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探讨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董维华 发布时间:2005-05-25 10:59:57 浏览次数: 【字体:
    建立与当前治安形势、队伍现状、技术水平相适应的信息警务机制,是目前各地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一段时间实践,笔者认为,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警务机制,重点应抓好“四个结合”,打破“四大瓶颈”,规范“四大核心流程”。

  一、坚持信息警务与基础工作有机结合,打破信息采集的“瓶颈”,规范情报信息源头建设流程

  情报信息源头建设是信息警务的启动点,在信息警务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情报信息来源,就谈不上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情报信息源头建设好坏,决定着信息警务的成效。公安情报信息主要来源于基层派出所和一线实战单位,与基层基础工作密不可分,其实质是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近年来,由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不够完善,基层民警情报信息意识不强,情报信息源头不畅,各地情报信息工作普遍存在量少、质差等问题。情报信息的深度、广度和鲜活度不够,成为影响信息警务工作的“瓶颈”。

  规范情报信息源头建设,拓宽情报信息来源,必须把基层基础工作与情报信息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基层信息采集工作机制,通过做深、做细、做实基层基础工作,扩大情报信息的来源。

  二、坚持信息警务与科技强警有机结合,打破信息科技的“瓶颈”,规范情报信息数字化加工流程

  情报信息数字化加工,是信息警务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情报信息网上传输、实时共享和自动分析比对的前提,也是情报信息工作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当前,部分地区公安通信网络建设还不健全,特别是综合应用软件开发应用滞后,情报信息管理、整合手段还比较落后,大部分信息处理工作仍靠手工台账,实行纸质管理,信息处理耗时耗力、效能低下,甚至影响决策,贻误工作;情报信息采集数据不规范,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不高,民警工作中掌握的信息仍然依赖传统方式传递,客观上造成情报信息传输不畅,使一些信息变成死信息;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各业务数据库自成体系,信息关联度差、整合难度大、共享度低,是制约信息警务真正发挥作用的一大“瓶颈”。

  要高效发挥信息警务的作用,必须坚持信息警务与科技强警有机结合,不断加大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利用,加快专业数据库数据共享,建立中心数据库、综合应用软件和网络环境相配套的情报信息综合系统,健全和完善情报信息数字化加工机制,实现情报信息规范化录入、无障碍传输、即时共享和应用。

  三、坚持信息警务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打破研战脱节的“瓶颈”,规范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工作流程

  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是信息警务的核心,是情报信息充分应用的前提和保障,没有科学的研判,就没有科学的应用。在情报信息分析研判过程中,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要克服重数据、轻本质的倾向;要克服重宏观、轻微观的倾向,既要从宏观上分析问题,摸索规律,指导决策,又要从微观上加强个案的分析比对,及时提供破案线索,服务实战。

  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应针对信息管理工作的不足,始终坚持从实战的要求出发,坚持经常性研判与针对性研判相结合、实战研判与预警研判相结合、专门机构研判与一线实战单位研判相结合,着力构建多层级、多形式的情报信息研判机制。

  四、坚持信息警务与勤务改革有机结合,打破传统警务方式的“瓶颈”,规范情报信息的转化应用流程

  情报信息转化应用是信息警务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及时将研判结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发挥引导决策、指导防范、引领实战的作用,情报信息才有存在的价值。当前,情报信息应用水平不高,既有思想认识不高、科技投入不大、基础工作不强、应用责任不明等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与信息警务相配套的勤务机制,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和应用,不仅挫伤了情报信息分析研判部门的积极性,而且挫伤了广大民警收集情报信息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各级公安机关都要把情报信息转化应用作为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重要环节来抓,将情报信息工作与勤务方式的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搜集情报信息、处理情报信息、反馈情报信息贯穿于公安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围绕情报信息开展工作,运作情报信息推动工作,从而确立情报信息报导警务工作的主导地位,推动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开展。

情报信息 警务战略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