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武汉市构建“流动警务室” 警务前移见实效

来源:新华网湖北频道 作者:梅冬阁 发布时间:2009-09-07 21:02:45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1日,武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长胡绪鹍查看“流动警务室”车载装备的配备情况。

   9月1日,武汉市由政府投入900万元,增建100个“流动警务室”,装备中心城区100个派出所,实现了中心城区和远城区“流动警务室”的全覆盖。

    早在去年7月,武汉市政府将流动警务室建设列为2008年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投资640万元在远城区建成80个流动警务室,将警务工作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厂矿校园,零距离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近距离打击犯罪,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流动警务室”作为武汉市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警务改革举措,填补了一些地区固定警务室的管辖空白,方便了市民办事,更加有效及时地打击了犯罪,有效实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

    夯基石:80个“流动警务室”上岗

    武汉市“流动警务室”发轫于2004年,由汉阳翠微派出所最先将一辆11座面包车改装而成,车上配有可折叠式桌椅、医药箱、笔墨纸张等便民设施,随车携有办理简易治安案件和调处治安纠纷的法律文书,集打击、防范、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2008年初,武汉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胡绪鹍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以小型客车为载体,建立车轮上“流动警务室”的思路。武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将其列为2008年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并由市财政落实64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武汉市公安局成立工作专班,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将80台“流动警务室”改装、发放到位。

    “流动警务车”由东风小康面包车改装而成, 警务车内配有可折叠式桌椅、扩音喇叭,备有打气筒、医药箱等,随车携带有办理简易治安案件和调处治安纠纷的法律文书;车内电台、便携式电脑、警棍等通讯装备和防护警械一应俱全。

    “流动警务室”将流动乡村、大型企业及高校,随时随地接受身份证、户口簿等受理咨询服务,每周固定2个半天在驻巡点现场接待群众,对行动不便、孤寡老人等可实行电话预约服务,现场受理简单治安案件,兼具110巡逻车24小时巡逻职能。

    各分局为每台“流动警务室”配备1名以上民警和2名辅警力量,重点驻巡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口密集的村湾、大型厂矿、校园、重点工程等地区。黄陂分局以“流动警务室”载体,选派百名民警进驻村湾开展警务活动,同时,在有关方面支持下,由政府出资组建保安队10支118人,交由”流动警务室”管理使用,为警务前移构建了新格局。

    截至目前,80台“流动警务室”共配备社区民警131人、辅警力量160人,累计巡逻里程近30万公里,走访农户205385户,组织基层治保群干业务培训和工作调度会1350场次,开展法制和安全防范宣传5442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82100份。“流动警务室”深入远城区偏远乡村,最大限度地延伸了公安工作的触角,真正实现了公安工作阵地的前移,农村见警率大大提高。

    建机制:筑牢基础治安防控网络

    为从机制上、制度上完善流动警务室(车)工作勤务,做好农村治保群防组织的联系纽带,武汉市公安局明确“六项职责”、“六项机制”、“六不准”,进一步规范流动警务室(车)工作勤务,筑牢基础治安防控网络。

    “流动警务室”启动以来,各远城区分局及时调整治保群防组织运行机制,将全市2035家治安中心户、16112个村湾联系点和1600多支护村队以及214个农村警务室交由“流动警务室”民警组织指导,实现“点、线、面”珠联效应。工作中,“流动警务室”民警做到“五见面”,即每月与村干部、治安中心户长见一次面,了解情况,布置治安防范工作;每月与治安耳目见一次面,收集情况,布置任务;每季度与重点人口见一次面,掌握动态,进行法制教育;每月与重点行业场所业主见一次面,了解情况,宣传法律法规,依法进行安全检查;每月与辖区内学校、企业的有关负责人见一次面,听取建议,督促指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新洲分局通过规范“流动警务室”运行机制,规范建立594个治安中心户、46支安保队和4148人的季节性护村队,2008年实现耕牛被盗警情大幅下降的可喜局面。水上分局突出汉口江滩重点时段的涉毒场所,每周运用“流动警务室”进行3次安全检查,有效遏制酒吧、卡拉OK厅、旅店内吸食K粉的现象。

    截至目前,通过以“流动警务室”为纽带,发动群防群治工作,全市共检查行业场所7990个,收集治安信息8668条,冲散违法犯罪613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56人,深挖破案978起。

    增效能:警务效益 “最大化”

    为了提升巡逻打击的精准度,武汉市各公安分局根据辖区地理和治安特点,明确“流动警务室”“四个必巡”,即针对热点案件,强化威慑巡;针对重点路段,强化沿线巡;针对重点行业,强化抽查巡;针对重点时段,强化定时巡。2008年8月中旬一天晚上,蔡甸区经济开发区一工程工地内来自不同地区的两队民工各近百人,因纠纷欲聚众斗殴,蔡甸分局迅速调集周边派出所的4辆“流动警务室”到现场处置,“流动警务室”抵达现场后打开强光照明灯、红外监控录像器,并用车载扩音器开展法制宣传,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促使即将严重冲突双方立即平息下来。黄陂分局充分运用“流动警务室”夜间红外监控、指纹活体采集、人像采集、法制宣传等功能,积极参与“大清查、大整治、大防控”奥运安保攻坚战,特别在今年元宵节龙灯保卫大型活动保卫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截至目前,武汉全市“流动警务室”共接处各类警情11917起,现场盘查查验8540人,采集重点人员信息3820条,调处矛盾纠纷4938起,参与处置紧急事件729起。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武汉市局配套推出便民服务十项承诺,以“流动警务室”为平台,下放部分工作权限,方便群众办事。在今年“公安民警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各分局依托“流动警务室”,主动与社会福利院、孤残家庭等弱势群体联系,上门开展二代证照相服务,先后深入72家福利院,主动上门为2558名孤寡老人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受到福利院孤寡老人和员工的一致好评。江夏区“流动警务室”到江夏区百岁老人涂德之家上门照相办理“二代证”时,老人热泪纵横,连声说道:“共产党好,人民警察好”。水上分局将2台“流动警务室”用于汉口江滩日常救助服务、现场警情处置和群体活动保卫工作,已接处群众报警求助2280余起,救助迷失儿童和老人151人、溺水和路倒者67人,参与文体活动保卫170余场次,收到群众感谢信和锦旗近40件。黄陂分局祁家湾派出所承诺对辖区65岁老人及行动不便人员开展办证送证上门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全市80台“流动警务室”投入使用以来,共深入村湾办理二代证56238人次、暂住证9839人次,发放各类证照21258个,为民办好事7216件,送二代证上门13938张、驾驶证865本、暂住证7137本、户口簿9136本,为群众做好事4516件。

9月1日,武汉市中心城区“流动警务室”启动仪式现场。

流动警务室 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