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待遇向一线倾斜 减轻警务改革阻力

来源:大河报 作者:孔德琴 发布时间:2010-06-30 21:41:15 浏览次数: 【字体:

 

    河南省公安厅决定在全省推行警务体制改革,郑州、新乡、商丘、济源四省辖市被定为改革试点市。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构建信息主导警务机制和扁平化指挥体系,做实做强派出所,实现警力下沉,提高公安工作效率,更好地保护人民、服务群众。

  这是转变领导方式在公安队伍具体化的表现。长期以来,大部分派出所面临警力不足的问题,很多上万居民的社区只有1个社区民警,人口管理、消防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各项警务工作使得基层民警不堪重负。而警局机关却长期机构臃肿,人浮于事,难以下沉到警务第一线。

此次改革的意义就是如何让警察由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变成俯身向下的“服务员”,让有限的警力实现最高效的配置。这种改革不仅是群众的热切期盼,而且也是世界警务改革的方向,一线民警的热切期盼。但这样的改革显然不会一帆风顺,官本位观念势必会成为这场改革最大的阻力。

  不难看出,这场改革最大的难题就是要解决相当一部分局长、科长到哪里去的问题。三层管理变为两层管理,局所合一,现实的一个问题就是谁走、谁留、谁去机关、谁去一线。一些地方并没有一次将分局合并到派出所,想必其中的原因也是干部人事问题。话说直了,分局牌子暂时保留就是改革向官本位妥协的结果。

  以人为本、为民惠民说起来很容易,但一具体恐怕就阻力重重了,有几个局长能高风亮节到基层派出所当所长?又有几个科长能无怨无悔地到派出所去当民警?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不能指责这些领导的自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上级提高自己的福利待遇,给自己提供晋升的机会。对绝大多数民警而言,他们会把这一改革看成是自己的希望,看成是晋升和经济待遇提高的绿色“通途”。

  的确,干部人事问题一直是所有改革的难题和关键,所幸,重庆和太原的警务改革给了我们成功的经验。

  笔者在此提出一个建议。一是是否可以依照成本效益原则,大幅度提高一线民警的福利待遇,使得最辛苦的一线民警获得最优厚的薪酬;二是是否可以借鉴重庆和太原警务改革的经验,先将领导岗位“集体解任”,然后待机构改革完成后再集体“竞聘上岗”,让每个民警都有晋升机会?

  警务体制创新改革问题是涉及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各警种、各部的一件大事,也是转变领导方式、“三具两基一抓手”的破冰之举。虽然各地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成败的关键无疑还在于如何转变领导方式,如何破除官本位,如何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显然,这场改革的结果不能是没人没关系的去了一线派出所,有人有关系的去了市局机关。更不能流于形式,换汤不换药,将原本分局的机关转移到派出所。

  警务改革既然非改不可,得罪一部分人恐怕已是难免,那就请放下一切顾虑,用雷霆手笔给改革破题,给老百姓一个高效、神勇的警队。

订单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