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辽宁警务改革:警务模式百花齐放(二)

来源:辽宁警网 作者:辽宁省公安厅 发布时间:2005-05-04 15:27:29 浏览次数: 【字体:

全省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各地的治安状况和警力状况也不尽相同。因此,这一特点就决定了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警务改革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硬性规定全省一个模式、一个套路。因此,辽宁省厅党委在确定警务机制改革时,要求各地一定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尤其要立足于警力现状和财力承受能力基础上,既不能贪大求全不切实际,也不能小富即安敷衍了事,但不论警务机制怎么改,其核心和标准都只有一个:营造一个平安的好环境,切实保障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

根据省厅的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纷纷采取措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全省范围内的警务机制改革呈现出了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警务运行模式:

 ——沈阳:全面推行了“网格化”防控体系。就是以派出所为平台,社区为依托,街路为线段,架立巡逻网格,将警力最大限度地摆在街面,摆在社区。这是继北京、上海、天津之后,全国第四个实行“网格化”巡逻的城市。市内中心城区被划分成186个巡区,111个巡段,27处卡点,全市有3300多名民警以徒步、自行车和机动车巡逻相结合的方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全天候巡逻。

——大连:实行“三警联勤”警务机制。从打防控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派出所设立社区警务中队、巡警中队和刑侦中队,社区警务中队的职责是:守好门户看住人,收集情报抓 线索,巡警中队的职责是:巡逻盘查接处警,蹲坑堵卡抓现行,刑侦中队的职责是:侦查破案追逃犯,刑嫌调控抓基础。三队之间职责明确,任务清晰,并实行情报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共享,使大量有价值情报信息在公安第一线有序流转,从而形成了打击犯罪的合力,增强了公安机关的整体战斗力。

——鞍山:全面实行社区警务、巡防警务、阵控警务的三大警务战略,其中社区警务处于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所谓社区警务,就是建立和完善与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警务机制,使派出所的警务活动紧紧围绕老百姓的安全需求转,把派出所搬到群众的家门口,实现警务工作零距离;所谓巡防警务,就是由巡警全面承担起社会面上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打击犯罪、防范犯罪和救助群众等任务的综合职能,让民警到街面上去,把公安局搬到马路上;所谓阵控警务,就是将重要部位和重要单位纳入人防、技防和物防视线,全时空监控、捕捉犯罪动向和犯罪证据,第一时间布设警力,编制打击犯罪的天罗地网。

——本溪:在城区和农村派出所分别实行“三队一室”和“两队一室” 警务模式。在城区派出所,成立社区警务队、刑事侦查队、治安巡防队和内勤综合室,在农村派出所,建立刑事治安查案队、社区警务队和内勤综合室。改革后的派出所,将真正成为集预防、打击、控制、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战斗实体。

——锦州:交巡合一,搭建新型警务平台。就是将交警和巡警队伍合并,成立交巡警队伍,负责城区内主要街路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查处以及交通管理和巡逻防控职能,同时在市内设立22个处警平台,实行24小时全方位控制,市内街面动态治安巡逻的民警白天不少于150人,夜间不少于100人,昼夜巡逻车不少于22台。

——铁岭、朝阳:在全省公安机关率先实行了“三级变两级”。通常,公安机关实行的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市局、分局、派出所,公安机关的指令层层下达。在铁岭、朝阳这样的地区,由于城区地域较小,多级指挥层次的设立,往往容易导致公安机关的警令传达不畅,延误战机。为此,铁岭、朝阳经过慎重研究和反复酝酿,决定取消派出所,成立大分局,这就是形式和意义上的“三级变两级”。铁岭、朝阳实行这一新警务运行机制后,机构减少了三分之一,而基层的警力却增加了数倍,极大地增强了当地公安机关驾驭、控制社会面治安状况的能力。

    新警务理念的深入警心,促使了新警务运行模式在各地的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而新警务运行模式的探索前行,又为新警务理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实战经验,两者相得益彰,互为补充,迈入了有机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辽宁 警务 改革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