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进展如何 成都市民警每月上门通报
家中被盗、爱车失窃……当刑事案件不幸降临时,您是否还在彷徨无助地等待?当案件告破,从民警手中领回失物时,您是否还像局外人般对案件的来龙去脉懵懵懂懂?这尴尬的局面,从昨日起终于有了改变,成都市公安局“公安民警大走访”行动又推新举措:当刑事案件发生后,办案民警主动上门,向受害当事人通报案件侦查进展,让受害者随时掌握案情,做到心中有底。
爱车失窃 民警主动上门询问
“已经锁定盗车嫌疑人范围,我们一定帮你找回来!”昨日上午10时许,金牛公安分局抚琴派出所民警来到市民李先生家中,向他通报一起汽车被盗案侦查进展。据民警介绍,今年1月18日,李先生将一台面包车停在位于抚琴街3号外的消防通道上,几个小时后他返回取车时,车辆已经不翼而飞。案件发生后, 派出所民警对附近居民、商铺进行了大量走访,获得了一些重要线索,已经锁定了盗窃嫌疑人的范围。
“没想到今天警察会主动上门来,太宽心了!”李先生对民警的突然到访很惊讶,当得知找回爱车已有眉目后,李先生显得十分激动。李先生称,他经营了一个小杂货铺,由于进货的需要,前年他倾尽所有花3.5万元购置了一台面包车。爱车失窃至今,他情绪低落、彷徨无助,连生意也无心打理。李先生介绍 ,在此期间,他也想过上派出所问问,可又担心耽误民警办案,加之感觉爱车失而复得的希望渺茫,“问了也白问”,所以只得闷在家里等待。“其实心里像猫抓,天天都盼望着警察打电话来。”昨日民警的到访,虽暂时没有帮李先生找回爱车,但一些关于案件的信息,仍让李先生振奋。
民警走访 受害人感到宽慰
“这样的走访对受害者很有帮助!”抚琴派出所民警郭浩向记者介绍,在以往的刑事案例中,民警全身心都投入到案件当中,忽略了与受害当事人的沟通,导致案件侦破期间,部分当事人始终处于忐忑不安的境地;一旦案件告破,受害者往往也只是前来领回失物,对案件如何发生、如何侦破、如何预防再次发生等懵懂不知。在此期间,“受害当事人”身份显得十分尴尬,几乎形同局外人,在承受物质损失的同时 ,精神上也担负了很大压力。昨日“大走访”推出案情上门通报新举措后,郭浩等民警明显感觉到,这不但能使受害者掌握案情进展,更让他们在忐忑不安中得到切实的宽慰。 相关新闻
市公安局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记者 杨柳)1月20日,成都市从全国65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膺“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就在成都获此殊荣之际,成都市公安局(机关)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创建工作中,成都公安紧紧围绕“破现案挖积案、打盗抢抓逃犯”等一系列专项斗争,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据权威部门统计,成都市民的安全感由2007年的91.9%上升到2008年的95.5%。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小型汽车“自主编号”的选号新模式;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期间,第一时间开通了官方寻亲网站、热线;设立52个“爱心家园”警务室…… 市公安局一系列服务群众的新举措,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