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北京公安局首设公安系统公共关系组织机构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黄庆畅 马富春 发布时间:2010-07-14 08:07:31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天,北京市公安局公共关系领导小组成立,并举行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揭牌仪式,局长傅政华任领导小组组长。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公安系统公共关系组织机构。

    据了解,按照全面推进公共关系建设的部署,北京市各区县公安机关将在7月底前成立领导小组,各单位一把手是公共关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傅政华表示,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设立,不是简单的机构调整和职能合并,而是打破了以往新闻宣传、社会宣传、警民互动工作各行其是的格局,将公安工作涉及社会利益和群众权益的事项,在公共关系的平台上汇集起来,实现社会效果最大化。

    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工作安排,他们将通过网上开博客和微博、沟通联系意见领袖、与网民互动、制作推广形象宣传片、开办警民互动基地、推进警务公开和警营开放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和群众意见和建议,建立与群众之间平等的互动关系。

13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公共关系领导小组挂牌成立,局长傅政华亲任组长。警方正从以往的机械性宣传向主动公关转变,全警公关时代拉起了帷幕,这在全国省级公安机关还是首次。记者 饶强摄
13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公共关系领导小组挂牌成立,局长傅政华亲任组长。警方正从以往的机械性宣传向主动公关转变,全警公关时代拉起了帷幕,这在全国省级公安机关还是首次。记者 饶强摄

  公共关系建设将整合资源,打破以往新闻宣传、社会宣传、警民互动工作各行其是的格局,将各类涉及社会利益和警民关系的问题汇集在公共关系平台上。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成员单位涵盖了新闻、外事、信访等多个部门。

  公共关系小组提出,“警务公开”就是要“以坦诚的情感和态度,与社会和公众进行真诚、公开和及时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社会宣传、媒体宣传、社区民警述职等警务公开手段都将实现常态化。公共关系小组承诺:今后,社会关心的话题、群众关切的问题也将得到比以往更为及时的回应和反馈。

  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在网上开博客和微博,与网民面对面交流互动,制作推广形象宣传片、设立形象大使,开办警民互动基地,推进警营开放等。警方表示,即使网民表达了与警方不同的观点、甚至激烈的批评,只要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是恶意攻击的,警方将直面质疑,有道理的建议都会采纳。警方表示,将尽量体谅发帖人心情,不会轻易删帖。另外,对于可能影响破案的关键细节、技术手段等涉密信息以及涉及他人隐私等信息,警方将慎重处理。下一步,市公安局各单位及下属分局,也将按照要求设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配备专门的新闻发言人。

  北京警方还将对所有民警进行公共关系观念的培训,让每名民警都养成维持良好公共关系的理念。

  相关点评

  从被动宣传向主动公关转变


  “经常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就已经有现场图片被传到了网上,甚至有时劫持人质的绑匪都能从新闻里知道警方要干什么。”一位民警总结道,“新闻靠捂是捂不住的。”而在“孙志刚”、“黄光裕”等案件中,警方的“失语”也引发了不少负面评论。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认为,北京警方成立公共关系小组是警务工作从被动反应式向主动先发式的一次值得肯定的转变。人民群众才是抑制犯罪的主力军,尤其是在中国,民警的配备比例仅为万分之十一,而在西方社会,这一数字为万分之三十五。中国警方更应走群众路线。这样一来,搞好公众关系理应被警方重视。


  相关链接

  北京公安宣传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公安局的对外宣传还处于“法制宣传”时代。属于公安发布什么,公众就听什么。公安工作一度也相当神秘。

  2000年,市公安局法宣处改组为新闻发言人办公室。除了案件报道外,开始定期对刑侦、治安等公安工作进行发布和报道,如集中组织采访看守所开放日等。另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成为新闻办的重要职责。命案、劫持人质、明星吸毒等公众非常关心的案件中,警方都会发言。但是,在突发事件的对外宣传中,媒体普遍反映,警方基本持“你问我答”的态度,属于你问什么我说什么,缺乏主动性。随着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化,公安新闻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市公安局公共关系小组随之成立。(记者侯莎莎)

北京公安局 公安公共关系 组织机构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