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警察写的书
《我在美国当警察》我最初对于这书的印象是《新闻晨报》上的连载,当时以为不过是一个华裔外国人写的纪实书,拿来卖钱而已。但是,因缘际会,当你真正接触这人,读完这书,你的观念会被改变。我这次就是这样。
纵观全书,你会发现作者有很深的文学功底,他知道怎么叙事,怎么虚构,怎么恰到好处地处理现实与创作的关系,既不让它显得过于真实,又不致使它陷入一种虚伪,而是事实结合了文学记事,看起来别有一种意味。
当然,诚如作者所说:用玩枪杆子、击沙袋的手写作, 有如逼着秀才上台打擂。对于一个警察的作品,我们不能在语言上要求它如艳情小说家那样“精美”——艳情小说家都会迂回,煽情,知道怎样让文字更柔顺。石子坚,他不是一个专攻文学的作家,他不需要这个。他有自己独到的东西,那就是真实,粗犷,豪放,切身的经历,生死挣扎,以及怎样奋力,这是别的作家所不具备的,所以我宁愿看这样的一本警察经历,也不要看什么成龙的“新警察故事”。
我必须说明,我对这个作者很敬佩,你看他大学毕业,在国内已经很好了,为什么要到美国。去了之后,硕士毕业,找不到合适工作,他又为什么不委曲求全,而偏要坚持什么警察理想?而为了这个理想他又吃了多少苦头,谁知道?五年,狱警的生活,搁谁也不愿意吧,然而,石子坚强忍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工作在虎狼洞口,时刻都有生命危机。
石子坚的人生是坚韧的,有力度,有质感,他不是网络80年代作家的缠绵,也不是70年代过分的自恋。他就是一个男人,警察。一个在美国的华裔警察写的关于亲身经历的书,我们宁可把它看成一个警察的人生体验,而不愿意把它看成体验之外还有虚幻。
通读全书,你会发现作者有很深的哲理——关于生存、生活,而不仅仅只是语言的哲理。他告诉我们一个活生生的——警察的人生经历,他怎么历尽艰辛而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
我还发现作者是一个有趣的人,男人,正常的心理,比如他说看到安娜时的句子,以及看到另一个女教员的句子,用的都是“想入非非”一词,并没有过多的渲染,然而,一个想入非非已经让我们看到一个“活人”(大部分的作者都是死的,看不出一丝活气)、男人的内心秘密。我喜欢这样的表述,也喜欢这么表述的这个人。
而且,我还发现作者有一种本领,他有两种笔调,处理两种不同的题材内容——全书到110面的时候结束了,前面以纪实手法,更侧重经历,后面的部分,尤其是“美国之音”专访中国第一人那章,我觉得真的有种幽默的趣味。那些访谈,风趣,让我们看到一个乐观男人的乐观心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