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务机制创新驶入“快车道”岗亭建起来、警灯亮起来、便衣统起来
“警务岗亭24小时运转,警牌警车上街自觉进入勤务状态,便衣统一调整到刑侦部门。”记者近日从南京公安机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获悉,南京警方将以提升打防攻坚效能为目标,着力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型警务机制。
动员会上,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徐珠宝表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公安机关提出的“三个前列”目标要求,破解制约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难题,南京警方将以健全情报信息体系为重点不断创新应急反应机制,切实提升维护稳定能力;以健全大巡防网络为重点创新动态勤务机制,使岗亭建起来、警灯亮起来、监控拍起来、便衣统起来,切实提升打防攻坚能力;以深化落实“八项措施”为重点创新服务民生机制,切实提升社会管理能力;以提高信息应用能力为重点创新科技强警机制,切实提升整体作战能力;以队伍正规化、职业化建设为重点创新科学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条块管理、内外监督、职能归位、干部使用等方面的新机制,切实提升队伍管理能力。
据介绍,2008年年底以来,南京警方通过深入开展大走访、推进作风建设和制定落实服务民生“八项措施”举措,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突出问题,有力促进了公安工作理念、机制、模式的创新。全市社会治安呈现出“四升四降”的可喜成果: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提升,群体性事件下降,调解治安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6.9%,发生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25.5%;社会治安驾驭能力提升,刑事犯罪总量下降,八类案件和杀人案件破案率分别为85.6%和97.3%,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刑事发案总量同比下降1%,八类案件和“两抢”案件同比下降0.5%、10.3%,发案数处于全国同等城市最低水平;公共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安全生产事故下降,交通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同比均下降5%,火灾事故死亡人数和损失数同比下降30%和24.7%,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民警执法过错下降,全年群众投诉同比下降16.8%。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