将新登录暂住人口、旅馆住宿人员、网吧上网人员、工作对象等与全国追逃数据库、布控人员数据库进行批量比对,及时发现违法犯罪嫌疑人员和网上逃犯,每日将典当、拍卖、二手机市场等交易信息与被盗物品数据库进行分析比对,及时发现布控物品,为实战单位提供破案线索;治安、国保研判组按需进行研判,分析治安形势,发布预警通报,确定工作重点,指导防控和破案。
四是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应用转化。实践中,该局进一步完善了情报信息应用转化机制,对刑事研判结果,由指挥中心迅速指令相关单位和部门处警,确保及时抓获;对核查中发现的案件线索,及时进行登记,并转递相关单位和部门查处;对各类案件预警通报,及时在网上进行发布。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一线实战部门情报信息研判成果的应用和反馈的责任,要求相关单位对指令性研判通知,及时出警,四小时内反馈结果;对指导性研判信息,认真落实,二天内反馈结果;对预警性研判通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范控制工作,一周内反馈结果。今年以来,先后召开情报信息分析研判会17次,发布案件预警通报27期,有针对性地调整打防控格局7次,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稳定。今年4月,我市骥江西路连续发生扒窃、抢夺案件,为了遏制案件继续发生,他们在对该系列案件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该路段巡逻,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案件情况,要求广大市民做好防范,检举犯罪,第二天便现场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巡线追踪,一举摧毁了这一扒窃、抢夺犯罪团伙,抓获作案成员7名。
三、落实四项保障,打牢情报信息工作基础。坚持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勤务改革为根本,考核奖惩为动力,整体联动,协调运作,不断打牢情报信息工作基础。
一是加大了建设经费的投入。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先后投资40余万元,为基层派出所增配电脑60台、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15台,全局联入互联网电脑达286台,派出所民警基本达到每两人一台电脑;投资100余万元,率先在全省公安机关实现“三台合一”;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强社会面监控网络建设,既为公安机关推进社会面监控网络解决了资金,又为企业安全提供了保障,实现双赢目标。今年以来,用于社会面监控网络建设的经费达500余万元。
二是加快了网络平台开发建设。先后自主开发使用了110接处警工作平台、网上执法办案系统、派出所基础台帐系统,实现了接处警信息、执法办案信息、基础工作信息共享和无缝化衔接,抓紧情报信息网上综合分析软件的开发,拓宽网上情报信息渠道,提高情报信息的科技含量。
三是狠抓了勤务制度改革。坚持把改革勤务制度作为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重要抓手,改革派出所勤务运作模式,实行城区派出所四组一室,即刑侦组、治安组、社区警务组、治安巡逻组、情报信息研判室,农村派出所二组一室,即办案组、社区警务组和情报信息研判室,把过去的内勤室改为情报信息研判室,加强对各警组工作中掌握的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提高派出所情报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的能力,在基层一线单位形成围绕情报信息开展工作,依靠情报信息指导工作的新机制。
四是狠抓了考核奖惩措施落实。专门制定情报信息工作考核办法,每月进行网上考核,考核结果及时在网上发布;制订《靖江市公安局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序时进度表》,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推进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中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时间要求;编印《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50问》,组织全体民警学习,并定期进行抽查考核;专门拔款1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按照一案一奖,按质论奖的原则,对通过情报信息破案的有功人员进行奖励;明确规定,情报信息工作考核末位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取消评先创优的资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