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启动“民事调解进派出所”工作机制
今后,北京市民间发生民事纠纷,可以直接到家门口的派出所进行调解。6月1日上午,北京“民事调解进派出所”工程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北京警方已经招聘民事调解员603名,并已全部达到上岗资格。除极个别派出所外,北京所有派出所均已设置了联合调解室。
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副处长刘涛说,市民间若发生民事纠纷,无需通过110报警,直接可以到派出所的联合调解室进行调解。调解员将受理的矛盾纠纷登记后上交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对调解过程、结果进行跟踪。
据了解,为了确保调解员综合素质过硬,由公安机关会同司法部门招聘的民事调解员主要包括公检法司退休人员、社区和法律工作者或者其他曾从事过法律方面工作人员,以及熟知法律知识的人员。目前已经招聘的603名民事调解员中,在职司法调解人员97名,公检法司离退休人员157名,曾从事社区工作人员108名,其他曾从事过法律方面工作或熟知法律知识的人员241名。
在上岗前,北京市公安局专门邀请司法部门专业人员、高校教授和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代表,对这些民事调解员进行多层次的业务培训,重点包括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与群众生活日常相关的民事法律法规,以及工作中需要掌握的技能等。
同时,为了规范民事调解工作的开展,北京公安机关还建立了民调规章制度,并将工作流程公开,对因调解民警和调解员过失或不作为等原因引起矛盾激化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记者了解到,北京公安机关为推动社会矛盾化解,于今年3月开始在全市逐步建立“民事调解进派出所”矛盾化解工作机制,通过在派出所设立治安、民间纠纷调解联合接待室,让广大民事调解员进驻派出所,会同专职民警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