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低耗高效重实战经验

来源:www.wuhu.gov.cn 作者:未知 发布时间:2009-02-15 09:46:56 浏览次数: 【字体:

 

文章发表时间:2007年07月10日

  自2005年芜湖会议后,“芜湖经验”随即在全省推广,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现在,我省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达到何种程度?投入和产出关系如何?对公安工作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全省公安科技暨“金盾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省公安厅副厅长陈小平(以下简称陈)。
    记者:我省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与其它省份相比,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特点?
    陈: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十五”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投入5亿多元用于公安科技建设,占整个公安业务经费的20%左右,投入的绝对数和所占比例比“九五”期间高出近1倍。我们深入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建设,重点突破,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强警战略的深入实施。芜湖市作为全国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已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获得授牌,合肥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示范建设城市工作进展顺利,第一批11个科技强警示范县(市、区)通过省公安厅和科技厅验收。“十五”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开展33项科研攻关,其中13个科研项目在公安部立项。在已完成并通过专家鉴定的科研项目中,有6项科研成果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有3项科研成果被公安部列入全国公安系统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我们圆满完成“金盾工程”一期建设任务,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覆盖全省公安机关的信息通信网络全面建成,17个省辖市公安局和所有的县(分)局、基层所队全部接入公安信息网,公安信息网的覆盖范围、传输容量和安全可靠性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百名民警拥有的计算机数为77台,位居全国第三;公安信息化应用建设取得重大成果,23个“金盾工程”一类项目及4个省级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完成,“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16个应用系统已在全省推广应用;搭建起全省公安信息化安全保障、运行管理、标准规范框架;初步建成全省公安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公安部“金盾工程”验收委员会专家组对我省“金盾工程”一期进行验收时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创造性地完成了一期建设任务,应用效果突出,自主创新成果显著,提高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稳定、行政管理、服务群众的能力。2005年9月,公安部在芜湖召开了全国公安信息化应用芜湖现场会,对我省特别是芜湖的公安信息化建设经验进行了推广。据统计,仅2005年以来,就有来自全国32个省 (区、市)的336批、5447人次来我省考察学习公安信息化建设。
    记者:您能谈谈这几年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对整个公安工作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吗?
    陈: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公安科技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已逐步融入到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深刻变革,破解了一些多年来困扰公安工作的难题。公安信息化技术已成为公安工作的有效 “倍增器”,当然也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警务机制发生深刻变革。民警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执法办案工作为例,协同办案系统的推广应用,对传统办案工作机制带来了重大变革。过去办案民警均系手工操作,需各级领导层层审批,现在建成了协同办案系统,民警只需在网上填报审批表,系统会将审批表逐级传送各级领导的电子桌面,领导在网上就可以审批案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办案过程中的各种法律文书都由系统生成,案件的办理流程必须在系统内流转,也相应解决了立案不实等问题。
打击和预防犯罪更加有效。信息系统和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侦查破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也为我省百姓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自1999年“网上追逃”、2000年“网上打拐”、2003年“网上指纹会战”、2004年“命案会战”以来,我省在公安部组织的历次打击犯罪专项斗争中,均名列前茅,受到表彰奖励。如果没有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支撑,以我省公安机关人、财、物状况,要想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执法工作更加透明规范。从刑事、治安案件接警开始到立案、查处的各个环节,实行了受理、审核、审批及开具法律文书等全流程网上操作,信息一旦进入电脑以后非经授权不能随意改动,切实规范了执法办案的流程和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执法办案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规范不执法问题,促进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服务群众更加便捷。信息化应用使得群众来公安机关办事更加方便。近年来,自公安部、省公安厅到各市县公安局,陆续推出了像迁移户口、办理身份证、办理护照、车辆上牌等一系列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利民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都依托了强大的公安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应用技术。信息化技术还在帮助寻找失散亲人等方面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记者: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 
    陈:我省公安信息化建设花费少、效果好,回顾这几年的实践,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推广,我认为,主要是做到了六个坚持: 
    坚持依靠党委、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多、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我省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是分不开的。 
    坚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各级领导和民警的自觉性。一方面加大宣传造势力度,使大家认清公安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突出抓“应用”,通过应用实实在在地让大家尝到信息化建设的“甜头”,使信息化建设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形成“争着上”的局面。 
    坚持围绕中心,贴近实战,以用促建。我们提出“一切为了实战”的口号,始终把服务中心、贴近实战、强化应用作为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技术为业务服务,做到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公安科技服务中心工作,最终要体现在应用的成效上。突出信息化在实战中的广泛应用,把“金盾工程”建到每个民警的办公桌上,使每个民警在办公桌的电脑上就能充分感受到公安信息化的强大力量。 
    坚持统筹规划,规范管理,资源共享。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全省上下一盘棋,不允许各自为政,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全省公安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逐年提高。我们始终强调资源共享,只有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才能具备更高层次的应用水平。我们坚持统筹规划,集中建设,避免各部门、各警种分散投资,各自为战,坚决打破“信息孤岛”。同时,高度重视发展的延续性,对原有系统尽量不推倒重建,而是采用松耦合的方式,利用多种数据交换工具和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充分整合和利用已有资源,既节约了大笔资金,又使原有系统的作用得到整合,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安信息化发展的新路子,得到了公安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坚持抓典型,促全面,整体推进。我们狠抓芜湖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试点。通过集中精力抓试点建设,然后再将试点成果向全省统一推广,避免了各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的现象,少走了弯路。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广大民警的建设和应用能力。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成效如何,关键在人。我们始终把提高民警的科技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通过集中举办培训班、开展计算机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全省5万公安民警基本上参加了不同层次的公安科技和信息化培训,广大民警的整体科技素质有了大幅提升,切实做到各级领导指挥科技建设不盲目、基层所队开展科技建设有热情、广大民警应用科技成果有能力,使建设和应用做到了有机统一。

金盾工程 信息化 警务革命 警务体制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