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论>警察文学>详细内容

警察文学

《警官文学》是民警的精神家园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友文 发布时间:2011-01-03 17:56:07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民警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工作方面的。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中民警的心理问题在武和平的《预备警官》、吕铮的《混乱之神》、贾文成的《浮尘》、但远军的《穿越死亡线》等长篇小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前两部作品只关注了民警的心理疾病状态及表现,而后两部已开始提出解决民警心理疾病问题的良方,即构建民警的精神家园。

窃以为湖北省仙桃市公安局主办的《警官文学》是仙桃市公安局民警的精神家园,她扮演的精神引领角色值得大书特书。该刊物的撰稿者以仙桃市公安局民警为主,他们用心地体察公安工作,真诚地讴歌战友,为全局公安民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由于篇幅所限,她没能像长篇小说那样有条件深入细致地剖析民警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所在。但是,她所选用的公安文学作品都能慰藉广大民警的心灵,缓解民警的压力,起到“净化”(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语)民警情感的效果。她在公安队伍建设中也会发挥一定的作用,譬如可以活跃民警文化生活,调解民警心态,放松民警那根紧张的神经,消除工作中的疲劳,激励斗志,陶冶情操,培养民警高雅的情趣,对民警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三国的曹丕就曾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才满两岁的《警官文学》所发挥的作用无法估量。她是全局民警宣泄情感的风水宝地,更是全局民警展露文学才华的阵地,当然也是全局民警的连心桥,是全局的精神文明窗口。

作为精神食粮的《警官文学》从本质上贴近民警心理需求,让民警从中获得一种振奋、一种发自内心的欢悦。在大力倡导抵制低俗之风的今天,《警官文学》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弘扬主旋律,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不渝地守护着我们民警的精神家园。

当我抚摸着2009年《警官文学》合订本时,心灵为之一颤。美国的爱伦·坡认为,文学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要达到“一种效果”,即作家通过艺术创造使得读者得到某种刺激。面对这本厚实的大部头,复杂情感涌上心头,只恨不能涌上嘴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心浮躁,拜金主义占据了一些国人的头脑,而仙桃市公安局的文学爱好者们在局党委的领导下,静下来用心捕捉民警身上的闪光点,抒发警察情怀,为全局民警鼓与呼。如第2期上的《破案就是刑警的职责——记仙桃市公安局刑警大队长李学锋》,第3期上的《黄建国:所长本色是刑警》等篇什,真诚地书写警察意识,礼赞警察精神。第4期上的《有一种选择叫“坚守”》让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这是一个来自基层民警的心声,作者陈晓无言的呐喊对于鼓舞士气、震慑犯罪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悠悠刑侦情》是廖卫国从警十六年的真情告白,他直言刑警的喜怒哀乐,传承刑侦美德,发誓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在采访公安作家、仙桃市公安局政委、《警官文学》顾问李培刚同志时,问他为什么《警官文学》能坚持办下来,且办得这么纯正,不带任何功利色彩。他说这要归功于历届局党委对公安文学的重视,这一优秀传统将继续传承下去。在他看来,民警爱好写作不是坏事,并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不务正业,从事公安文学创作至少比把业余时间消磨在打牌、喝酒上强。是的,仙桃市公安局党委的英明决策激发了全局民警工作的热情。《警官文学》已成为泽被民警的精神财富,带给全局民警的是信心、力量与温暖,因此,今日的仙桃市呈现出一派和谐胜景。

据我所知,国内还有一本由吉林省公安厅主办的《公安作家》杂志可与《警官文学》相媲美,因为她也是以刊载纯公安文学作品为主。像《原野公安文化》《兰州公安》《广州公安》《深圳警察》等杂志均以宣传公安工作为旨归,还有一些公安理论文章及领导的活动剪影,文学类作品不是很多,换言之,文学性不强,政治性倒是很强。而《警官文学》是以警察写或写警察为主,绝大多数篇什属公安文学范畴,的确可算得上是民警的精神家园。

《警官文学》体裁广泛,有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栏目多样,有说古道今、称颂宣传家乡的“汉水之滨”专栏;有精美短制、情感率真的“诗情笔语”栏……给我印象最深,或者说我最喜爱看的还是以下两个栏目,即“警察故事”和“警察之星”。这可能与我的职业有关,因为我从中读出了认同感和归属感。尽管还有像小说这样的作品,本属虚构,我却信以为真,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本领所致。英国的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作家的本事在于他迫使读者对他所讲的故事信以为真。那些公安题材诗歌,如第3期上的《禁毒宣传即景》、第4期上的《命运回归线——献给警察的歌》、第5期上的《警徽,我心中的你》等,诗意盎然、格调昂扬、价值取向鲜明,带给读者是恬静、自由、奇妙天成的诗的境界和思想智慧。散文文笔清新,充满诗情画意,历史文化典籍含量丰富,如第2期彭祖贻的《走近屋顶上的那棵草》、李培刚的《春风礼赞》;第4期刘秋生的《走进雪域高原》则让我们呼吸到了久违的文化空气。

作家的胸怀决定着作品的成色,而胸怀则和幸福指数有关。通读《警官文学》,发现所有胸襟阔大的作者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对广大民警具有鼓舞、启迪的功效。1978年,美国犹太裔作家辛格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致答辞》中说:“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振奋读者的精神,给读者欢愉与超脱。当代严肃的作家必须深深地关心这一代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不但对上帝已失去信心,而且对人类本身,对他身处的制度以及那些最接近的人也失去信心。”可是,仙桃市公安局广大公安文学爱好者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总而言之,仙桃市公安局精心主办的《警官文学》已被打造成了当地警营的文化品牌,她贴近公安工作,展示警察风采,体现人文关怀,让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营造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警营氛围。

纸短情长,我对以提高民警幸福指数为主旨的《警官文学》还有许多感慨要发,真是“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警官文学》 民警精神家园 张友文
×

用户登录