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湖南省长沙市推进公众安全满意工程建设纪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陶小爱 陈永刚 发布时间:2009-10-04 09:43:06 浏览次数: 【字体:

 

      金秋的长沙,天高云淡,橘黄枫红。

  9月中旬,在江苏无锡做生意的长沙籍商人侯敏回到阔别数年的家乡,一出长沙火车站就惊喜地发现,这里环境亮丽,秩序井然,管理规范,和几年前不法商贩充斥、到处“脏乱差”的景象迥然不同。从媒体上得知火车站地区已经连续两周实现“零发案”,侯敏不由得惊叹:在火车站这个最复杂的地域能够实现“零发案”,家乡的社会治安了不起!

  火车站这个窗口的变化,正是长沙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始终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创平安就是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了省会的持续稳定和社会治安的总体平稳。近4年来,长沙市综治工作在全省考评中年年名列前茅,公众安全感民意测评连续保持全省第一,人民群众满意率比4年前上升了15.6%,捧回了“2005-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奖牌。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夯实基础保平安

  “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重视基层,加强基层;维护人民利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必须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在推进公众安全满意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长沙市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去年8月,陈润儿冒着酷暑进社区、派出所,调研公安基层基础工作,面对面听取群众和基层干警的意见和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长沙市委经反复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安基层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公安工作要坚持重心向基层转移,警力向基层下沉,待遇向基层倾斜,让基层民警安心、安全、安居,大大激发了干警活力,提升了基层实力,增强了防控合力。

  目前,长沙市基层一线实战警力达到总警力的90.62%,城区420个社区全部落实了一区双警和一区多警,农村316个警务区全部实现了一区一警,还组建了673支共7000多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伍。各级财政共投入近2亿元,在主要路口、党政机关、主次干道、繁华商业街、车站等重点部位安装监控探头3362个,整合社会监控探头21368个,建成区县(市)监控平台9个,在全市的大街小巷布下了一张震慑犯罪的天罗地网。今年初以来,长沙市利用技防网络破获现行案件192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920人。

  市长张剑飞从今年开始,每个月都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协调解决信访工作的重要问题。多年来,长沙市、区县(市)和乡镇(街道)3级财政每年直接用于平安建设的经费年增长率达21.5%,全市166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健全了综治维稳中心机构,综治工作有了阵地和保障。

  警力有限 民力无穷

  ——群防群治抓平安

  在全力抓好综治队伍建设的同时,长沙市特别注重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公众安全满意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在城乡构建了一张完备的群防群治网络。

  在开福区清水塘街道,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60多岁的“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他们和专业的巡防队员实行交叉动态巡逻,看门守栋、守望邻里、调解纠纷,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平安志愿者在长沙有10万之多,他们把社区当做自己的家,把身边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岳麓区咸嘉街道通过开展楼道文化、广场文化等活动,组织平安志愿者营造居民自治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多种力量联控的“大合唱”。今年以来,全市平安志愿者共化解矛盾纠纷2万余起,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100余起。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今年以来在全市推广的治安巡防站建设,就是由多年来从事基层工作的雨花区砂子塘街道工委书记王维宁首创的。砂子塘街道充分利用社区原有的警务室、辖区单位传达室以及临街门店等场所,配置了警灯、信息箱、公示栏等8大件,将这些场所打造成方便群众报警、报案、求助的治安巡防站,受到中央综治办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目前,全市已建成治安巡防站点1582个,它们就像1582个治安堡垒,让老百姓时刻放心。

  今年初以来,长沙市启动出租车联动防控工作,1200名“的哥”变身为“编外警察”,出租车成了“义务巡逻车”,在提供信息、参与防控、协助打击违法犯罪、开展社会救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至8月底,出租车驾驶员共报警1073起。

  在望城县新康乡,400多名护村巡防队员、群众治安信息员和管片民警一起,组建了一张从点到面的治安防控网络,全乡治安、刑事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

  一线解难 全线攻坚

  ——创新方法建平安

  作为我省著名的民营企业“三一重工”的保卫部部长,李道成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了。他评价说:“长沙市经开区为企业保驾护航的耐心和细致,就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难得。”

  李道成说这话是有根据的。今年6月的一天,承建三一集团员工宿舍的望城建筑公司部分民工因为包工头拖欠工资而发生过激行为,长沙市经开区综治办闻讯上门,当天就将纠纷协调解决好,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去年以来,经开区综治办还多次主动上门征询企业意见,针对“三一”周边摩托车抢夺案多发的态势,采取各种措施,完善了夜间照明,增派警力巡逻,今年以来,抢夺案件同比下降90%。

  长沙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湘涛在调研中,提出了综治工作的“一线工作法”,以实现“民情在一线了解、民忧在一线解决、民心在一线凝聚、民意在一线检验”。长沙市为此开展了“五引进”创新、“手牵手”联创、“心连心”共建等活动,全市政法干警、综治干部主动贴近民办企业、民办学校、民间社团和无主管单位的“三民一无”单位,为他们提供综治方面的服务;机关牵手基层,干部深入一线,全面开展零发案竞赛活动,99%的市综治委成员单位二级机构和91%的中央和省驻长单位实现了季度零发案,1233个社区实现了月度零发案。

  公众满意 群众安心

  ——安居乐业赞平安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长沙市政法综治部门秉持“群众满意为大、群众满意为重、群众满意为先”的理念,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8月开展公众安全满意工程以来,全市政法综治部门不间断地开展了“命案攻坚”、“打黑除恶”、“一打三整”等专项行动,开展便民服务近30万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2万起,挽回经济损失10亿多元。

  2009年,汤杨这个80后的政法干警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汤杨生前是长沙县金井镇综治办副主任,在山火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他冲在最前,撤退在最后,壮烈殉职!在汤杨出殡那一天,长沙县的星沙、金井等地,上万名群众冒雨守候在路边为烈士送行。

  2009年夏天,长沙遭遇长时段高温天气,全市1100多名交警奋战在一线,每天指挥交通4个小时以上,70%的交警出现中暑症状。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市民自发给交警送绿豆汤等解暑物品数百次之多!

  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长沙市正在深入开展平安和谐模范城市建设活动,力争在2012年夺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高荣誉——“长安杯”。

  长沙的明天,将更加和谐美好!

长沙市 公众安全 满意工程建设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