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创意警务引领科学实践
日前,在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工作会议上,张家港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等15个集体和杨勇民等15名个人分别领到了一块奖牌:全市公安机关工作创新奖。这是苏州市公安局新设立的一个奖项。重奖传递出来的信号是,苏州警方对警务工作中的创新实践给予前所未有的积极支持和鼓励。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治安形势,苏州警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创意警务理念,引导广大民警学会用理性的、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改变凭经验、凭感觉、凭意气做事的方式,将创新理念全方位地融入公安工作实践中,实现感性公安向理性公安的转变。无论是局领导还是普通民警,围绕务实、高效的目标,因循不断学习、思考、探索的路径,从每个细节上对警务工作创新设计,使智力成果成为公安工作大步前进的重要助推器。
无增长改善,资源整合效益倍增
发展创意警务,创新警务机制和运作模式,对苏州公安而言,绝不是炒作概念,也不是标榜新潮,这是一项必然之举。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据统计,发达国家警察与人口的比例是1∶300,而苏州的这个比例差不多是1∶1000,“苏州是一个典型的流入型犯罪地区,随着外来人员的不断增加,外来犯罪不断增长的势头短期内不会得到根本遏制,而我们的警察数量却不可能再有多少增加。”
警力不足让苏州公安机关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如何打破这一制约苏州公安发展的瓶颈?“我们不能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打转,必须跳出窠臼,开拓思路,用更加前沿更有创意的眼光来审视当前的问题。”张跃进说。
在人员装备没有增加的前提下,如何应对日益繁重的保一方平安重任,实现无增长改善的目标?苏州公安在资源整合上动脑筋,在充分挖掘内部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在相同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了效益的成倍增长。
自从苏州公安机关推出“大巡防”后,“两抢”等路面警情大幅下降,但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新村小区和公共场所的盗窃案件开始上升。公安机关就这么多警力,怎样才能有效防控那些警力配置相对薄弱的地方呢?大防控机制应运而生。这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又一成功典范。
沧浪公安分局吴门桥派出所辖区内集中了七家大型超市,和每天数万的人流量相比,警方部署的巡逻力量显得相当单薄,因此这些部位的盗窃警情也一直令警方比较头痛。随着大防控的展开,吴门桥派出所积极与超市负责人进行沟通,并牵头联络相关部门,很快一支由超市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等人员组成的民间防范巡逻队应运而生,巡逻队除了强化对超市内、外围周边的巡逻防范外,还着重提醒群众车辆加锁、保管好自身财物。同时派出所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超市规划建立了非机动车辆集中停放点,由专人进行管理,还在停车场周围增添不锈钢护栏,供群众锁车。扎紧了“篱笆”后,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些大超市的警情大幅下降。对警方的大防控机制,人民群众赞不绝口。
金点子工程,掀起“头脑风暴”
资源整合理念的广泛运用,是创意警务在实践中结出的一颗硕果。公安机关实施创意警务以来,浓厚的学习思考氛围让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民警产生创意的激情,学习促进思考,思考激发灵感,一个个金点子就在理性的思考中不断涌现出。
浪花苑是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的一个动迁小区,118幢居民楼里除了5000多名常住人口外,还有6000多名外来人员。因为房屋出租率高,进出人员复杂,这里不断有租房纠纷和各类案件发生,给当地派出所带来了相当大的治安压力。
减少发案,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感成为胜浦派出所上下一致的目标。很快,设立警务室、加强小区门卫、建立治安监控等一系列常规的防范措施立即跟进。与此同时,一个很有新意的管理办法也随之启动:社区警务室联合社区相关部门设立免费房产中介,无论是出租还是承租房子,都先到社区进行登记,有成交的,社区免费为双方办理租房事宜。租住双方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同时,还要签订一份私房出租户治安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
社区民警王亮说:“以前这里房屋出租很多都是通过黑中介进行的,租住双方甚至对对方情况根本都不掌握,有了事情人都找不到。现在好了,双方都在警务室登记,特别是保证了外来人员信息的准确性,一旦发生纠纷或者案件,便于我们开展工作。”
房东老李说:“我们感觉心里有底,安全也有保障了。”而对于广大租住的外来人员来说,他们感到最实惠的就是中介费省了。
此后,浪花苑小区的案件和纠纷数量下降了47%,这个能够实现“三赢”的招数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金点子。
以人为本,提升民警精气神
实施创意警务以来,苏州警营上下以“成本”、“效益”、“双赢”等先进理念指导工作蔚然成风,一些事关公安工作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瓶颈性问题通过重点课题研究的方式正逐渐得到破解。在实践中,公安机关还认识到,创意警务的关键还是人,要让民警以强烈的警察职业意识和昂扬的精气神,创造性开展工作,本身也是一项需要相当创意的工作。
在苏州公安机关,很多民警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登录市局主页,点开局长信箱栏目,看看前一天晚上信箱里又有了些什么新鲜的内容。据统计,自去年7月局长信箱开通以来,共收到民警来信4689封,其中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的信箱就收到信件3825封,94%进行了公开回复。民警通过局长信箱,及时深入了解到局党委的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各阶段公安工作的重点,局领导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民警的思想动态、基层工作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信箱,广大民警与局领导对等交流,畅所欲言,一些很有创意的工作设想被吸收采纳。
一段时间以来,苏州警方接到很多关于通过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报案,不少基层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此类诈骗之所以能得逞,还是因为很多市民缺乏防范意识,于是,一位署名为“基层民警”的民警在信箱里给张跃进局长写信,建议由市局出面整合公共信息平台,定期发布提示信息,提高市民防范意识。
张跃进在信箱里对“基层民警”的建议表示充分肯定,并当即部署相关部门进行落实。很快,警方联系了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建立了“警方提示”短信发布机制,由市公安局通过对当前突出警情的研判分析,提出针对性预警提示,借移动、联通、电信短信平台向广大市民发布。去年10月30日,苏州10万小灵通用户首次收到了以购房退税为名实施诈骗的“警方提示”短信,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局长信箱成了交流思想、探讨工作、教育疏导、激发士气、凝心聚力的有效载体,发挥了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方式无法达到的效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