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警组织网络犯罪国际会议:打击网络犯罪重在国际合作
国际刑警组织第七届网络犯罪国际会议1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闭幕。这次会议旨在提高各国警方在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的专业能力。
第七届网络犯罪国际会议是由国际刑警组织和印度中央调查局联合举办的。会议期间,与会各方探讨了如何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保障“网络安全”的问题。会议的主题是“未来网络警察的能力”。那么,为什么网络警察的能力问题受到如此关注呢?出席会议的中国香港警务处高级警司文志洪说,“(网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新事物,无论对网络使用者、对犯罪分子、对警察都是新事物。那么对警察而言,就必须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去应对这个新领域。”
应该说,网络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此相对应的是,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公安部代表徐建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网络犯罪的特点和种类。他说,“首先是网络犯罪的高发。近几年,全世界包括中国,网络犯罪都呈现增长状态;第二个是高技术犯罪和传统犯罪的结合。包括利用高新技术去实施传统的诈骗、色情、赌博;第三,就是在网上实施黑客攻击,传播病毒等新型犯罪。这种新型的犯罪可以说对整个互联网造成较大危害”。
由于各国的相关法律不同,再加上网络的无国界性、以及语言障碍等因素给相关国家打击网络犯罪带来很大挑战。中国香港警官文志洪表示,“由于网络犯罪是无国界的,犯罪分子和受害者可能出现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所以,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也是本次在印度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出席会议的欧洲理事会经济犯罪司代表亚历山大·塞戈表示,犯罪行为本身没有国界,但执法却要受限于国界,因此国际合作是必要的。实现国际合作并非易事,但赛戈对此很乐观。他说,“一个国家需要时间去修订立法,需要时间去培训执法部门的警官,需要不断投入物资去增强网络警察的能力和力量,让执法警官和法官都了解相关情况也很重要。不过,现在私人部门的参与非常积极,在投入方面的合作也非常令人鼓舞。因此,我不认为这是挑战,而是个机会。”
这次会议期间,来自37个国家的执法人员,微软、印度塔塔等著名IT企业集团的代表和国际刑警组织、欧盟委员会等重要国际组织的专家们组织了多场小组讨论,向国际刑警组织提出了不少有关加强国际合作、加强网络警察专业能力的有益建议。
国际刑警组织负责经济和高科技刑事犯罪的高级负责人仲谷升在会议闭幕时表示,“这(次会议)仅仅是起步阶段的结束,并由此开始了一个更紧密合作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加强与相关执法机构和私企部门的合作关系。这次会议本身已经加强了执法部门间以及他们和有关实体间的协调,会议之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
国际刑警组织是继联合国外,规模第二大的国际组织,也是全球最大的警察组织,包括184个成员国。为了打击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国际刑警组织将为此提供专门的培训,并开通24小时不间断的网络支持系统,为成员国警方提供证据调查和收集以及专家咨询服务。希望有一天,能像国际刑警组织秘书长罗纳德·诺布尔所说的那样,警察能像在街头保护普通公民一样保护网络世界的每一个网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