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文""武"分明好用兵 上海警方"沉"兵基层保平安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潘高峰 王呈恺 发布时间:2009-07-10 21:55:37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45岁的陈伟平,是闵行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的一名侦查员。去年3月,陈伟平奉命侦破“马、唐二人诈骗集体财产”案。他努力收集线索,固定证据链,经过5个多月的艰苦卓绝的工作,成功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破获骗取846万余元招商引资款的案件,挽回了群众损失。此案被评为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年度“精品案件”。

  谁能想到,这样一位令人称道的经侦干探,3年前从事的竟是文案工作。

  难题

  警力紧缺,一直都是上海城市管理中无法回避的难题。目前,上海警力配备约为全市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二,而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一般都达到万分之四十以上。按照有关配备标准,上海公安尚缺一万多警力。

  一方面基层大量缺警,另一方面却有相当一部分民警从事非执法类的辅助性工作―――“警力结构失调”成为“警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矛盾引发思索和变革。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上海警方开始探索全新的文职制度:招募文职人员承担内部非执法性工作。一位公安局领导这样评价文职制度:“投入到一个警员身上的费用可雇佣三个文职人员,同时又解放了三个警员到基层执警。我们与其雇三个联防队员到街面上去,不如雇三个文职人员,把执法素质精良的警察放到第一线去。”

  尝试

  最初的尝试从110接警员开始。

  2001年以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以“特殊保安”的名义向社会招聘专职110接线员,由最初的50名逐渐增加到目前的260名。按工作量测算,不但将180名民警充实到了执法一线,还增添了80多个额外人手,专业接警员打字速度快,熟悉道路地图,接警时可以更快一步。

  如今,110指挥中心日接警超过3万起,真正让百姓遇到危机时,拨得通,少等待。

  2005年12月19日凌晨3时10分,接线员朱春鸣接到一名男子报警,位于董家渡附近的一家超市遭到抢劫。由于报警人紧张,未报清案发现场确切地址和犯罪嫌疑人特征,就匆匆挂断电话。朱春鸣凭经验初步判定案发区域,马上向黄浦分局发出处警信息。同时,他继续联系报警人,询问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并请求浦东、卢湾分局及水上公安局布控。20分钟后,警方就成功捕获了犯罪嫌疑人。

  收效

  2003年3月10日,上海警方文职探索走出一步:128名经过培训的“文职人员”来到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从事话务、文印、信息查询等方面的工作。

  文职人员上岗后,原来的在岗民警严格按照1:1标准置换。迄今上海警方已经有1600余名民警转岗到基层一线执法岗位,另通过新增岗位直接安排文职人员上岗,节约了约700名警力,使上海各分、县局基层警力占总警力的94%以上。

  文职人员实行的是派遣制,让警方“网罗”了许多“高才”“偏才”。

  上海警方有一支水上警察力量,但近年来,警队内部专业驾驶轮船的人才日益缺乏。自己培训,时间长、经验少;向社会招警,招不到有丰富经验的人。2005年7月以来,上海警方共招收12名船艇驾驶、轮机文职,迄今已经安全航行45000海里,协助110处警160余艇次,参加各项警卫工作百余次。

  公安业务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文职人员上岗后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3年多来,警方共建设刑事侦查数据库百万余份,协助破案560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4300余人,串并案件400余起。

  今年,上海警方文职人员总数将达到3500人,约占全市总警力的8%。公安部也将对文职制度出台专门指导意见,诞生于上海的文职制度将从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篇章。

上海警方 基层 保平安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