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福建省各级公安机关加大社区和农村警务保障力度

来源:中国福建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9-03-01 09:27:37 浏览次数: 【字体:

 

 文章发表时间:2007-09-14

福建省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加油加力、升温升势,推动社区和农村警务快速发展。

一方面,不断把财力倾斜给警务区。截至目前各设区市已累计投入社区、农村警务室建设资金2172万元。厦门市局将把警务室办公经费纳入公安机关财政预算,给予每个警务室每月400元办公经费。莆田秀屿区政府从平安创建基金中划拨专项资金5万元,重点支持、补贴经济薄弱的村居警务室建设。龙岩全市警务室民警均已配备手提电脑,解决交通工具。政和县为每个警务室解决5000元的配套启动资金,警务室的电脑等办公设备所需费用均由辖区乡镇(街道)解决。

另一方面,不断把待遇落实到警务区。各地公安机关集思广益,多方争取,努力提高警务室民警的政治、经济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漳州率先在全省推行警务室按正股级设置的做法,其中云霄县编委已同意所有警务室规格为正股级,领导职数2名。福州今年先后解决派出所、社区民警科级待遇77人,其中正科13人。龙岩市局党委号召全市民警在社区建功立业,并从市局机关处、科级非领导职数中拿出三分之二的名额用于解决基层社区民警的政治待遇,决定连续3年开展优秀警务区民警评先活动,在今年立功指标中单列16个名额用于奖励警务区民警。宁德市局党委决定,基层所队长优先从警务区民警中提拔,每年对警务区民警的30%进行评先评优,连续3次被设区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评优表彰的警务区民警,可以按规定提前晋职或晋级。各地还出台警务区民警每月补贴高于机关的政策,落实社区和驻村民警休假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从政治待遇、福利待遇上向基层一线倾斜,引导优秀民警流向警务区、扎根警务区。

福建省各级公安机关大力促进警务室规范化运作

 为确保“建一个、成一个、规范一个”,使警务室真正成为“警民联系点、巡逻防范支撑点、情报信息收集点、矛盾纠纷调解点、安全知识宣传点”,福建省各级公安机关双管齐下,大力促进警务室规范化运作。一方面,完善警务运行机制。各地积极探索科学的社区和农村警务运行机制,边实践边调整,边运行边完善。厦门探索推广了老城区模式、工业开发区模式、集镇模式、纯农村模式等多种警务运行模式,以警务室为平台,充分组织发动群防组织力量,在全市每个社区均组建至少一支治安巡逻队,实现“民中有警,警中有民”。

龙岩区分城市、农村、矿区、交通枢纽、省际边界等不同情况,将前期设置的411个警务室分为专职、兼职和流动三类进行管理:即配备专职民警的警务室,实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组成社区警务队,不承担派出所日常工作,全天候驻扎社区;配备兼职民警的警务室,实行“一警多区、一警多职”,每周不少于三天半在警务室工作;流动警务室,以片区责任为基础,派出所组织专门警力开展片区流动警务工作。晋江市局推行“警务联勤”和“警务联防”工作制度,对警务区民警和刑警、巡警、交警进行整合,实行联勤联防。德化县局推行“巡访工作制”,派出所在治安较为复杂的村设立中心警务室,在其他村庄设立“警务联系点”,责任区民警以警务室为依托,对辖区内的警务联系点进行定期巡访。

另一方面,规范民警工作制度。各地都制定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工作规范,明确民警职责,量化工作任务,规范工作要求。福州市局细化社区民警五项职责任务,严格禁止各级、各部门随意向派出所借调警力,要求社区民警专门从事社区警务工作,不参加路面巡逻。泉州市局建立民警下片工作机制,规定社区和驻村民警每周下责任区不得少于30个小时或4个工作日。

漳州芗城分局总结推广加禾社区民警王秀兰“五勤五必访、五心三力、三查”等社区工作方法,光泽县局积极推广刘永昌的“三五”工作法,对社区民警的工作内容、工作基本流程和方法进行统一,并形成日、月、季、年度工作制度,实现了警务区工作、执法规范化。

福建省公安机关多措并举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

公安部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以来,福建省各级公安机关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强有力指导下,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取得很大成绩,受到各级领导肯定。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各地公安机关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党委、政府把加强警务室建设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与和谐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一些地方还把警务室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逐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共同关心支持警务室建设的喜人局面。

漳州市委书记刘可清两次带领有关市领导深入警务室,亲自抓检查督促,要求深化警务室建设,推动警务前移、靠前服务。宁德蕉城区委常委会决定对警务室建设所需的28.8万元经费予以一次性补助,社区警务室所需配备协勤人员的工资全部纳入今后区政府的财政预算。

二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警务室。各地根据当地社会治安情况、人口数量、警力数量等因素,科学划分设置警务区。厦门采取在城市依托社区居委会设立警务室,在农村依托交通方便的较大村庄的村委会设立警务室的做法。

南平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同时,坚持“三个率先”,即被整合的派出所率先设立警务室、治安复杂或实有人口绸密的地区率先设立警务室、偏远山区或距离派出所较远地区率先设立警务室。

多数地方都按照省厅要求在设区市范围内统一了警务室的外观标识和内务设置标准,精简统一警务室各类基础台账。如泉州市按照“外观标识三统一、内务设置五个一”的标准规范建设警务室;莆田市做到每个警务室寝室和办公室分离;三明市每个警务室做到有5支群防力量、6种登记台账、6项制度规范。

三是及时总结不断推动。去年底龙岩率先召开现场会推广新罗分局开展警务室建设的成功经验,全市193名机关民警被下派到警务室等基层一线,今年又围绕“怎么建、怎么干、怎么留、怎么考”等核心问题,召开四次现场会总结推广,开展三个“百日会战”,大大加快了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推进步伐。厦门、漳州、三明、南平、莆田等地也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召开现场会,加大对警务室典型工作的培植和推广力度。目前,漳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已全部完成社区警务室建设。

社区警务 农村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