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文学>详细内容

警察文学

《底线》在公安文学创作上取得新突破

来源:山西法制报 作者:邓志荣 发布时间:2006-04-10 15:16:54 浏览次数: 【字体:

我省监狱系统某基层单位业余作家阎建生同志创作的长篇小说《底线》,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全书两册,108.5万字,是目前公安题材文学类作品中篇幅最长、字数最多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探案侦破题材类小说中,篇幅最长、字数最多的作品,尤其是在公安文学的创作上,有许多创新和突破。

作品完全摒弃了传统侦探小说以色情、暴力、恐怖为主要特征的表现手法,整部作品荡气回肠,正气凌云,描写了三位实习警察同制贩毒品集团、黑恶势力和以日本人为首的国际犯罪分子展开的殊死搏斗,表现了新时期公安民警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英雄本色和一诺千金、诚实守信的豪迈作风。

《底线》突破了以往公安文学中案件单一、侧重布迷解迷和同政治脱节、与时代游离、跟民生隔阂的通俗文学套路,把一连串形形色色的案件同整个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期间贯穿一个美丽而又悲壮的爱情故事,构思精巧,主题鲜明,脉络精妙,扑朔迷离,环环相嵌,推理严谨,扣人心弦,是公安文学中极少见的长篇巨著。

小说对公安文学的创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拓展,文学视角直陈以往公安文学中极少触及的司法腐败,透过刑警缜密机智的刑案侦查,系统地反思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通过小姑娘阿玲的失学,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教育产业化幕布后面的悲惨故事,对这一动摇国家根本和威胁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提法,进行了深沉的文学思考。通过阿明的老婆惨死在医院抢救室的描绘,对医疗产业化这一祸及全国亿万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做法,进行了理性的文学批判。通过一个小青年在失地、失业和矿难的多重重压下铤而走险做了劫匪的情形,揭开了拜金主义造成的道德失范、诚信溃堤、人性荒芜、思想空虚等困扰人们理想信念的人文危机,特别是通过一个日本人借投资之名、行劫掠之实的强盗行径,提出了理性对待外商、热切关注民生的以本国人民为本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理念。

作品对爱情的描写,给人一种清新清丽的感觉。作品始终有一条爱情线索贯穿其间,但纵观全书,却没有卿卿我我,没有缠缠绵绵,没有花前月下的无病呻吟,没有床上林中的精神污染,更没有未婚先孕、始乱终弃等猥琐不堪的龌龊场面,爱情两个字,被作家描绘成最文明、最真诚、最神圣、最美丽的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和心灵愉悦。

小说始终用标准典范的现代汉语写作,整部作品没有生僻词语,没有脏话粗话,没有方言俚语和“洋泾浜”,人物对话、场景描摹、遣词造句、铺陈修辞,都使用了规范的文学语言,始终保持着优美清新的语言风格,抒发情感像隽永的诗,描摹景物像瑰丽的画,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是一部积极推广普通话和汉语规范化的作品。

《人民日报》出版社向来以编辑出版党和国家重大时事文献、重要政治文论为主,在改革开放进行到新的拐点,编辑出版我省一名业余作家108万字的长篇小说,显然有着鲜明深刻寓意。

《底线》 公安文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