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公安机制改革大瘦身 减少内设机构
减少内设机构,取消市区机关副职,大量警力下基层,太原市公安机关正在进行一场大瘦身的机制改革。
“全新机制,将在下个月向市民亮相,相信新机制推出之后,太原公安工作会有大变化,将走向良性循环轨道,年年有进步,最大限度满足民众需求。”昨天上午,在太原市政法系统优质案件网上直播活动现场,省公安厅副厅长、太原市公安局局长苏浩通过网络做出上述保证和承诺。
清除害群之马
2005年,太原警察打死北京警察一事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2006、2007两年太原公安在全市政风、行风评比中,排名都在末尾。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2008年省公安厅领导班子调整,以及奥运安保繁重的任务,太原市公安局就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内部“整风整纪”,让市民监督公安部门。
“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马,队伍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苏浩说。
“因人设岗”改为“因岗设人”
然而,从长期来看,仅靠疾风暴雨风式整顿,并不能使公安队伍健康有序发展。苏浩说,“过去的管理办法是出了问题整顿,整顿一段时间有所好转,但总是整顿、反复、再整顿、再反复。”
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太原市公安局制定了公安机制改革方案,具体从公安管理机制和警务运行机制两方面着手。改革的核心关键词,是将过去的“因人设岗,因岗设事”,改为“因事设岗,因岗设人”。
“任命”变“聘任”
对公安机关存在的问题,苏浩并不避讳,他直言改革是就因为队伍形象不佳,执法不规范,执法效率低下,而调动民警工作激情,正是改革的终极目标之一。
为此,太原市公安局将用人办法彻底翻转,过去的“任用”、“任命”,全部改为“聘任”。“一年一聘,以业绩定等级。聘任条件中,加入考评机制,对所有的单位、民警进行全面调查考核。业绩考核占75%,民意测评占25%。”
内设机构削减一半多
“实实在在讲,过渡期间,民警对自己的走留、去向都有考虑。”苏浩说。
即便如此,改革步伐依然坚定前行,经过一年的过渡,太原市公安内部机制首次改革已全部到位,太原市公安局原有46个内设机构已削减为21个,市区两级机关副职已全部取消。同时,机关闲置人员全部精简优化,压缩到基层,解决基层警力严重不足问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