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河南一派出所练就“五套绝活” 实现辖区20年无大案

来源:中新网河南新闻 作者:邵梦华 胡正宇 发布时间:2009-11-27 21:24:5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新河南网信阳11月27日电   莽张乡位于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中东部,总面积121.7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浅丘陵地区。自2000年以来近20年间,全乡没有“三逃犯”和民事转刑事案件,罗山县公安局莽张派出所因此被公安部首批命名为“一级派出所”、“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尤其今年来,该所积极适应信息化建设需求,加速了传统治安模式与现行信息化建设无缝对接力度,获得积极成效。

    1168页“乡村组居民居住方位图”实现“警务通”

    一次,莽张派出所在追捕一名逃犯时,因地形不熟认错了门,致使一墙之隔的逃犯闻风而逃。空手而归的民警在懊丧的同时,也在思考怎样确保类似的情况以后不再重现,军人出生的所长鲁大胜从部队常用的地形学中得到启发:绘制一张详细警用地图,把辖区的沟沟壑壑全部纳入视线。

    鲁大胜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全所民警的热烈响应。随后,民警们走遍辖区的村村落落,白天逐户登记测量,夜晚归纳绘制,将全乡从村到户详细绘制成1168页方位图。图上标清村组布局、方位、地形、道路走向、户主姓名,村中哪里有河,哪里有桥,从甲村到乙村有多远等,都一目了然。根据方位图,民警们不需村干部领路,就可准确无误地找到每户人家。信息化建设开始后,莽张派出所对“乡村组居民居住方位图”及时更新改造,全部输入电脑进行编程,并输进每位民警随身携带的警务通里。如今,不用再到办公室翻看方位图,派出所民警从携带的警务通中即可随时随地熟悉辖区情况,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更增强了民警熟知辖区实情的效果。

    “居民身份证副证制度”实现人口管理“双卡双待”

     为实现对“人”的有效管理,莽张派出所除核对户口底册、查验户口外,更注重询问办证人员家庭成员有关情况,堵塞了办假证。所长鲁大胜并不满足现状,经过长期思索,推出了“居民身份证副证制度”,即对辖区居民统一印制与正式身份证式样、大小一致的卡片。除姓名、身份证号码外,还专门留有审检盖章的地方,实现了人口的动态管理。

    今年,结合人口信息化建设要求,该所及时将副证信息纳入人口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人口信息化的“双卡双待”,对辖区常住人口基本信息24小时了解不真空。辖区张湾村李某持莽张徜家湾彭某的户口本到莽张派出所冒名顶替办理身份证,被民警当场识破。后查实,李某系中国民航总局公安机关追捕的重大空中窃贼。

     耕牛持有“身份证”

     为村民的耕牛办理牛证,上面详细记录了牛的主人姓名,牛的品种、颜色、年龄、习性等特征,已办证100多份,养牛户都称它是牛的“身份证”。与此同时,推行“耕牛持卡上市交易制”。民警负责对农户饲养的耕牛来源、特征进行登记,并发放饲养证,需要交易的,必须出示耕牛饲养证和身份证,且买卖双方签字,此举堵住了犯罪分子销赃的渠道。

    自给牛办了证之后,还真帮了这些养牛村民的大忙。11月12日一大早,李湖村的村民李老汉匆匆忙忙地来到警务室反映,说他家的耕牛在清晨挣断了牛绳跑了,全家人找了一早晨了也没有找到请求派出所帮忙寻找,民警一边让李老汉不要着急,一边迅速查找李老汉的牛证底册,并从电脑里调出了李老汉家的耕牛照片,民警按照牛证上的内容很快打印出了一张内容详细的寻牛启示,并附上了牛的彩色照片,很快数百张寻牛启示被发放到各村、组,张贴到主要街道和重点路段。当天下午3时许,正当民警和李老汉沿河寻找耕牛的时候,村民张安打来电话称:今天早晨在他家的树林里有一头耕牛与启示上的牛很相似,民警立即带着李老汉前去查看,结果正是李老汉走失的耕牛。李老汉看着失而复得的耕牛,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说:“多亏了这个牛证啊!”如今辖区里的一些村民,刚买了牛就早早地来到警务室办理牛证,村民王大娘这样说:“给牛办了证,就有了一种安全感。”

     流动暂住人口做到“人到即知”

     在流动暂住人口管理中,莽张派出所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工作,印制了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管理规定,发放到辖区单位、居民手中,广泛开展宣传。根据暂住人口分布情况,成立了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聘请了20名暂住人口信息员,做到人员、任务、职责落实。实行登记办证函调制度,责任区民警对暂住人口做到随到随登,随走随销;派出所与出租房屋鉴定治安责任书,掌握暂住人口的变化和表现。对辖区暂住人口集中的街道、学校周遍地区进行集中清理整顿,确保辖区暂住流动人员能自觉依法申报暂住户口。对流入农村的流动、暂住人员,莽张派出所依托治保积极分子,户口信息员加强识别其中的违法人员;对流入街镇的流动人员、居留人员,采取发动群众与民警蹲点守侯相结合的办法,及时控制,对违法行为随时打击。

    罗山县城关镇犯罪嫌疑人马某,刚到莽张一酒家就餐就被群众举报,派出所民警将其逮个正着。

   “民警驻村与流动工作站相结合”延伸治安防范触角

    该所在各行政村、街道和社区建立了集综治、警务、治保、调解、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等五项职能于一体的综治管理网络,积极构建农村治安防控网,强化社会面控制。

    警力下沉、阵地前移。责任区民警的办公地点前移到各村、落到农户中,做到遇事有人管、出事早知道、问题早解决、矛盾早化解;加强治保会和村级巡逻队建设。充分利用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先后组建村级巡逻队19支;完善定点堵卡队伍建设,根据乡村的交通状况,地理区位,选择适当位置建立卡点,遇到突发案件和紧急情况迅速形成铁壁合围之势;开展边界联防制度建设。

    莽张乡天湖村与光山县一河之隔,周边治安状况相对比较复杂。派出所便在此建立民警驻村工作站,与相邻派出所携手治安联防,在重点地区、重点时间段、重点人员住房附近,采取搭简易帐篷、睡稻草垛等办法监控情况,如有灯光、车响等异常情况立即查看,有效提升了防范能力。通过二者结合,如今的天湖村变得更稳定了。

派出所练 辖区20年无大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