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务探索>详细内容

警务探索

郑州市“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纪实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作者:王浩、董永雷 发布时间:2008-12-19 18:41:00 浏览次数: 【字体:

警务创新为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提供保障

----郑州市"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纪实(上)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9日电(王浩、董永雷)从2007年11月1日以来,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密切联系工作实际,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相结合,推进了社区警务创新战略,实现了社会治安的持续好转。累计下社区39468人次,入户走访累计1863287户,巡逻巡查累计196201次,收集违法线索累计6610条,破获案事件累计1854起,征求意见建议问题累计90512条,办好事、办实事732465件。走访企业2万多家,帮助解决困难200多个。

    郑州市的这项社区警务创新战略收到多方面的综合效果。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6.5%%,街面"两抢"案件多日出现零发案。河南省综治委最新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公众安全感指数同比提高了2.54个百分点,达到93.84%%,在全省排名提升至第五位。有关方面认为,这一创新举措是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提升公安机关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有力举措。

    万警进社区切实掌握治安动态

    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市拥有数百万人口,其中仅流动人口就多达二三百万。随着经济的日渐繁荣和发展,社会治安形势也日趋复杂和严峻。曾在一段时期里,街面"两抢"、社区盗窃案件频发,群众的安全感受到较大威胁。

    2007年7月,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郑州市公安局结合实际,开展了"严厉打击、严密防范、严格执法、严格管理,创建平安郑州"的"四严一创"活动。很快,刑事发案量开始大幅下降,治安防控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社会治安大局实现根本变化之后,作为公安机关,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里?"上任不久的郑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黄保卫把这个问题摆到了党委会上。党委一班人在广泛调查研究后形成共识:"我们的民警要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中,真正了解老百姓目前最需要什么样的治安环境,我们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好,他们对公安机关有什么需求……"从2007年11月1日开始,一项以"切实掌握治安动态、近距离打击犯罪、零距离服务群众、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为主要内容的"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在全市公安机关全面启动。

    据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书军介绍,该活动的具体工作是:入户走访,即走进社区、村组,深入沿街门面、居民家中,征求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并收集、上报涉及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稳定的各类信息;巡逻巡查,重点在案件高发的时段和部位巡逻,减少和预防可防性案件发生;服务群众,调处矛盾纠纷、送证(照)上门、扶助孤寡老人等,突出解决困难居民家庭或者有合理信访诉求者的实际问题。

    在工作方法上,该局还提出了"五到"、"五注意"和"四不进"的要求。"五到",即"进到",挨家挨户进入辖区群众的家中;"听到",从普通群众口中了解社区治安状况,群众关心的问题;"问到",了解群众家中有什么困难,最需要民警解决什么问题;"看到",从民警的职业角度,发现隐患,及时指导消除;"做到",要求民警对所发现的问题力所能及地给以解决。"五注意",即:注意警容仪表、注意文明礼貌、注意民俗习惯、注意交谈内容、注意谈话方式。"四不进",即:居民休息不进、居民急于外出不进、居民接待来客不进、居民忙于办事不进。

    在活动工作方案后面,记者看到《郑州市公安局"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领导分包社区一览表》,13位局领导无一例外,全部都分包了社区,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0户,参加巡逻巡查不少于两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两个。

    记者走进二七区绿云小区,迎面的一张警务公开栏上留着几位社区民警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社区民警杨玉章,电话……"杨玉章其实就是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几乎每个星期五下午,总能看到杨玉章、周廷欣、刘璐、李艳等几名机关民警在社区忙碌的身影。

    "只有走进社区,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才能切实掌握治安动态。"黄保卫告诉记者,他曾经到过一个社区走访,门口当日警情播报栏上写着"今日无案件",但他与一户居民交流时,这位居民却向他反映,昨天晚上这一居民家汽车内的财物刚被撬盗。他还了解到,许多群众丢过电动车电瓶、丢过自行车,但都因东西不贵重、报案嫌麻烦而不去报案。"可见,如果不走出接警室,不到社区群众中,又怎能了解这些警情呢?"

    主动出击近距离打击犯罪

    "过去小区不发案,很难看到警察的身影,现在警察每天都在社区里转,居民的安全感比以前强多了!"在金水区科技社区当了近13年门卫的李贺林谈起"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感受颇深。

    杨玉章对记者说:"民警到社区,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不仅便于动态、细化掌握社区治安状况,更重要的是将犯罪分子'挤'在一定范围,更有利于防范、打击。"

    "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到安全、温暖、方便、公正,这是该项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民警进社区、到村庄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加大治安防控,近距离打击犯罪,将安全感送到群众家门口。"这是郑州市公安局党委给民警"本职工作"的定位。于是,在平日的巡逻中,在周末的走访中,一个个不法之徒被悄悄捕获,一条条犯罪线索被牢牢锁定。

    郑州市公安局纪委民警刘倩在张砦社区走访时听群众反映,暂住居民叶某行踪很诡秘。通过网上比对,刘倩发现叶某竟是网上在逃人员!20天后,民警将叶某抓获。

    反扒支队民警王守金等深入社区走访时,了解到一伙人在光彩市场采取"中奖"方式进行诈骗。他们与东大街派出所联合侦查,一举打掉一个15人的违法犯罪团伙……

    据统计,此项活动从开展至今年9月底,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抓获抢劫、抢夺、盗窃犯罪嫌疑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65.1%%、45.91%%、25.23%%;现行命案破案率达到96%%,位居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前列。更令人欣喜的是,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6.5%%;入室盗窃、入室抢劫和盗窃机动车等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6.2%%、41.5%%、39.7%%,"两抢"案件多日出现零发案。

    防控端口前移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在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同时,民警于细微之处"看动静"、"观风向",对所了解到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在第一时间化解,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社区和谐。

    郑州市公安局法制室民警侯占胜在开展社区法律咨询活动中,发现居住在同乐社区的一学校聘用教师张国勤表现出对社会不满的过激言行。经多次耐心询问和交流后了解到,该人于2006年10月被外省某市公安局错误地刑事拘留,后又被违法扣押现金5.9万余元,一直未予退还。因此事,学校将其辞退,其妻子留下一岁的孩子离家出走,其精神及生活压力极大。于是,他准备了雷管等爆炸物,并到矿区了解爆炸技术,想对外省某市公安局实施报复。掌握这些情况后,侯占胜一方面多次和张国勤促膝谈心,耐心地说服教育,并鼓励他使用好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利;另一方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协调相关公安机关退还了保证金。采访时,重新找到了工作、家庭恢复和睦的张国勤激动地告诉记者,通过此事他相信了法律,相信了政府,相信了公安机关,并表示一定好好生活,不会再给公安机关添麻烦。

    郑州市公安局纪委民警姜禄仁、维权办负责人郅惠清了解到桃源南路6号院居民白晨阳家中的下水管道一直堵塞,因得不到物业的解决,双方矛盾逐步激化。两位民警立即找到当事双方,敦促有关方面解决了下水管道堵塞问题,从源头上化解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矛盾,杜绝了一起冲突的发生。

    责任分包嵩岳社区的机关民警王儒林、宋文举和刘金鸽一踏进社区首先看到的是三座"垃圾山",苍蝇乱飞、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原来,由于小区业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因收费发生矛盾,已经半年无人清运垃圾了。因此,社区居民已组织了多次上访,并准备将垃圾搬运到街道上去示威。了解情况后,三位民警一边和物业管理部门交涉,一边向上级机关求助,临时凑了1万多元经费,联系了9辆环卫车,奋战一周,清运走了74车存积垃圾。他们还多方面联系,在垃圾堆积处修建了花坛,帮助小区改选了业主委员会,重新选聘了物业公司。社区业委会杨玉琴激动地告诉记者,"是这些走进社区的民警把一个群体事件一触即发的小区建成了一个平安和谐的家园"。

    据不完全统计,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控制、化解不稳定因素18554起,使警务工作实现了由"被动防范"向"主动工作"的转变。 
  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8年上半年在河南省委政法委组织的人民群众满意率调查中,郑州市公安局达到了90%%以上,位居全省前列。从活动开展至9月底,全局受理信访事项同比下降12.56%%;办理信访案件同比下降18%。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在调研后,称赞"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是"把党和政府的形象树到了人民群众的家门口"。

  零距离服务群众

    郑州市广大公安民警通过走进千家万户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切身的困难和问题,达到了服务群众、稳定社会的目的。

    绿云社区是个大杂院,管理混乱,各种盗窃案件经常发生。杨玉章副局长、机关民警周廷欣、刘璐、李艳和社区民警王晓生经过深入的走访,针对小区机动车多,停放混乱,时有被盗的现象,联系厂家,由派出所出资装上了自动升降挡车栏,从大门口开始堵住治安漏洞,并在小区内划分停车位,规范车辆停放;组建义务巡防队,负责小区白天的巡逻防范,与负责晚间巡逻的社区巡防队、小区保安实现无缝隙对接;四处奔走,筹措资金5.4万多元,在小区各个角落安装了16个电子探头。多管齐下,绿云小区的治安立竿见影,很快有了质的飞跃。如今小区成立了老年合唱团,老年秧歌队,设立了群众阅览室,群众健身房等,"咚咚的锣鼓声赶走了哗哗麻将声"。

    家住惠济区思念果岭社区的苏先生在楼下洗完车后,把汽车脚踏垫落在了路边。几天过去了,苏先生才想起脚踏垫的事,于是就和主动与他打招呼的社区民警何婷婷随口说了一下。第二天何婷婷便与社区一名保洁员一起将苏先生遗忘的脚踏垫送到了苏家。"真没想到,我随口说这么一件小事,咱们民警就这么当件事!"接过脚踏垫,苏先生感动地说。

    提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姬国军,阳光社区的孤寡老人冯喜成再次热泪横流,"去年大年三十,看到外面到处张灯结彩欢声笑语,我确实感到了孤独。可没有想到的是,姬民警和妻子带着饺子一起来陪我过年……大过年的,民警还记挂着我,我真高兴啊!"

    下岗女工郑兰英提起救命恩人王霆就会热泪盈眶,"去年底我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家属院里,社区民警王霆发现后,急忙把我送到医院抢救,还帮忙垫付了2500元的住院费……要不是王霆,我早就没有命了。""王霆原来就是我们这儿的片儿警,他给小区里的孤寡老人、生活困难群众家发了个'红飘带',只要往窗外一挂,民警就第一时间赶到家里头。现在小王成所长了,还是原来的老习惯,几乎每天都到小区转一圈,挨家问问有啥事没有,我们说个啥事,他都记到小本儿上,不出三天准给回信儿。"辖区居民刘月菊提起王霆也是赞不绝口。

    "大娘,您的户口手续已办妥,请收好!"8月26日,商城路社区民警、市公安局副局长刘一凡将新的户口簿递到了辖区居民刘桂英的手中。刘一凡在社区得知刘桂英大娘在迁移户口时不慎将迁移证丢失,给她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便协调相关部门,补齐了相关材料,在短短几天内便将老人的户口手续办妥。

    据统计,自开展"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以来,该市民警累计下社区249096人次,入户走访累计1683287户,办好事办实事674688件。

    真诚改进公安工作

    "星期天来打扰您,很抱歉!"8月24日下午,城北路6号家属院的刘玉叶老人家迎来了一位身着警服的中年人,当得知中年人是市公安局长黄保卫时,刘玉叶老人使劲夸起了社区民警,局长微笑着说:"我主要想听听您对我们工作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据郑州市公安局钟志才副局长介绍,市公安局的班子成员在走访过程中还有一项特殊工作,那就是要检查民警进社区工作实不实、有无违法违纪行为、对群众态度如何,是否存在"横、冷、硬、推"等问题。与此同时,市局还在公安局域网主页建立活动专栏,对各单位进行网上排名,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组织专人采取不定时明察暗访、重点抽查、交叉检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密度、高强度的现场督察,督促、指导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出台了活动考评细则,对单位,以组织部署、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摸排违法犯罪线索、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人民群众满意率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对工作积极、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视情给予物质奖励、记功嘉奖、解决职级待遇等。

    谈起"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前后的变化,市民张延杰说:"过去很少见到民警,现在随时都可能见到;过去到家里一来,就是查户口,半夜里来查,吓人一跳,现在查户口,问你家里面怎么样,有什么事没有,有啥难处,话也变了,内容也变了。"

    "咱们公安真是懂礼数,我经常很晚了还看到孩子们(民警)在外面巡逻,就喊他们进屋歇歇,喝口水。可咱的民警谁也不进屋,说啥有规定,居民休息时不进家门……"省水利厅社区赵大娘一说起进社区服务的民警,两眼就噙着泪花。

    黄保卫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将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老百姓给我们指出来的问题,我们必须真诚改正。今后的工作,要多考虑群众需要不需要,多考虑群众满意不满意,少琢磨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公安民警只有放下执法者的架子、收起管人者的霸气,串百家门、认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忧,才能建起警民联手、共保一方平安的大格局。"

  真情换来群众支持

    真心的服务换来的是真心的拥护。"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使警民关系变得更融洽了,一些潜在的社会矛盾也通过民警的工作化解在萌芽状态,赢得了民心,社区居民开始主动关心社会治安了,积极为民警提供线索了,主动参与到了维护治安的工作中来。

    9月5日记者随同管城公安分局副局长陈艳芳来到了她分包的城东路社区。一进到社区陈艳芳就熟悉地和所见到的居民热情地打招呼,居民们立刻迎上来,拉着陈艳芳的手怎么也不肯松开,"艳芳,你穿得这么单薄,冷不冷呀,我给你暖暖吧!""闺女,每天看到你,我心里就特别踏实,说不出的高兴呀!"有一位老大爷流着眼泪,嘴里喃喃说着"闺女呀,你总是来看望我们、照顾我们,我们拿什么回报你呢……"一句句朴实、暖人的话语,听得记者和随行人员眼圈都红了。

    陈艳芳告诉记者,如今群众对公安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参与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有了更大的热情。去年,她从城东路社区200多名踊跃报名的老同志中,挑选60名治安积极分子参加的"夕阳红"义务巡逻队,发现可疑人员及时盘查,警民联手打击犯罪。这支队伍自"万警进社区"活动以来,义务保管无锁车辆164辆,提供各类信息46条,辖区无可防性案件发生。

    家住紫云社区的居民王书超告诉记者:"我本人是一个残疾人,家里还有一个残疾人,又是低保户。自从警方开展'万警进社区、为民保平安'活动以来,分包我们社区的市局民警和社区民警焦慧经常来家里嘘寒问暖,送米送油。看到民警们无论寒暑,每天晚上都坚持用小喇叭进行巡逻,我深受感动,主动加入到义务巡逻队中,为社区的安宁贡献一份力量。"

    "最大的收获还在于群众被发动起来了,一些有助于社会治安向良性发展的因素和力量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发挥了作用。"钟志才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据统计,在该项活动中,群众提供了1819条违法犯罪线索,协助警方破案736起,其中不乏大案要案。

    相关报道:

    郑州中原区公安“刮骨疗毒”正警风(图)

    郑州警情回访掀起“问责风暴” 142名民警受处理

社区警务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