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济宁市公安局实施“三动警务”战略纪实

来源:济宁新闻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04-29 07:47:06 浏览次数: 【字体:

 

     2009年11月20日,市公安局济东分局辖区发生一起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的案件。办案民警通过公安系统警务信息平台,查寻了近期在我市境内及外地发生的几起类似案件,实行串并案侦查,很快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顺线成功破获了系列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的案件。这是我市公安机关实施 “主动警务、移动警务、联动警务”战略取得辉煌战果的一个掠影。

  实施主动警务构建预知预防大格局

   实施主动警务,是我市公安机关争取工作主动权、提高公安控制力的一种警务模式,其关键是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预知预防大格局,做到超前应对、先发制敌。为更好地用信息主导警务、引领实战,用信息指导重大问题的决策、指挥、处置等各个环节,市公安机关健全预知预防的系统架构,抓住时机,着力建设集约各类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警务研判决策指挥于一体、更准确地把握社会稳定和治安走势的 “大情报”系统,全力打造全市信息大研判平台,不断强化预知预防的决策执行,从根本和源头上提高公安机关的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实现公安工作更高层次的提升和跨越。2009年5月,市公安局信息研判中心针对城区 “两抢”案件高发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作案大多驾乘无牌摩托车,于是采取多警联动方式,部署交警加大对城区无牌摩托车的查处力度,先后查扣无牌无证摩托车600余辆;同时,部署巡警加大巡逻力度和密度,使城区 “两抢”案件与同期相比下降了48.8%。

  实施移动警务构建服务民生大格局

   实施移动警务是全市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动态服务民生的一种警务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全市公安机关以更加灵活、更加贴近、更加富有成效的方式,建立起服务民生大格局。 “大走访”活动伊始,全市公安机关的260余辆 “民生警务直通车”统一标识,活跃在街头巷尾、村居学校、企业单位,进行走访巡逻,问群众所需、问打击之效、问发展之计、问社会之安,使公安民警真正成为群众反映情况的接待员、办理公安业务的服务员、法律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会动态的信息员和群众意见的协调员。自 “民生警务直通车”走访巡逻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接受群众求助1650余起;现场调解纠纷381起;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127名,及时制止打架斗殴案件120起,走访贫困失学儿童136人次,走访帮扶困难家庭347户。小小的 “民生警务直通车”成为全市公安机关 “移动警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而实现了在移动警务中打击犯罪、管理社会、改善形象的目标。

  实施联动警务构建动态防控大格局

   实施联动警务是我市公安机关积极统筹防控资源、营造强大防控合力的一种警务模式。针对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特殊时期,我市公安机关统筹整合一切资源,在全市重点建成了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卡点堵截网、区域警务协作网,健全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以巡警和派出所为主体、各相关警种和治安辅助力量共同参与,网格化巡逻、扁平化指挥的 “六网一制”动态立体防控工程;采取城市军警民大联防,政府出资聘保安、保安巡防保平安,农村治安 “双保”和 “十户联网报警”等措施,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今年1月5日晚12时许,邹城市看庄镇土山村一村民家中发生盗窃案,一窃贼偷了一辆自行车正欲出门时被发觉,孤身一人在家的女村民不敢追赶,便摁响了安装在床头的警铃,警铃一响,“警铃入户”技防工程 “十户联网报警”的村民们手持铁锨、棍棒冲出家门,呼喊着抓盗贼;正在村里巡逻的5名治保人员听到警铃声闻讯赶来;接到警铃报警的邹城市公安局看庄派出所民警也驱车赶到现场,警民联动,将盗窃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从而破获了系列盗窃案。

   “三动警务”的实施,进一步优化集约了警务资源、把握了公安工作的主动权、深化了 “三基工程”、推进了 “三项重点工作”,大大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构建起以预知预防、服务民生、动态防控为支撑的现代警务新格局,实现了公安工作的新跨越。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先后被评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优秀公安局、全市 “双评活动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被授予省 “富民兴鲁”劳动奖状,被市委、政府荣记集体二等功;市公安局在全市政法工作和队伍满意度调查中满意率名列第一;我市被授予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

济宁市公安局 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