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新浦:公安分局民警郇恒涛用心耕好社区警务“责任田”

来源:lyg.gov.cn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9-06-02 16:01:54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1日,连云港日报在头版醒目位置以《用心耕好社区警务“责任田”》为题,大篇幅介绍新浦分局新海派出所新孔社区民警郇恒涛同志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法、拓展群防群治途径、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先进事迹。连云港日报编辑还追加《假如都像郇恒涛》的短评,对郇恒涛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作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号召公安民警、党员干部、普通群众要向榜样模范学习,立足岗位,勇于创新,服务港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附连云港日报刊发报道及短评全文)

    用心耕好社区警务“责任田”
    五年前,新浦区新孔社区居民张大妈每天都要从自家住的四楼往楼下望几十遍。因为她家没有车库,自行车只能锁在楼底。可就是这样严防死守,张大妈家还是先后丢了15辆自行车。
    不过现在,张大妈家再停车,可不用这么担惊受怕了。虽然还是没车库,虽然自行车还是停在楼底,但张大妈却肯定地说:“没事,有郇警官在,车就丢不了。”的确,在新孔社区,如今已经很少发生车辆被盗案件。去年,新孔社区的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65%,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了46%。而这些都得益于一个人,也就是张大妈口中的郇警官。
    郇恒涛,新浦区公安分局新孔社区民警,也是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先进个人获得者。担任社区民警的五年多时间里,他用心耕耘,把新孔社区从一个治安“荒地”,变成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治安“良田”。
    “要干好社区警务,就得时刻动脑筋。”
    2004年春,郇恒涛脱下军装,穿上警服,当上了新孔社区的民警。新孔社区是80年代初建设的老式居民小区,社区内出租房屋多,外来人口多,而且整个社区四通八达,封闭条件差,没有技防设施,盗窃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甚至入户盗窃等案件一直多发。
    郇恒涛把工作重点先放在了治安防范上。他从入户调查做起,一家家上门了解情况。四个半月后,郇恒涛用掉了8个笔记本,而8400多条有关社区每户居民家庭、每个单位场所的基本信息,也全都被郇恒涛掌握在了手中。然而,社区流动人口多,单纯依靠手工记录,不仅相关信息更新不及时,而且查找起来也比较费时费事。郇恒涛想:“能不能用电脑来解决这个不足呢?”
    郇恒涛开始四处拜师学艺。那段时间,他整天泡在电脑前,最终还真“捣腾”出了“社区警务工作简易平台”。在平台上,郇恒涛把自己收集到的近万条信息进行分类储存,并在工作中随时对登记的信息进行调整。他不仅收集规定的信息资料,还采集了许多原先纸质台账所不能涵盖的照片、视频等内容。如今,“社区警务工作简易平台”的内存已达到4G多,相当于6部电影的容量,而且容量还在不断增长。平台也成了郇恒涛管理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载体,在实战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利用平台里的信息,仅去年2月份一个月的时间,郇恒涛就抓获了6名逃犯。其实,面对社区警务工作,郇恒涛时刻都在动脑筋。社区里无物管、没巡防,治安防范薄弱,郇恒涛就依托群众,建立专职巡防队和志愿者巡防队,并设立固定哨和流动哨,布设信息网络,加强社区治安防控。居民防范意识薄弱,郇恒涛就编辑创办了《新孔社区警务报》,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想咨询的事情,都放到上面去。他还组建了“红袖章”警务宣传演出队,把防范常识编成淮海戏演出给居民看。
    近日,由郇恒涛自己创办的全市第一个社区警务工作网站,又正式开通。工作做到位了,社区防范能力也增强了。今年元旦、春节期间,“红袖章”警务宣传演出队先后在社区演出了6场,4000余名群众观看了演出,而也就在当月,新孔社区第一次实现了“零发案”。 
    “发动群众参与,延伸社区警务触角。”
    “以前,居民遇到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就打110,严重浪费了警力。”郇恒涛说,警力有限,那就发动群众,延伸警务触角。
    郇恒涛把新孔社区划分成片,在每个片里选片长、楼长、小组长,让他们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化解纠纷,把矛盾化解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依托辖区群众,郇恒涛组建了一支专职巡防队和一支“啄木鸟”志愿者巡防队,分班次24小时轮流值勤巡逻。“义务巡逻,能坚持多久?”面对我们的疑问,已经81岁的李长莲大妈说:“啥时走不动、爬不动,我才不干这巡逻队员。”72岁的杨学标大爷说,郇警官,人好。跟着他,我们这些老人,浑身也有劲。巡逻队成立之初,郇恒涛就自掏腰包给队员们配了一辆电动车。晚上巡逻队值班,郇恒涛会买来水饺、面条给队员们充饥。每年过年过节,郇恒涛会拎点水果上门挨家看望……
    郇恒涛的心里装着全社区的4600多名居民。
    2006年换发第二代身份证之际,为了能让社区居民早点用上新的身份证,郇恒涛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亲手把3000多份照相单送到每家每户。社区里有位残疾人伏某某,一直对公安机关有个人成见。郇恒涛见他行动不便,就主动骑着摩托车带他去照相。两个月后,郇恒涛又把新身份证亲自送上门。之后,伏某某主动当起了治安积极分子,提供各类治安信息70多条。现在,新孔社区里有120多名志愿者,每日注视着社区治安动态情况。邻里有了矛盾纠纷,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起调解员;隔壁换了新住户,他们会马上上门了解情况,做起信息员;居民停车不落锁,他们会立刻找到本人,干起防范员。去年一年,这些志愿者当场调处邻里纠纷100余起,帮助群众义务看护车辆7600多辆次,有效维护了辖区治安稳定,群众满意率普遍提高。
    “对‘浪子’,我们得帮他‘回头’。”
    郇恒涛说,作为一名警察,他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浪子”们“回头”。
    在工作中,郇恒涛总是主动上门,找这些特殊人员“闲话聊天”。在这些人面前,郇恒涛从没有过冷言相对,更没有过歧视心理,而是真心真意地帮助他们想办法,谋出路。
    辖区居民李某,因交友不慎,为盗窃团伙望风而入狱。刑满释放后,李某原本安排好的工作,因其受过刑事处罚泡了汤。他的情绪一下变得极其低落。郇恒涛了解后,就经常以战友的身份到李某家“串门”,帮他化解心结。知道李某平时喜欢上网,郇恒涛就建议他在网上开个“淘宝店”,并积极为李某找货源。
    现在,李某不出家门,每月都有上千元的网店收入。而且,他还在网上交到了不少好朋友。笑容,又重新回到了李某的脸上。
    新孔社区里,有一个因吸毒曾被劳动教养的张某。他的妻子离家出走后,家里只留下一个辍学在家的儿子。为让儿子上学,张某先后求了许多人,都没能帮他儿子找到接收学校。
    得知这一情况后,从没和学校打过交道的郇恒涛,瞒着张某,自己多次跑到某小学找负责人。终于,学校校长被郇恒涛的执着感动了。不仅特事特办收下了张某的儿子,还主动免掉了张某儿子的学费。
    可郇恒涛考虑到张某的家境,在帮助其儿子办理完入学手续后,又主动留下了1000元钱,作为资助张某儿子的助学金。
    如今,在郇恒涛的社区里,这些以前曾犯过错的“浪子”们,绝大多数都走上了正途。其中,不少人还成了治安防范的积极分子,主动协助郇恒涛维护起社区治安。


    短评:假如都像郇恒涛
    看了《用心耕好社区警务“责任田”》这篇报道,我们会被民警郇恒涛的事迹深深打动。在感动之后,油然而生这样一个想法:假如都像郇恒涛。事实上,郇恒涛做了他应该做的事,干了他职责内的工作,履行了一名人民警察为民服务的天职。郇恒涛了不起在哪里,让人感动的又是什么?郇恒涛所做的一切,与别人一样,都是立足本职岗位开展工作;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更加投入,更加用心,更见成效。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在郇恒涛的身上体现的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都应该认真想一想:假如民警都像郇恒涛,深入社区的步子再勤一点,收集信息的方式方法再新一点,发动群众再多一点,那么,港城的社会治安环境一定会更好,港城老百姓的安全感就会更强。假如党员干部都像郇恒涛,全身心投入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港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步伐就一定能更快。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像郇恒涛,立足岗位,想法设法、千方百计干好本职工作,还有多少事干不好?!

社区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