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民警人人都是110:井冈山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警务纪实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08-24 11:01:58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西省民调中心日前举行的电话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上半年,井冈山市安全感近98.62%、治安好转率98.34%、公众满意率96.84%,三项指标均列全省第一。

“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的提升,得益于井冈山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警务模式——‘民警人人都是110’模式。”井冈山市公安局长刘仕庚说。

铸造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奉献”的公安队伍

2009年井冈山市公众安全感测评全省靠后,这和井冈山的地位十分不相称,井冈山市公安局一度压力很大。

认真分析原因后,井冈山公安局党委决定从治警开始抓起,全力塑造井冈山公安队伍“永葆忠诚、心系群众、竭诚奉献、勇争一流”的品格,锻铸一支“忠诚、为民、公正、奉献”的公安队伍。

认真开展大走访活动,成为井冈山市公安局抓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具体抓手。2010年1月至年底,他们以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为基础,开展了“三同四大”(局领导、局机关民警与派出所民警在一线同吃同住同工作,深入基层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矛盾纠纷大化解、公安民警大走访、困难群众大帮扶)工作,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集中开展一个月的走访活动,平时则由派出所的民警包干负责,蹲在一线深入开展群众工作。

今年,井冈山市公安局又开展了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全体公安民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走乡串户,扎扎实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他们做到个人有固定电话人员必访,生活特困群众必访,发案未破案件的当事人必访,上访户必访,刑释解教、重点人员必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必访,警风警纪监督员必访,村居委及村小组负责人必访,企业负责人必访。

观念的更新,机制的创新,推动了工作方式的转变,“要我走访”变成了“我要走访”,全局民警实现了从“因工作而工作,为执法而执法”到“以民为本,以服务为主导”的工作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2010年以来,井冈山市公安局共走访群众10万余户40万余人次,帮扶困难群众360余户540人(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700个,做好事5000余件。

近距离打击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

大陇镇源头村位置偏僻,以前一年到头群众也难得见到民警一两回。民警下村走访,发放警民联系卡,使群众认识了片警,也知道怎么联系他们。一来二去,这里的群众认为,联系身边的警察比拨打110求助还方便。他们说:现在警察人人都是110,有事就打片警的电话。

2010年6月开始,井冈山市公安局将全市划分为71个责任区,陆续建立216个110服务点。每个责任区民警的电话号码被做成公示牌,贴到了城区的每栋楼门口,贴到了农村的每户居民家门口。该局要求责任区民警集(接、处、转)警员、服务员、调解员、情报员、防范员、宣传员于一身,以“110服务点”为工作“车间”,以“大走访”为主要工作方式,每天深入群众,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群众身边的110。

当地群众说,现在的民警不是“坐堂”办公,而是到我们身边现场办公。许多责任区民警也说,现在是机关围着派出所转,派出所围着辖区转,警察围着百姓转。

今年4月1日,该局龙市刑警中队民警在龙市镇会师广场附近走访时了解到,有3名外地人形迹可疑,联想到近段时间发生的诈骗案,刑警果断对其进行跟踪。可疑人员分散逃窜。把这些人截住后一审讯,果然是在行骗并已经得手。受害人单某接过失而复得的钱财时激动地说:“井冈公安真是神速!我都还没有报案,已经帮我追回被骗财物了。”

有一组数据,可以体现责任区民警接、处、转警及指挥调度为主的扁平化警务模式的快捷高效。该局110指挥中心的接警量,2010年比2009年下降61%;今年1—6月接警量比2010年同期又下降53.9%,特别是5月接警量仅38起,平均每天1.2起。

今年以来,井冈山市公安局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5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员80余人,化解各种矛盾纠纷1300余起;刑事和治安案件连续呈连年下降的趋势,2010年比2009年分别下降23%和13.6%,今年1至6月全市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又分别下降18.9%和10.9%。

新型警务模式的不断推进,使井冈山越来越成为一座平安的山。

社会管理创新 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