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新县“三好”警务室编织高效防范网
在强力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过程中,信阳市新县公安局千斤派出所坚持做到“有场地、有人员、有依托、有重心、有活力”,全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每个警务室都成为村民们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
好邻居
“微型派出所”延伸警务“触角”
“微型派出所”就是设在村里的警务室。现在千斤派出所大吴湾村周边的群众引以为豪的不是自家又盖了一座新房,而是家门口有了“微型派出所”。村民吴老汉高兴的说:以前因为担心小偷,有时候夜里还睡不着觉,现在和警务室做了邻居,心里就是踏实多了!警务室民警每季度定期约请一些村民代表、治安积极分子、村组干部、党员坐在一起,通报近期的治安形势,由村民点题,从治安防范到民生困难,从不安定因素到矛盾纠纷,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想办法解决。在群众眼里,警务室不仅是服务点、联防站,更是“讲理的地方”。遇到打架斗殴、民间纠纷或有什么委屈,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先找警务室民警“唠唠”。村民小张和新婚妻子吵架后感到非常委屈,警务室民警小王了解情况后,耐心的做他和妻子的思想工作,使小两口很快重归于好。小张感慨的说:“有警务室这个好邻居,我们以后想吵架也吵不起来了!”
好伙伴
警民联系电话“一拨就灵”
千斤沙石警务区下辖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7个自然村,共有1万多常住人口。自五年前沙石撤镇后,群众到千斤派出所办事,最远的乘车要一个小时。自从有了沙石警务室,村民们感受最深的两个字就是“方便”。千斤派出所把过去的“群众找民警”改为现在的“民警找群众”。警民联系卡更像是一部服务“宝典”,在联系卡上印有民警的联系电话、服务职责。现在,村民有事只要拨打警民联系卡上的联系电话,民警就会主动上门服务。民警与村民们在不断联系中逐渐熟识,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拨民警的电话。警务室实实在在的服务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切实起到了“综合服务站”的作用。自沙石警务室建成以来,已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件,帮助群众解决各类难题500余个,为群众换发二代居民身份证1000余份、户口簿500余本。
好朋友
警民和谐亲上加亲
农村警务战略不仅仅只是建几个警务室,更多的是要有务实的举措。为了让警务室真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千斤派出所要求警务室民警要“人走近”、“活靠近”、“心贴近”,使农村警务室建设成为群众受益的“民生工程”。农村警务其实是一种群众警务,只有把警民变成一家人,警务工作才能做好。千斤派出所农村警务战略务实的举措,催生了一批乐于为群众提供一些细节服务的好民警,赢得信赖,深得民心。2009年以来,千斤派出所所收集的10条不安定因素和破获的案件线索80%都是由群众提供的。在警务室民警的感召下,村民们更加愿意配合各项公安管理工作,大家都说农村警务室是警民“心连心”的纽带。
千斤派出所通过将农村警务室建设与和谐警民关系“无缝对接”,助推基础工作的全面发展,抓防范、讲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赢得了民心,从而在辖区构建了一张强有力的警民互助安全防范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