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成都将建“虚拟警察” 专管网络不文明行为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影 发布时间:2009-12-06 09:16:05 浏览次数: 【字体:

 

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网络、荧屏声频,为了优化网络环境净化荧屏声频,我市将手机网站、视频网站、聊天室即时通讯、视频下载服务等纳入整治重点,最大限度地挤压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在网上的传播空间。同时推广建立网上“虚拟警察”、“虚拟警务社区”,努力营造“网络不文明行为有人管,网上违法犯罪有人查”的网络环境,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绿色的视听环境。

开展清理整顿 最大限度挤压低俗内容

去年,我市专门成立了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规范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信息服务,集中开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整治活动。与此同时,我市将手机网站、视频网站、聊天室即时通讯、视频下载服务等纳入整治重点,最大限度地挤压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在网上的传播空间。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网站等进行清理整顿,对查处的违法网站予以严肃处理。

在落实网站网络安全措施检查督促制度,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的管理方面,指导、监督全市2339家网吧切实落实安装使用安全管理系统,同时从严查处利用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或非营业场所制作、浏览、下载、发布和传播反动、淫秽色情信息等违法行为,近年来共查处违规网吧150余家。

建网上“虚拟警察” 营造绿色视听环境

现实社会中有警察维持社会秩序,网络秩序又该由谁来维护呢?针对这一问题,我市推广建立了网上“虚拟警察”、“虚拟警务社区”,由面到点覆盖整个“网络虚拟社会”,方便群众报警求助,努力营造“网上呼声有人听,网民报警求助有人理、网络不文明行为有人管,网上违法犯罪有人查”的网络环境。我市还建立了互联网传送视听节目监测系统,每年对辖区内的视听节目服务网站进行2次以上的实地检查。

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我市积极开展“星级网吧及文明诚信经营单位”评选、中小学生网上夏令营、“文化市场暑期雏鹰保护特别行动”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

净化荧屏声频 创建“绿色频道”

在净化荧屏声频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把节目制作、审查、播出关,禁止播出不宜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剧、动画片和纪实专题片。今年,在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频道(频率)”创建活动,以净化荧屏声频为主要目标开展“阳光09大行动”,向全社会郑重承诺倡导绿色节目。同时,还组建了媒体广告监测中心,对媒体刊登广告出台了《广告发布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切实堵住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在各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上刊播。

 

虚拟警察 网络不文明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