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强化城乡一体化治安巡控体系建设
“过去在小区里大白天都会丢自行车、电动车,有的住户两年之中曾经被偷走自行车十来辆。现在小区里已经连续几年没发生一起治安案件。”6月10日,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建北社区地方铁路小区业委会负责人苑景峰,欣慰地告诉前来采访的《法制日报》记者。
沧州市新华公安分局局长赵福增说,小区的治安状况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得益于沧州市公安机关“三级巡控”体系建设在全市的强力推进。
从2008年开始,沧州市公安局针对市区犯罪的流窜性、动态化日益凸显,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两抢一盗”案件得不到有效遏制,广大农村地区防控体系滞后的实际,提出转变治安巡防理念、强化巡防机制建设,在全市构建政府统筹、公安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多警种整体联动,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治安巡控体系的总体思路。
在市区,建立由市局巡特警支队、分局巡特警大队、市内14个建制派出所为主,并依托社区警务室,组织动员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守望的市区动态三级巡控模式;在县市城区,建立以巡逻为主的分级巡控模式;在乡镇和农村,建立“党政统筹、公安主导、全面覆盖”的联防联控网络;在县市周边,依托4个进京治安检查站、8个省市界治安卡口等建立“依托卡口、高度闭合”的边界巡控屏障。
沧州市公安局局长张清告诉记者,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张越提出“打造民生警务,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和“构建大护城河工程,从中心城市延伸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等理念。沧州市城乡一体化巡控体系建设就是以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最高目标,以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核心,以信息化和科技化为支撑,由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共同编织治安巡控网络。
沧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时长清对记者说,新型巡控体系建设在全市城乡运行两年来收效明显:一是全市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刑事案件特别是“两抢一盗”案件降幅明显,仅今年1至5月,沧州全市抢劫案件较去年同期下降15.2%,市区刑事发案总体下降3.6%,各类现行案件查处率提高80%。二是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警务效能倍增。三是优化了警力配置。四是以矛盾化解和管理创新为时代特征的公安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农村防范薄弱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五是民生警务充分展现。
河北省公安厅宣传处副处长张光卿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河北省公安厅和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通过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警务工作水平。石家庄市公安局所有派出所都取消了周六日公休,推出了一周七天、全天候办理户籍制度。河北滦县公安局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中,创出“流动警务室”工作模式,在全省公安机关率先实现了对辖区群众流动警务服务的无“盲区”覆盖。张家口市公安机关在公安基层单位建立了“一警为主,多警联动”的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工作机制,目前已建成社区和农村警务室485个,拓宽了联系群众的渠道,延伸了服务触角,方便了群众报案、求助,提升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效率。这些做法,都使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