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橙红预警诠释平安 武汉警方首创每周警情通报
实施黄橙红预警以来,武汉警方共破获各类案件19500多起,全市命案侦破率连续6年保持在90%以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飞车抢夺、抢劫出租车、入室盗窃及扒窃等案件连年大幅下降,百姓安全感明显提升——
4月中旬,武汉街头飞车抢夺犯罪高发。警方警情研判专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研判出犯罪分子连续作案的轨迹,提出街面警力防控布局建议和案件侦查方向。民警据此很快打掉了外地来汉疯狂作案的邱志峰和张春林两个犯罪团伙。
武汉警方黄橙红预警的威力诠释了武汉平安。
科学研判警情
每周进行警情分析和通报,是武汉警方的首创。
2006年,新一屇市公安局党委成立后,武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胡绪鹍认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和指导公安工作,而每周发布警情通报是个很好的平台。他要求把警情分析研判从初级阶段提升到高级阶段。
从到任的第一个星期天开始,他都坚持每个周日下午亲自主持警情分析研判,并让警情通报进社区、进大型商场、繁华路段等治安复杂场所,同时,免费印发市民防范手册、播放防范专题片等形式,针对警情多发部位和易遭侵害人群进行定向提示,帮助市民有效识别和预防犯罪。
信息采集的全面、客观、真实、准确,是科学分析研判警情的基础。为此,武汉市公安局从动态警务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判、监控预警、警务督导、对外发布、保障机制等环节,建立了一套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
该局自主研发了具备数据清洗、警情查询、聚类分析、预警预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110辅助决策系统”。此系统能够适时研判基础信息、侦查信息、即时信息、评估信息和预测信息,准确分析各类警情在易发部位、多发时段、惯用手法及主要侵害对象等方面的特点,全面掌握社会治安规律及发案趋势,勾勒犯罪轨迹,及时洞悉苗头性治安问题,为辅助领导决策、动态调整警务、实施精确打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信息制导警务
在准确研判信息的基础上,武汉警方依据历史警情数据,测算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动态警务信息的预警临界值,作为衡量治安状况的监控指数。一旦报警量超过预警临界值,“110辅助决策系统”即自动报警,动态警务研判部门据此从低到高分三个级次发布黄、橙、红三色预警信息。
针对发布的预警信息,各级动态警务研判部门采取下达“突出警情通报单”、网上督办等方式,通报相关单位,督导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实施定向干预。
随着预警级别的提高,干预原则和应对措施也逐步升级,直至实现多级警力的叠加干预。同时,研判部门将对所涉及的动态警务信息进行跟踪评估。如在规定时间内警情得到有效控制,达到治安状况“平稳”标准,即可解除警报。反之,则由黄至红预警逐级升级,采取约请所在区域公安分局局长到市局参与警情研判,市公安局领导上门督导,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对其实施日督导,周提示,月通报等多项督导措施,直至实现良性转化。
精准部署打防控
依据研判掌握的警情,以黄橙红三级预警为指导,及时精准部署打防控,始终将重点对准警情的多发时段和易发部位。
针对一段时间内部分派出所辖区发案居高难下,推出了每年抽调百名机关民警下基层,定点帮扶排名倒数十名的派出所,使全市10个高发案派出所警情每年以10%的幅度下降。
针对部分重点区域或插花地带发案相对集中,建立了重点区域联勤联动工作机制,进行综合整治,实现了板块区域内的警情良性转化。
针对街头抢劫、抢夺等现行犯罪,建立了打击“两抢”犯罪的快速通道,一旦发生飞车抢夺、抢劫出租车等犯罪,街头巡警、特警、刑警、交警等多警种同时出动,同步上案。
针对40%的刑事警情发生在社会面的治安现状,先后推出了百台巡逻车“屯警街头”、“便衣警察在行动”、公安特警“轻骑队”上街、网格化巡逻警务试点等治安防控系列举措,使社会面控制得到加强。
科学利用警情信息制导警务,及时精准部署打防控,带来的是“大案破得了,小案防得住”。
数据显示,自实施黄橙红预警以来,武汉警方共破获各类案件19500多起,全市命案侦破率连续6年保持在90%以上。最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飞车抢夺、抢劫出租车、入室盗窃及扒窃等“小案”在2007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去年又分别下降46.8%、40%、7%和2.1%,老百姓安全感明显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