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杭州市公安局西湖景区分局开展“旅游警察”品牌活动

来源:人民公安报 作者:孔梓 王玮 发布时间:2010-06-28 18:56:04 浏览次数: 【字体:

 

  作为上海“后花园”——杭州的一张靓丽名片,西湖景区无疑将在世博会期间迎来又一个旅游高峰。为擦亮世界游客看中国的这个重要“窗口”,杭州市公安局西湖景区分局深入开展“旅游警察”品牌创建活动,苦练内功,实现民警21项个体素质全部达标,外化于形,使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9.6%%以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西湖景区为“名片”、被称为上海“后花园”的浙江省杭州市必将迎来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从一定意义上说,西湖景区不仅会成为广大游客看“天堂杭州”的“窗口”,更会成为世界游客看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作为西湖景区治安秩序的维护者,杭州市公安局西湖景区分局广大民警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分局于2009年11月启动“强素质、树形象、保安全、迎世博,‘旅游警察’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队伍形象和实战能力,全力为上海世博会顺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旅游环境。

    苦练内功突出“旅游”特色——游泳、礼仪、形象等21项个体素质100%达标

    在品牌创建活动中,西湖景区分局结合自身的“旅游警察”特色,研究制定了《提升民警个人综合素质实施方案》,确定了体能、技能、服务、养成四大类21项个体素质的达标标准及培训考核方案。同时,分局引入国际企业通用的“平衡计分卡”,将21项个人素质、群众满意度调查纳入综合警务管理平台,通过个人素质(30%)、工作绩效(50%)和综合测评(20%)三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关系,实现综合绩效考核、科学评价。此外,分局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梳理汇总了《2010年破解难题项目分解表》,建立执法执勤、情报信息、大监督、基层基础、突发事件处置等十大工作机制,以机制促管理,以管理促实效。

    为提升民警素质,西湖景区分局聘请专业游泳教练对民警进行培训。截至3月中旬,分局民警游泳测试通过率达94.5%,比去年11月初的摸底测试足足提高了37个百分点。同时,分局邀请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原队员对民警队列、敬礼姿势和着装携装规范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学习导游员的基本素质和景区相关景点经典导游词;开展场景式英语教学,编写《景区公安常用英语手册》,实现分局35岁以下民警基本掌握执勤英语口语;每月组织基本法律知识考试;成立羽毛球、足球、篮球等兴趣小组,提高全体民警的体能素质。

    目前,西湖景区分局民警游泳、场所检查、现场保护和取证、礼仪、整洁、形象等21项素质通过率均达100%。

    外化于形擦亮和谐“窗口”——刑案同比下降34.7%,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9.6%以上

    创建活动中,西湖景区分局开辟了“旅游警察”品牌创建专栏,联合管委会志愿者服务队在景区设立旅游服务台,开展日常便民服务工作。在广泛招募翻译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分局与市局、管委会志愿者服务队、各大专院校外语社团建立小语种三方通话机制,保证有需要时能随时联系到小语种翻译人才。部分具有较好外语基础和导游讲解能力的民警以步巡为主,为中外游客提供咨询服务。今年春节期间,分局民警在旅游咨询、救急济困、拾遗归还等方面,共向广大中外游客提供各类咨询服务2000余次,帮助寻找失散人员26人,为群众做好事16起。

    在水上救生技能培训工作中,西湖景区分局邀请专业水上救生教员对28名游泳技能较好的民警开展培训,现已有23人通过心肺复苏现场急救、15米潜水、25米速度游、3分钟踩水等考核,下一步还将参加水上救生员专业考核。同时,分局邀请市局心理辅导专家对民警进行培训,积极培养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民警,以便在对轻生者开展生理救助的同时,及时开展心理救助。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分局成功处置群众落水事件6起,救助落水群众6人,西湖水域没有发生溺水死亡事件。

    在山体救援工作中,西湖景区分局与野外生存拓展公司合作培训专业救援队伍,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政府机关与专业野外救援机构联手合作的示范基地。40名专职人员组成的景区山体保安队伍,实现了山体案件零发案。

    据统计,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西湖景区共立刑事案件32起,同比下降34.7%,确保了景区秩序稳定。特别是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景区接待中外游客213.59万人次,同比上升7.81%%,而景区仅立刑事案件1起。另一方面,民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警体技能、执法执勤、管理服务、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分局连续3年获得浙江省执法考核评议优胜单位称号,连续3年队伍建设“零违纪”,连续4年政府机关效能“零投诉”,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6%以上。

旅游警察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