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车站派出所不断提升缉毒工作效能
千帆尽发,百舸争流”,铁路“4.18”大提速的浪潮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挑战。2007年,昆明车站派出所围绕张会中局长提出的“大查缉”总体思路,以争先做铁警“排头兵”的姿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和做法,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结合自身的查堵优势、地域优势,深挖细掘自身资源,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主业特点、昆明特色”的“看点”和“焦点”,即打造缉毒“品牌”,以对“品牌”的再挖掘、再培育、再经营、再创新,服务和推进派出所整体工作再上台阶。具体做法是从决策层面、体制机制层面、保障层面、实战层面、榜样示范层面进行挖掘和发扬,不断提升缉毒工作效能。通过五大层面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缉毒工作取得了成效,今年以来,共查缉毒品案件366起,抓获毒贩441名,缴获毒品65.08692千克。查缉队查缉毒品数、抓获犯罪嫌疑人及其它各项工作指标在全路居于榜首,在云南公安系统始终位居前三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查缉队被国家禁毒委授予“全国禁毒先进集体”、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联合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扫毒先进集体”、被云南省公安厅评为“云南省扫毒先进单位”、 “堵源截流”先进单位,成为了铁路站车查缉的一支劲旅。
一、 决策层面高度重视、支持,全面推进了整体工作
对“大查缉”格局的构建运行,公安局、处党委、领导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在决策、制度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工作中要求派出所始终牢牢把握四个必须:一是必须围绕“大查缉”工作,服务大局,克服一切困难,保持缉毒声势,确保缉毒效果,实现禁毒长远目标;二是必须上下一心、协调一致,充分发挥禁毒支队、大队、派出所、查缉队各个部分的整体合力,不断推动缉毒工作的发展进步;三是必须锲而不舍、狠抓落实,取得缉毒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四是必须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以缉毒工作为亮点和品牌特色推动昆铁公安工作的整体发展,努力使我们的工作体现地域性、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重新设计和改革,激发了工作最大效能
为了确保缉毒工作卓有成效,派出所、查缉队注重“效益优先”,不断探索和完善体制、机制、考核、效能等有效组合。在公安局、处重视和指导下,今年实行了警务机制改革,在查缉队增设了二名队长,实现了派出所、查缉队、查缉警组“三长负责,三位一体”的三级管理模式,充实了查缉队责任区的组织领导力量和查缉力量,最大程度地达到整合警力资源,加强内部挖潜的目的,为大查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体制保障。在机制改革方面,主要是推行目标管理模式,一是紧紧围绕缉毒工作主业和主体指标,建立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标准化、系数化的绩效考核工作指标。二是将缉毒工作指标按季度分解到每个人员,建立健全目标责任体系,使各勤务主体自觉根据各自承担的责任,从不同区域、不同重点、不同时间段,运用不同方式开展工作,逐步实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指标化,将指标超额完成、完成和未完成的结果转化为奖惩的主要依据,该依据用民警个人奖金进行考核,从而将绩效考核着力点置于各勤务主体努力程度上来。三是将各勤务主体季度、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座次排名,并将该排名情况做为年度评先评优和轮岗交流的主要依据,起到了激发动力的考核效应。
三、保障层面的完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为了提高缉毒工作效能,派出所按照查缉职能一体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专业队伍的人员、设备、科技配备,挤压警务资源空间,树立起专业区域的工作平台。一是建立缉毒工作数字警务体系。结合网络建设,将日常案件、数据、特殊毒情通报、毒品嫌疑人员、毒品走势、毒品种类分析图等信息随机录入、随机调用,以便于查缉民警及时交流动态,掌握工作指向,达到了解放警力、增强战斗力的效果。二是建立科技装备体系。坚持“服务实战、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为查缉队增设了X光透视检查仪,用于人体内藏毒检查的试用,增强了精确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旅客的责难和投诉。三是建立查缉专业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将派出所高、精、尖人才置于查缉队,为其提供一个展现能力的实战平台。工作中,采用集中培训、探组轮训、经验交流、榜样示范等方式,提高技术应用的知识和素质。另外,在对人员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设立间休室、进行班次调整等,保护好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体能,使工作贴近民警、贴近实际、贴近工作,更富有成效。四是建立危机警务监督处理机制。主要是健全警务规范体系,强化 执法监督制度,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本精神,及时掌握和解决执法中产生的问题、困难和投诉,如实施文明用语、规范着装,规范查缉,两人以上实施检查等方法,使警务运行质态得到有效的、及时的调控,防止和降低查缉行为失衡和不合理造成的执法目的、目标本身价值的损害。
四、榜样示范层面的激励机制,树立了队伍的昂扬正气,激发了队伍的战斗活力
队伍中榜样民警也是普通的一员,但其思想、作风、一举一动都起着不可忽视的表率作用。为此,查缉队着重培养榜样,使之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住。2007年4月27日,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查缉队副队长民警任秀虹荣获“感动云南2006十大人物”奖项,以此为契机,派出所党总支要求全体民警以榜样的行为激励自己,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审视自己,以榜样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新机制,增长新本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抓落实上创实绩,确保查缉工作的各项部署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无比的荣誉感让每一名民警充满和热情和动力,全体民警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在查缉一线顽强拼搏,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在毒贩面前吓不怕、买不动、难不倒,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人民警察的忠诚。在这个优秀禁毒集体中,有1人被授予“火车头奖章”,“全路优秀人民警察” 6人次,荣立个人一等功3人次、二等功10人次、三等功38人次;被上级组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41人次,营造了“人人是形象,人人是环境,人人做贡献”的竞争作战氛围。
五、实战层面不断研究、开拓、挖掘、渗透,有力提高了缉毒工作效能
为了保持禁毒声势,确保禁毒效果,实现禁毒长远目标,昆明所查缉队在查缉实战中,不断丰富思路,完善各项措施。主要方法是:一建立前瞻性对策研究制度。即对毒品犯罪情况定期进行分析,查找规律、特点、新情况及其成因,准确把握突出的犯罪动向,抓住重点,锁住目标群,科学有效地实施精确打击。2007年,查缉队针对毒品来源流向,毒贩身份、籍贯、性别、年龄,毒案高发季节认真绘制了走势图、过境云南毒品分析图,从中发现今年案件呈现出新的情况如大宗毒品增多、物流托运毒品增多、利用怀孕妇女体内带毒案件增多、毒贩成员中出现学生带毒,利用液体(饮料、鸡棕油)带毒等。以此为依据,结合根据“4.18”大提速车次情况的变化,采取敌变我变的战略部署进行警力、作战时区、查缉重点目标、人群、物品的调整,取得了实际效果。2007年,查获千克以上大宗毒品案件16起,占总数的4.3%;查获物流托运毒品有7起6.606千克,占总数的1.9%;查获利用怀孕妇女体内带毒案件41起,占总数的11.2%。二采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即把握禁毒实际,按照“什么方式有效就用什么方式”和“短突击、快节奏、重实效”的原则,适时调整作战方式。主要方法:一是设立票厅进口、进站大厅和候车室、进站口和旅客列车检票处、车站行包房“四道防线”,守阵地,把关口,减少毒品内流。2007年6月1日,值勤民警在昆明站行包房从嫌疑人王关心身上查获一张托运茶叶的货票,根据货票地址当日在昆明大商会“铁杆”物流有限公司查获冰毒269克。二是在广场、行包托运、小件寄存等场所部位划分为块块,布置警力,构建了全方位设防,多警种联动的查缉网络。三是摸索贩毒规律,采取严格查缉工作标准规范、蛛丝马迹毫厘不放、目标准确果断行动、暗中观察锁定目标、敌变我变调整战术、路地协作共同打击、深挖快审扩大战果的“七法”。 2007年5月4日,值勤人员从嫌疑人张秀川携带物品中查获海洛因4189克 ,创造了今年查缉工作新的纪录。2007年3月23日一天连续查获13起毒品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缴获海洛因505.8克、冰毒921.6克,创铁路车站派出所一天内查获毒品案件起数新纪录,公安部特就此发来贺电进行表扬。2007年5月10日,嫌疑人徐云起将冰毒450克装如八宝粥筒内被查获,当他带上手铐的时候,感叹地说:“昆明车站的民警太厉害了,没想到藏得这么隐秘也能被查获。我算是服了他们了!”三是坚持经常化的打击方针,充分体现禁毒精神,保持禁毒态势,巩固禁毒工作成绩。四是逐级推动的原则,局、处、所一级抓一级,推动实践工作的深入进行。
总之,效能建设是观念、作风、方法的革命,昆明车站派出所通过五个层面的综合配合和补充,动真格,出新意,见实效,将日常的管理、协调和作风建设工作融入毒品设卡盘查常态运作、毒品警情分析定期运作,毒品战术研究逢案运作,毒品阵地控制长效运作工作模式中,始终保持了对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扎实推进了缉毒工作的效能建设。
昆明车站派出所
2007年6月14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