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东莞南城警务改革迈大步 1/3机关警力下基层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郭文君 段思午 发布时间:2010-08-29 08:25:45 浏览次数: 【字体:

 

南城近日迈开了警力下沉改革的一大步:南城公安分局机关1/3警力被充实到派出所,目前派出所一线警力达总数的70%;警务室由原先的一名民警增加到三名民警,社区警力增加3倍。昨天正逢警务改革启动一周,数据显示分局巡警大队的接处警数量均有下降,而刑警大队受理的刑事案件也有回落。

“希望没有半个吃闲饭的人”

原先在分局刑警大队工作的钟伯衡被分到了白马派出所。一周以来的工作已经让他感到“面临的是更加繁杂的基层工作”,在家人看来,他“下去了,更辛苦”。

在这次的警力下沉之前,分局机关民警占总人数的55%,“瘦身”后派出所警力提升到70%。从原先令人羡慕的机关,到如今承担大量警务职能的一线工作,头衔没有过去响亮,工作的辛苦程度也直线上升。

在分局长魏向民看来“公安分局就不能是什么机关,只是一级办事部门而已”。他希望通过这次改革,使得“整个分局没有半个吃闲饭的人”。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省就提出“防线”前移、警力下沉的警务改革举措,并提出争取县派出所警力要达到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50%以上。但在东莞,一方面是警力不足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实际警力配置也未能完全科学,见警率低仍为市民所不满。

因为警力下沉牵涉到众多民警切身利益,改革遇到阻力可想而知。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孔逸鸿说:“单单是我这个分局中层领导,就收到了三四十个电话和短信。没有人愿意被分下去,有的甚至通过上级领导打招呼。”

作为东莞党委、政府、大量企业总部的所在地,今年又值广州亚运会举重比赛在这里举行,南城的安保压力重重。因此在魏向民看来,南城一定要迈出警力下沉这一步,而且步子必须比其他镇街来得大。他说:“这几年社会环境变化很快,治安形势也很严峻,我们公安机关其实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被案件和社会矛盾牵着鼻子走。”这次警力下沉,南城分局希望以“平安亚运”为契机,将壮大基层警力制度化,变被动打击为主动防御。

飞信助捉飞贼

8月19日,西平警务区警长谢勇雄接到群众报案,称家中被盗。谢勇雄利索的打开电脑上的飞信,向飞信上所有联系人通报了这一情况,要求各居民小组和治安队、护村员做好防范工作。当天傍晚,西平社区下手村居民小组的治安队员和民警一起设伏。次日凌晨五时左右,两名女贼打开一户人家房门准备入室盗窃时,被伏击队员当场抓获。这一警情提醒迅速也通过飞信发往各小区、居民小组的联系人手机上。

这样的效率得益于西平警务区最近组建的飞信和警民QQ活动平台,能及时向社区、各居民小组和居民小区的负责人、治安队和护村队及时通报情况。这是西平警务区创新社会规范管理的一个缩影,也是南城公安分局警力下沉后带来的变化。

西平社区包括多个楼盘,加上本地居民和城中村出租屋租客,辖区人口超过4万人,治安防范任务重。谢勇雄说,过去社区只有一个警长,除了警务工作外,还承担了调解邻里纠纷等大量社会工作,每天疲于奔命,很多工作的开展是“心有余力不足”。现在西平警务区有了3个民警,实现了24小时轮流值班,很多工作也可以更加细化、更加到位。

近期正值暑期,来莞留守儿童较多,大都是自由“放养”状态,有时孩子上午迷路走失,父母直到晚上下班才发现问题赶来报案。而此时往往距离孩子走失长达六七个小时,寻找难度加大。8月7日,就有父母晚上报案称孩子走失。警务区向上级报告后,分局出动了200多警力花了2个多小时才把孩子找到。而现在,辖区群众发现孩子走失后都会直接向警务区求助,孩子走失时间短,搜索范围小,显著提高了搜寻效率。

民警们还在出租屋中试点封闭刷卡出入系统,一类是类似楼盘小区的门禁,另一类是可以直接使用二代身份证或居住证刷卡。

改革的长效机制建立

李锦文已经在新城派出所亨美社区干了整整7个年头,虽然才37岁,但他却被辖区居民称为“文叔”,这让他有些无奈:“我们同学聚会,大家都问我怎么老得这么快。”亨美警务区辖区有800多间出租屋、30多间工厂,还有常住居民1万多人。此前,所有的大小警务工作都由李锦文一个人承担,基本天天要熬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此次改革,李锦文深感责任更艰:“只可能比以前工作更多、更累,因为很多工作要细化去做。”

南城此次的警务改革虽大刀阔斧,却并非一味强压。相反,方案多处设计都透露出灵巧和“人情味”。街道党委专门发文任命15名警务区警长兼任所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魏向民介绍,除了政治待遇,也会有一些经济待遇给他们,目前正在研究警长额外享受社区领导待遇的政策。孔逸鸿透露:“这个钱如果落实了,警长也会适合地分配给警务区的民警,总之肯定不会收回到派出所。”听到这个消息,李锦文乐呵呵的,觉得“工作起来更有劲了”。

魏向民表示,这就是为了营造一种民警“愿意下基层”的氛围,今后分局的考评用人体系,都将更多地注重基层经验。

铁腕推进的同时,也以保障待遇来回应干警的切身诉求。分局设立了24小时的民警家属服务热线,及时处置民警家庭遇到的困难危难。每月评选“当月十佳”,不但发放奖金,还组织获奖民警及家属开展省内疗养活动。

在职责规范、考评体系等方面,分局也将进一步完善。警务区量化考评方案即将出台,这份厚厚8页纸的文件,对警务工作、民警行为等方面作了全面规范。具体细化到到社区民警走访多少户,接触多少居民,发布多少预警防范信息,处理多少案件等。评定将与社区民警的提拔作用、奖惩津贴直接挂钩,也与派出所及所领导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警务改革 机关警力 下基层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